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朝堂风云再涌动
执灯2025-07-28 17:313,779

  凛冽的寒风,如同磨利的刀刃,无情地刮过北疆的每一寸土地。

  林小满站在高岗之上,任凭风沙拍打着她的脸庞,一双明眸却紧紧锁定着远方。

  她的心头,始终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霾。

  巴图的死,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威胁,是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乌恩。

  这个名字,在北狄草原上,代表着狡诈、残忍和无情。

  林小满深知,以乌恩的性格,绝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

  “小满,风大,我们回去吧。”谢明渊的声音,带着一丝关切,在她的耳边响起。

  林小满转过身,看着风尘仆仆的丈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明渊,你说,乌恩下一步会怎么做?”

  谢明渊走到她的身边,与她并肩而立,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乌恩此人,心狠手辣,又极擅隐忍。他一定会等待时机,给我们致命一击。”

  “那我们该怎么办?”林小满忧心忡忡地问道。

  谢明渊微微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他想玩,我们就陪他玩到底!”

  然而,就在林小满和谢明渊积极备战,准备迎接乌恩的挑战之时,一封来自朝廷的加急奏报,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他们的心中炸开了花。

  “什么?朝廷要追究我们在北疆的军事行动?”林小满看着手中的奏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奏报上,言辞激烈地指责谢明渊在北疆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不仅没有平定北疆,反而加剧了北狄的侵扰。

  更有甚者,一些老臣还借题发挥,质疑新帝的执政能力,认为他不顾民生,一意孤行。

  “这群老家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谢明渊怒不可遏地将奏报拍在桌子上,英俊的面容上,布满了寒霜。

  “他们在朝堂上动动嘴皮子,却不知道我们在北疆付出了多少心血!”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明渊,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我们必须想办法,向朝廷证明我们的清白。”

  “怎么证明?难道要我们把北疆的百姓都拉到朝堂上,让他们亲口告诉那些老家伙,我们在北疆做了些什么吗?”谢明渊怒火中烧地说道。

  林小满摇了摇头,“那样做,只会适得其反。那些老臣,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我们要用事实说话,让他们哑口无言。”

  “你的意思是……”谢明渊看着林小满,

  “我们要入朝面圣,亲自向新帝禀明情况。”林小满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要让那些老臣知道,北疆的战略意义,以及我们在北疆所做的一切!”

  说干就干,林小满和谢明渊立刻开始准备入朝事宜。

  他们将北疆的战报、地图、以及各种数据,整理成册,务求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朝堂之上,也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争论。

  “皇上,臣以为,谢明渊在北疆的军事行动,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老臣李大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了出来。

  “北疆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谢明渊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穷兵黩武,只会让北疆的百姓更加困苦。”

  新帝萧景珩,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地听着李大人的指责。

  他深知,李大人是朝中的元老,德高望重,在朝中拥有极高的声望。

  如果不能说服李大人,那么他在朝中的地位,将会受到极大的动摇。

  “李大人所言极是。”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附和道。

  “臣也认为,应该尽快停止在北疆的军事行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民生之上。”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朝堂之上,群情激愤,纷纷指责谢明渊在北疆的所作所为。

  萧景珩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感到一丝无奈。

  他知道,这些老臣,并非真的关心北疆的百姓,他们只是想借此机会,打压他这个新帝的威望。

  “肃静!”萧景珩猛地一拍龙椅,威严地说道。

  “朕知道,各位爱卿都是为了朝廷着想。但是,北疆的战略意义,各位爱卿是否真的了解?”

  “北疆乃是边陲重地,一旦失守,北狄铁骑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京畿。到时候,各位爱卿又能安枕无忧吗?”萧景珩的声音,掷地有声,震慑着在场的每一位大臣。

  然而,李大人却并没有被萧景珩的气势所吓倒。

  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萧景珩,“皇上所言极是。但是,要守住北疆,并非只有穷兵黩武这一条路可走。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怀柔政策,与北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怀柔政策?”萧景珩冷笑一声,反问道。

  “李大人,你可曾见过,豺狼虎豹会因为你的怀柔,而放下手中的屠刀?”

  李大人被萧景珩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地退了回去。

  就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之时,一位侍卫匆匆走进大殿,跪倒在地。

  “启禀皇上,北疆急报!谢明渊、林小满夫妇,已抵达京城,正在殿外等候觐见!”

  萧景珩闻言

  “宣!”萧景珩迫不及待地说道。

  片刻之后,林小满和谢明渊,缓步走入大殿。

  他们身穿戎装,风尘仆仆,但却难掩身上的英气。

  “臣谢明渊(林小满),参见皇上!”两人齐声说道,声音洪亮,气势逼人。

  萧景珩看着眼前的两人,心中暗自赞叹。

  他知道,这两个年轻人,是他平定北疆,稳固朝纲的关键。

  “两位爱卿,一路辛苦了。”萧景珩语气温和地说道。

  “朕听闻,两位爱卿在北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知两位爱卿,可否向朕详细禀报?”

