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为奥斯曼官僚进入亚的斯亚贝巴的原因,还是因为阿尔帕伊是穆拉德小舅子的消息传开了,总之亚的斯亚贝巴的行政效率高到了极限。
在亚的斯亚贝巴城内各处涌现出树立起奥属东非旗帜的征兵点,亚的斯亚贝巴还贴心的派出了亚的斯亚贝巴的埃塞俄比亚公务员在征兵点宣讲:
“来一来,看一看!奥属东非殖民军征兵了!只要加入奥属东非殖民军,就会获得奥属东非准国民的身份!”
奥属东非准国民属于是奥斯曼帝国官方承认的国民身份之一。
奥斯曼帝国作为一个帝制国家,其国民按照严格的阶级进行划分。
首相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奥斯曼皇族,其次便是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再之后便是奥斯曼帝国的普通国民,而准国民只是奥斯曼帝国承认的身份中最低等。
并且这个准国民的身份只在颁布该准国民身份的殖民地或者附庸国有效。
就拿奥属东非准国民的身份来说,奥属东非准国民身份能够在奥属东非享受到奥斯曼帝国国民的待遇和保护,但是出了奥属东非后,这层身份就没有用了。
当然,这个准国民身份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可以当做申请前往奥斯曼帝国本土的身份证明。
持有准国民身份的人只要愿意花上一笔钱就可以把自己的子嗣送往奥斯曼帝国接受教育。
而只要在是在奥斯曼帝国接受了教育的人,回到殖民地或者附庸国后,可以直接免试进入当地政府工作。
奥斯曼帝国此举就是为了在殖民地和附庸国培养亲近奥斯曼帝国的殖人,奥斯曼帝国也要学习欧洲的远洋养殖技术。
因此,稍微对奥斯曼帝国有所了解的殖民地人都知道,成为奥属东非准国民就可以脱离埃塞俄比亚人的身份,变成奥斯曼帝国的自己人。
所以当征兵点拿出奥属东非准国民的身份后,亚的斯亚贝巴城内的征兵点前瞬间排起了长队。
其中很多人都是亚的斯亚贝巴的小市民或者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农民,他们也许不知道奥属东非准国民的身份代表什么,但是他们知道加入奥属东非殖民军就成为高高在上的奥斯曼老爷!
除了这些无知的小市民和农民外,还有一部分亚的斯亚贝巴的知识分子也选择加入到奥属东非殖民军。
按理来说,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她的知识分子是会有民族荣辱感的。
但是事情总是违背常理,在荣华富贵面前,埃塞俄比亚的知识分子也会选择充当帮助奥斯曼帝国迫害埃塞俄比亚的帮凶。
随着在征兵点前排队的人越来越多,难免会出现一些纷争和混乱。
很快,在征兵点前,两拨人因为插队问题殴打在了一起。
互殴的双方各有五六个人,在外围还有数十个埃塞俄比亚人在围观,围观的人群丝毫没有制止这场互殴的打算,反而纷纷对其叫好。
“用力打啊!”
“那边那边!有人倒地了!快骑上去打他呀!”
围观的埃塞俄比亚人为自己同胞的内斗而叫好。
正在排队准备加入奥属东非殖民军的埃塞俄比亚知识分子看到这一幕更加认为自己的决定没有错误。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同胞就是一群愚昧无知、尚未开化的蠢货,和他们站在一起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加入奥斯曼帝国才能继续前进。
还有一些心存良知不愿加入奥斯曼帝国的埃塞俄比亚知识分子,他们在看到这一幕感觉到内心无限的悲凉。
同胞们为了当卖国贼而在街头上你死我活的互殴,这是何等的讽刺。
埃塞俄比亚要完了!
