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只怪光熹帝太能说
佟佳东珠2025-07-02 21:302,546

元德十二年四月二十,元德皇帝驾崩,享年三十有四。

  同日,五皇子李霄晏于大行皇帝面前继承皇位,取年号光熹,是为光熹帝。

  光熹帝按祖宗仪制,将大行皇帝葬入皇陵,待丧事结束,已经是五月末。

  接下来,就是为后宫上尊号。

  自大行皇帝病逝,太后便一直称病不露面。

  光熹帝和臣工讨论,因为太后是光熹帝的嫡母,所以,她仍旧是光熹朝的太后。

  但是光熹帝会让礼部好好择了吉字,给太后加尊号,以示新朝尊崇。

  这一点,旁人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接下来便是皇贵妃。

  大行皇帝病逝前,亲口遗诏,晋贵妃为皇贵妃,要新帝好好侍奉,颐养天年。

  按照辈份来说,皇贵妃是新帝的嫂子,也不能加封做皇贵太妃。

  因此崔氏还是皇贵妃,只是要迁居寿康宫院落,将长秋宫让出来,给光熹朝的嫔妃居住。

  这一点,也快速通过了,没有异议。

  臣工的表情到这时候开始有了变化。

  因为下一个要讨论的,是光熹帝生母,端太嫔。

  按照祖宗依制,新帝生母也该加封太后,上封号。

  光熹帝才起了个头,便有一个御史跳出来反对。

  “端太嫔乃是先帝朝废入冷宫的废妃,如何能加封做太后?”

  光熹帝也不慌,他淡淡看御史一眼,道,“你说端太嫔是先帝废妃,可有证据?”

  御史禁不住一愣。

  别说是诏书,便是连个口谕都没有。

  光熹帝看一眼群臣,道,“朕知道,朕如果加封端太嫔,有人会反对。本来按道理说,端太嫔是朕的生母,大晋朝以孝治天下,那么朕加封端太嫔为太后,到哪里都说得过去。可祖宗制度,御史可直言进谏,既然有人反对,朕就来跟你们说道说道。”

  光熹帝看向那御史道,“胡进,你来说说为什么反对朕加封端太嫔做太后?”

  胡御史道,“那端太嫔是废妃,已入冷宫,她没有资格。”

  光熹帝“啧啧”了两声,笑道,“她是废妃,她就不是朕的生母了吗?她是废妃,大晋朝史实上,写不写她?朕百年之后,后人谈论起,她可还是朕的生母?”

  “这是其一。其二,朕查遍了所有文书,当年端太嫔小产后毁容,是她自请迁居延庆殿,不再侍寝,根本没有一纸诏书,也没有一道口谕是将端嫔废入冷宫,既然如此,何来她是废妃之说?”

  “第三,大行皇帝一继位,就加封了朕的生母为端太嫔,朕就纳闷了,大行皇帝都可以加封朕的生母,怎么到朕这里,就不可以?”

  “第四,朕的身世,大晋朝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朕是怎么出的宫,又是怎么重回京城,你们比谁都清楚。胡御史现在拿着陈年往事阻碍朕孝敬生母,说什么废妃之说,那好,那朕就为朕的生母正名,重新彻查当年朕的身世之谜,这后宫,究竟是如何,逼的先帝要把亲生儿子悄悄送出宫去才能存活?而朕的养父沈氏一家,又是究竟为什么被灭门。”

  胡进压根没想到光熹帝居然这么能说,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皇上,微臣,微臣,”

  光熹帝撇了胡进一眼,打断他的话头道,“先不说你阻止朕孝顺生母之事。胡进,据朕了解,你是慈溪人士,你早早娶妻,却在调入京中之后,将老母和正妻放在慈溪老家,又在京中另娶新妇,竟也不提家中正妻,将这新妇也当作正室,人人称呼她一声胡夫人。朕初来乍到,可问你一声,你这新妇,究竟是妾室,还是肩祧”

  胡进脸上豆大的汗珠滚滚滑落,结巴道,“是,是妾侍。”

  光熹帝道,“既然是妾室,擅用正室仪制,该当何罪;而本朝律法并不承认肩祧,你这正妻和新妇之间,却又摆明了是平妻。胡进,似你这等不忠不孝宠妾灭妻之人,满身污秽,有何脸面来做朕的御史,指证朕的过失?你如今来指责朕不该加封生母,是不是个笑话?”