  谢明渊和林小满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谢明渊上前一步,向萧景珩详细地汇报了北疆的战况,以及他在北疆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他着重强调了北疆的战略意义,以及北狄对朝廷的威胁。

  然而,李大人却对谢明渊的汇报,嗤之以鼻。

  “谢明渊,你说的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朕想知道的是,你在北疆,究竟花了多少钱粮?又取得了多少实际的成果?”

  林小满知道,轮到她出场了。

  她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份详细的账目,递给萧景珩。

  “皇上,这是我们在北疆的投入产出比。请皇上过目。”

  萧景珩接过账目,仔细地看了起来。

  只见账目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一笔开支,以及每一项收入。

  林小满不仅详细地列出了军事上的投入,还详细地记录了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投入和产出。

  李大人见状,冷笑一声。

  “林小满,你以为用这些花里胡哨的账目,就能蒙蔽朕的眼睛吗?朕要的是实际的数字!你花了多少钱,打了多少胜仗?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林小满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

  “李大人,数字就在这里,您可以慢慢看。不过,如果您觉得看账目太麻烦的话,我可以帮您算一下。”

  说着,林小满走到大殿中央,环视四周,然后,她开始飞快地报出一连串的数字。

  “北疆战役,总共投入军饷三百万两白银,粮草一百万石,军械五十万件……”

  “击毙北狄士兵一万五千人,俘虏五千人,缴获战马三万匹,牛羊十万头……”

  “开垦荒地五十万亩,种植荞麦、苜蓿等作物,预计年产量可达百万石……”

  林小满的声音,清脆悦耳,但却如同机关枪一般,飞快地报出一连串的数字。

  她的心算能力,简直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在场的众人,都被林小满的心算能力所震惊。

  他们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女子,竟然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

  李大人更是被林小满的数字,震得目瞪口呆。

  他原本以为,林小满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妇,根本不懂得什么军事和经济。

  但是,现在看来,他完全错了。

  林小满不仅精通军事,而且还精通经济。

  她对北疆的各项数据,了如指掌,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计算器。

  “怎么样,李大人,我算的对吗?”林小满微笑着看着李大人,

  李大人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话可说。

  林小满的数字,准确无误,无可辩驳。

  就在李大人哑口无言之时,苏烈也站了出来,向众人讲述了他在北疆的所见所闻。

  他讲述了北疆百姓的困苦,以及谢明渊和林小满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他强调了北疆的稳定,对于朝廷的重要性。

  “各位大人,你们或许不知道,在北疆,百姓们都把谢明渊和林小满,当成了救星。是他们,带领着北疆的百姓,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苏烈动情地说道。

  “如果失去了北疆,那么朝廷将会面临更大的威胁。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几百万两白银,几百万石粮草,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萧景珩看着众人的表现,心中欣慰。

  但他知道……新帝萧景珩环视四周,满意之色溢于言表。

  苏烈的真情流露,林小满的精明强干,如同两剂猛药,暂时压制住了朝堂之上的质疑之声。

  然而,他锐利的目光扫过老臣李大人,捕捉到其眼底一闪而逝的阴鸷。

  萧景珩明白,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李大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他背后定有一股更加强大的势力在蠢蠢欲动。

  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味道,庄严肃穆的大殿内,大臣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如同夏日午后的闷雷,压抑而沉闷。

  萧景珩轻咳一声,目光如炬:“诸位爱卿,对于北疆之事,还有何异议?”

  短暂的沉默后,李大人缓缓抬起头,脸上褶皱纵横,仿佛饱经风霜的古树皮。

  “皇上,老臣年事已高,耳力不济,方才林夫人所报之数字,老臣未能尽数听清,可否请林夫人再重复一遍,也好让老臣仔细核对?”他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险。

  林小满柳眉微蹙,她敏锐地察觉到李大人话里有话,核对数字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目的是拖延时间,伺机发难。

  她正欲开口,却感到身旁的谢明渊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一股温暖的力量传递而来。

  “李大人,”谢明渊上前一步,挡在林小满身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大人年事已高,操劳国事,实在辛苦。不如这样,我将账目呈给大人,大人慢慢查阅,若有任何疑问,我们夫妇二人,随时恭候。”

  李大人闻言,脸色一变,他没想到谢明渊如此滴水不漏,直接堵死了他继续发难的可能。

  他冷哼一声,拂袖道:“老臣遵旨。”

  萧景珩见状,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场朝堂之争,暂时告一段落了。

  退朝之后,林小满和谢明渊并肩走出大殿,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却丝毫感觉不到轻松。

  “明渊,这个李大人,不简单。”林小满轻声说道,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担忧。

  “当然不简单,”谢明渊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

  “他背后的人,更加不简单。我们恐怕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了。”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二位,请留步。”

继续阅读:第九十六章 暗潮之下谋破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冲喜农女:被流放后我靠种田封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