由于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那两波在征兵点前互殴的埃塞俄比亚人影响到了征兵点的工作。
因此,两个在征兵点处登记的奥斯曼官兵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到两波埃塞俄比亚人互殴地方,提起手上的棍子就打了上去。
“你们这群埃塞俄比亚猩猩,不要在这里打架!”两个奥斯曼官兵一边高举棍子打在埃塞俄比亚人的身上,一边用言语怒骂着埃塞俄比亚人。
周围的埃塞俄比亚人看到如此凶残的一幕,纷纷后退几步,生怕奥斯曼官兵误伤到了自己。
两波在互殴的埃塞俄比亚人毫无准备的承受了奥斯曼官兵的棍棒伺候。
在看到打人的人是奥斯曼官兵后,刚刚还嚣张无比的两波埃塞俄比亚人瞬间熄了火,一个个或是躺在地上或是跪在地上求饶,丝毫看不到刚才打自己人时的嚣张劲。
两名奥斯曼官兵只要略微一出手,就能让混乱的现场重新恢复平静。
在混乱被解决后,亚的斯亚贝巴给征兵点配备的公务员翻译才来到现场。
刚刚棍打埃塞俄比亚人的两名奥斯曼官兵中的其中一个,用棍子指着那群被打服了的埃塞俄比亚人对翻译官说道:“告诉他们,奥属东非殖民军不招收这种无纪律的猩猩,让他们滚远一点!”
“是是是,大人。”翻译官先是低头哈腰的对奥斯曼官兵说道。
然后在转身看向那群互殴的埃塞俄比亚人时,立马又换了一副表情,恶狠狠的说道:“奥斯曼官老爷说了,你们这群没有纪律的人奥斯曼官老爷不收!赶紧滚走吧!”
此话一出,顿时让那群埃塞俄比亚人跪在地上哭爹喊娘,仿佛不能加入奥属东非殖民军就会死一样。
当然,这么形容也没有错误,毕竟他们也就是一些失地农民,比起他们现在的牛马生活,奥属东非殖民军给出的待遇简直是神仙般的。
不仅能够得到奥属东非准国民的身份,还能够拿到一笔对他们而言不菲的工资,日常还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说是神仙般的生活也不为过。
不过现在嘛,这一切和他们都没有关系。
两名奥斯曼官兵不会因为这群埃塞俄比亚人的痛哭流涕和心软,他们只会感到厌烦,然后举起棍子继续朝这群埃塞俄比亚人打去。
直到这群埃塞俄比亚人再也受不住奥斯曼官兵的棍棒,最后在奥斯曼官兵的棍棒下仓惶逃去。
经过这么一通闹腾后,之后的征兵点没有在出现类似的互殴事件。
毕竟,奥斯曼官兵的棍棒可不好受,另外被打了还会失去加入奥属东非殖民军的机会。
虽然埃塞俄比亚人尚未开化,但是基本的道理还是懂一点的。
所以一个个都安分守己的在征兵点前排队,不敢再有丝毫制造混乱的举动。
奥属东非殖民军在亚的斯亚贝巴的征兵行动一直持续了两周的时间,经过登记和体检,最终有四千三百名埃塞俄比亚人加入奥属东非殖民军。
接下来,阿尔帕伊将会在亚的斯亚贝巴周围建立一座新的军营来训练他们。
当然,招募四千三百名埃塞俄比亚士兵并不是奥属东非殖民军的最终目标。
这四千三百人只是奥属东非殖民军的开始,等训练好这四千三百人后,奥属东非殖民军将会继续扩军,直至把军队人数扩大到三万人。
当然,这三万人也不是奥属东非殖民军的极限,在穆拉德的设想中,未来俄土战争爆发时,奥属东非殖民军至少要派出十万人的军队去到正面战场帮助奥斯曼军队防御俄国人。
埃塞俄比亚人要替奥斯曼帝国打仗、埃及人也要为奥斯曼帝国打仗、更远一点的苏门答腊岛人也要为奥斯曼帝国打仗!
现在多培养一些殖民军,将来俄土战争中,就会少死一些奥斯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