  胡进重重磕一头,大叫一声“皇上”,光熹帝却又将眼光投向了吏部尚书。

  “本朝官员年年考核,胡进宠妾灭妻之事,京中人人皆知,吏部为何视而不见,反而将他一路直升?”

  吏部尚书见势不好,忙的从队伍里出列,跪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光熹帝叹口气,道,“既是如此,革去胡进御史职位,贬为平民,永不录用。”

  胡进哀嚎一声,被殿前将军扒了官服,带了出去。

  皇帝又看一眼吏部尚书,脸色趋于温和,“朕才继位,还要靠各位臣工尽心辅佐,开创盛世。朕不追究前事,徐大人,你起来吧。”

  吏部尚书忙的扣了头谢恩,而后站回了原位。

  光熹帝看一眼群臣,温和道,“诸位,朕与母亲失散多年,今才得以重聚。朕欲加封生母,好好孝顺,承欢膝下,弥补之前虚度的光阴,依朕看来,这件事情并没有值得阻碍的地方。毕竟朕已经昭告过天地,朕身为李氏子孙,尊崇祖宗制度,尊生母和嫡母为两宫太后。而朕的生母,也确实是先帝朝嫔妃,废妃之说也是无稽之谈。如此,你们竟还要阻拦朕,不满足朕的这个要求吗?”

  满朝文武两两相看,都没说话。

  说什么?

  所有的理由都叫皇帝堵住了借口,还能有什么理由不让人家加封生母?

  有人便看向王承基。

  可是只见王承基虽愤愤不平,却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说什么?

  只怪光熹帝太能说,他说不过他!!

  朝上无人应答,光熹帝憨厚的笑,道,“朕初即位,诸位臣工今日对朕母子的这份恩情,朕记下了,来日里,还希望我们君臣像今日一样,共商国事,共同将大晋治理成天下第一,你们说可好?”

  光熹帝这话,着实叫人感动,文武百官随即山呼万岁,向皇帝谢恩。

  在一片万岁声中,端太嫔正式成为光熹朝的夏太后。

  第一仗,光熹帝打了个大胜仗。

  罢免胡进这一手下马威,着实是提高了皇帝在群臣心目中的分量,也成功吓住了后续来刁难皇帝的官员。

  太后得知端太嫔加封为夏太后之后,气的要吐血,将王承基骂的狗血喷头,怒其不争。

  王承基惴惴道,“皇上拿了所有当年的记档出来,证明夏氏不是废妃,这是我们唯一反对夏氏的理由,这理由没了,我还能说什么?再说,这李霄晏又重提沈氏灭门案,我,我这不是投鼠忌器吗?您也知道,当年查这个案子,京中就流言蜚语漫天飞,说是我们王家做的这件事。我,我也是怕再起波澜啊。”

  太后看王承基的眼神便恨铁不成钢,“你还敢说!!你找的那是什么废物?!这么大的过失,你竟然不知道,还叫他去打头阵,平白送对方一颗人头!!”

  王承基缩了一下肩膀,没敢说话。

  内殿里面暂时安静了下来。

  王承基偷偷看一眼太后,讨好道,“那姐姐,你说怎么办?”

  太后冷笑一声,道,“他也别得意,离着明年正月一日改元光熹还有大半年,他这皇帝是不是李氏子孙,他做不做的了这皇位,都两说。”

  王承基一惊,“姐姐,你的意思是?”

  “这沈家收养了皇嗣,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动歪脑筋,狸猫换太子?只要我们能证明这沈星河是个冒牌货,我们就还有机会!!”

  王承基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姐姐你放心,这事容易,我一定给你办好,绝不叫你失望!”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七章,往后余生就交给我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纨绔长公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