其二则是英国并不想因为波斯而彻底挑破奥斯曼帝国和英国之间的矛盾,简而言之就是波斯人不配。
英国人现在之所为波斯出头,利益只是占少部分的因素,主要的原因还是英国人为自己的面子。
是的没错,整个波斯帝国在大英帝国的眼里,还不如大英帝国的脸面重要。
斯坦利来到伊斯坦布尔就是为了挽回大英帝国的脸面,所以当塞维尔表示能够谈判时,斯坦利欣然接受了。
至于奥英双方拿什么来作为谈判的筹码,双方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波斯。
“条件?帕夏,还是你们先说说奥斯曼帝国想要什么吧!”斯坦利把问题又抛给了塞维尔。
对此,塞维尔毫不客气的开口道:“奥斯曼帝国的诉求相当简单,我们只要保证帝国在东方的利益不受到侵犯,以及严惩波斯湾事件的幕后凶手。”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第一波斯王国必须向帝国交出策划和实施波斯湾事件的全部幕后黑手,第二为了防备波斯湾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要求严格监控波斯王国的军队情况,波斯王国须将边境省份(与奥斯曼接壤的边境省份)的官员任命权交于帝国,且波斯王国不允许在奥斯曼-波斯边境一百公里内驻军。第四,波斯王国须赔偿奥斯曼帝国500万英镑,考虑到波斯王国的财政不足以支持赔款,因此改为波斯王国向帝国出租阿巴斯港九十九年。”
塞维尔向斯坦利拟出了一批条件,就算说作是不平等条约也没有人不相信,因此斯坦利的回答可想而知。
“不行!”斯坦利拒绝道:“这份条件太过于苛刻了,这是对波斯王国的霸凌,大英帝国是不会同意的!”
斯坦利当然不可能同意塞维尔的这份条件,英国都没有和波斯签订这么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凭什么你们奥斯曼帝国先签?
塞维尔对斯坦利的拒绝并无太大的反应,而是坦率的说道:“斯坦利阁下,不如我们都诚实一些,英国打算如何和奥斯曼一起分享波斯?”
塞维尔直白的话彻底撕掉了斯坦利帝国主义的面具。
“英国和奥斯曼在波斯的利益必须是公平的!”斯坦利强调了这么句,然后接着说道:“当然,我们也应该为波斯人考虑一些,监控军队和边境禁止驻军可以接受,但是波斯边境省份官员的任命权还是应当交还给波斯人。”
斯坦利不傻,瓜分波斯是瓜分波斯,但以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优势,要是把边境省份的官员任命权交给奥斯曼人,过不了几年那些边境省份就可以看做是奥斯曼帝国的直属省份了。
在否定完塞维尔条件中不合理的地方,斯坦利顺势又提出了英国对波斯的索求,也就是通商、租借港口等等。
经过一番‘友好热情’的交流,塞维尔和斯坦利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拉锯战。
最终结果是波斯向奥斯曼帝国交出凶手并以阿巴斯港赔偿奥斯曼帝国;波斯军队严格受到奥斯曼和英国的监视;波斯不允许在奥斯曼-波斯边境沿线一百公里内驻军;波斯将阿塞拜疆地区的官员任命权交由奥斯曼帝国。
而对英国来说,奥斯曼承认波斯东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可以在波斯东部的领土上驻军;波斯市场由英国独享,奥斯曼帝国不允许向阿塞拜疆地区以外的波斯地区出售产品。
由塞维尔和斯坦利商讨的这份协议,对于奥斯曼和英国来说是一场双赢的合作。
奥斯曼帝国获得了东方的领土和人口并且狠狠的惩戒了波斯,而英国不仅又为印度得到了一块缓冲区域,还得到了整个波斯的市场。
奥斯曼和英国在波斯都有美好的未来。
至于你问波斯人?
斯坦利只能表示,波斯人是谁?女王陛下的表亲吗?那真不熟啊!
奥斯曼和英国之间达成了协议,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南幸伊斯法罕的纳赛尔丁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英国的消息。只是这份英国的消息和纳赛尔丁期盼的不同,英国人话里话外的只有一个意思:事情我们和奥斯曼人谈妥了,以后你们波斯人就轮流给英国和奥斯曼当狗吧!
收到这样一份消息,纳赛尔丁的心情的崩溃的。
在喊了几句是要报复英国和奥斯曼的口号后,纳赛尔丁极为识趣的选择了妥协。
奋力反抗不失为大丈夫之举,但是纳赛尔丁还是想好好活着。
纳赛尔丁只能捏住鼻子同意了这份条约,然后又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德黑兰。
虽然对外输的一塌糊涂,但是对内纳赛尔丁只能说波斯赢了!赢完了!
反正奥斯曼军队撤退是事实,纳赛尔丁返回德黑兰也是事实,只要别让真相流露,那波斯就是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