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老老实实坐在外面,木头们紧闭,透过窗户隐隐约约好像看见里面烟雾缭绕。她偶尔能听见巫婆嘟囔的声音。可是声音很小,并不能听得非常清楚,只觉得是一种陌生的语言。
她答应巫婆的当晚就被带到了巫婆位于后山上的家。后山就是村子后面的山,其实这座山的主要功能是坟地,用当地的话来讲就是“林地”。
村里人死后都要埋在这理,巫婆为了工作方便,就把家搬到了半山腰上,这样无论是埋在山下的,还是埋在山上的,需要巫婆的时候,只需要喊上一嗓子。巫婆就会拄着拐杖,慢慢从家里走过去,就算人家不来接都无所谓。
以前巫婆从来不让吉祥在家里过夜,她总说自己住的地方太阴,吉祥这种小姑娘在这里呆久了,运势会改变。
这一回不同,吉祥来了几天就在巫婆家里住了几天。就这样,巫婆还总是看着点燃的香叹气,发愁时间不够用呢。
听吉祥说自己这三天讲的全都白费,就是身经百战的巫婆都慌了,她和吉祥的时间不多只有七天,现在已经浪费了三天。她没了办法只能求助师父。
昏暗的小屋四四方方,正中间摆放着一张同样四四方方的桌子,正中间放着一个小小的香炉,里面插着三根没有点燃的香烟。
房间里面布满灰尘,蜘蛛网肆意生长,一看就是很久没有人来过的地方。这一切都是按照师傅的嘱咐布置的,巫婆的师父当年是这一片最有名的巫婆,十里八乡的人家遇上了事情都喜欢来找她。
她有一个女儿,也就是现在的巫婆,没人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来的,有人说是打雷劈下来的,有人说是神仙托梦送给她的。其实是老巫婆在河边捡的。
打从巫婆记事儿起,老巫婆就带着她各种坟地的跑,各种怪事儿的看,到了巫婆十岁这年,老巫婆让她不要再叫自己妈妈,叫师傅。巫婆就算入了行。
在巫婆四十四岁这一年,老巫婆死了,死的时候整个人好像一座蜡像,就在她四四方方的小屋里端坐着,身边是留给巫婆的信。
巫婆按照她的吩咐,把屋子里的东西全撤了,只留下平时吃饭的小方桌。
老巫婆生前爱抽烟,所以她特别嘱咐巫婆,不要上香,插香烟;老巫婆还喜欢安静,所以她不许巫婆没事的时候进屋打扰。就埋在地下,巫婆进屋的时候走路一颤一颤的容易惊扰了她的好梦。
一晃眼老巫婆已经走了四十多年,巫婆这还是头一回进这间屋子。她按照老巫婆信上写的,点燃香烟,要是香烟受潮,就是不想见,若是点着了就是愿意见她。
看见香烟泛着红星开始冒烟,她才闭着眼睛,轻声念诵咒语。最开始当然没有回音,渐渐的她的耳朵里才开始出现丰富的内容,先是朗诵佛经,然后又是各种辱骂。
巫婆听见老巫婆熟悉的声音,两行浑浊的泪水从脸上滑落,她忽然就能理解吉祥这个犟种的所作所为了。
“你这个死丫头,不是让你别来烦我么!?”
被骂都是特别愉快的,“师傅的教诲徒弟不敢忘,只是徒弟现在遇见了棘手的问题,需要师傅帮忙。”
巫婆跪在地上,脑袋乖巧的贴着地面,嘴角是控制不住的笑容。现在自己无能反而成了一种莫大的光荣。
“你是猪脑子吗?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记这些东西,她又不是我们这一行的,这些东西怎么肯在她脑袋里待着!”
“那孩子为了见母亲最后一面,愿意舍弃生命实在感人。我已经答应了帮她·······”巫婆贴在地上的额头渐有了温度,那温热的感觉好像是从另一个身体传过来的。
“死丫头,从小就知道给我找麻烦!”老巫婆恶声恶气的说,语气里还带着一点意味不明的宠爱,“你跟着跑一趟,只要她没做计划之外的事就不用理。事情不要跟她讲原理,只要让她记住做法就可以。”
“可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巫婆从来没有出过村庄,当然也想出去见见世面,可自己算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客人来,不敢轻举妄动。
“这里我给你看着,这个门就先别关了,给我留一条缝。”老巫婆想了想又说,“别忘了教她看阴阳眼,要是被人家给看出来,咱倆都有麻烦。”
老巫婆不说,巫婆都忘了还有阴阳眼这回事,这算是额外作业,她从下就这样,只能记住主要花了红线的重点内容,那些没做标记的,她一点都记不住。果真这个世界上最懂她的还是老巫婆。
“师父,那孩子她妈妈的灵魂到底在哪里啊?”香烟快要烧到烟屁股,巫婆眼瞅着老巫婆的会客时间到,赶紧准备新的香烟。
给老巫婆用的香烟是一个五六十年的老牌子,幸亏巫婆当年早早的备下几十箱,现在早就没有买的了。
这些香烟可是让她忙得不轻,每当天气好的时候,都要拿出来晒晒,天长日久的,香烟的包装都已经不见了,她就用个白布包袱裹着。怕自己用的时候找不到,她还特地随身带着三支。
老巫婆好像已经死了,可是这么多年,巫婆从来不觉得她死了。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巫婆掰着手指头估计着,这些香烟应该能用到自己死的那一天。
耳边传来老巫婆吞云吐雾的声音,虽然看不见,闻味道应该是巫婆点的香烟,“应该还在杌湖,就在杜明诚那里。不过被下了咒,得是他主动自愿交出来才可以,有一点威胁,蓝芳的魂魄就会四分五裂。”
听老巫婆这么说,巫婆轻松不少,邻村的那些人本事也就到这里了,只会玩用美人计能攻破的伎俩。估计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一个大色鬼。
眼瞅着就要到烟屁股了,巫婆又抓紧时间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杜明诚喜欢什么样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