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固执
萧珩昶2021-02-15 23:303,093

  “谢凉珩,你身为太子妃子,安分守己就可以了,剩下的倒是真的不需要你操心了。更何况,这明明是父皇的事情,又与你何干呢。”殷婉清冷笑一声。这个孙丽,可是自己的母亲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人,怎么能就这样让谢凉珩几句话就断送了母亲的计划,殷婉清极力阻止。

  见殷皇依旧犹豫,殷婉清回过头看着台下的殷暮雨,作为最受殷皇和孙贵妃喜爱的二皇子,自己的这个哥哥说话的分量一定是比自己更重的。孙贵妃这个计划,也一定偷偷告诉过殷暮雨,他不可能不知道,他应该明白扶持孙丽孙姑姑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只有这样,他们的母后孙贵妃才能被解救出来,接触禁足,才能重新开始新的谋划。

  殷婉清看着台下痛苦犹豫的殷暮雨,他双眉紧促,嘴唇紧抿。一边是自己的母后,自己的未来,自己的荣辱,一边是他心爱的人,他日日夜夜想要在一起的女子,他抛下这里的一切也想奔赴的人儿啊,殷暮雨怎么能不纠结呢。但是很快,他就恢复了平静。

  “父皇。”殷暮雨站起身来,他的身子微微颤抖,他的眼睛开始躲避,他站起来,说的话是,“我认为殷婉清说的没错,您是明君,孙丽又是难得一见的美人,而且这个女子一向聪慧得体,大方贤惠,相信父皇与这个女子,一定可以相互扶持,共同保佑我们殷朝子民。至于········”他的眼神偷偷看向谢凉珩,谢凉珩站在一边,眼睛中满是震惊。她垂下头,殷暮云的手紧紧的牵着她。

  “至于······谢凉珩说的那些千古明君,谁又能知道他们私下是什么样子?据我所知那个什么武则天,一位开国女皇,还有很多男宠呢,父皇多娶几个妃子也本就是情理之中,而且可以帮助父皇舒缓身心,何乐而不为呢?”殷暮雨继续说道。

  “果然啊。”殷皇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果然还是殷暮雨雨儿,更加懂我这个父皇的心啊。”殷皇点头赞叹。

  谢凉珩和殷暮云相视一笑,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其实谢凉珩刚才说的那些话,在殷皇眼中不过是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他的心中早就已经有了主意。殷暮雨的这个话,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台阶罢了。殷皇将孙丽招上大殿,紧接着就封了美人。“就叫孙美人吧,赐椒房阁,今夜侍寝。”殷皇说道。

  一边的楚皇后神色黯淡下来,她好不容易恢复了正常的眼睛,这个时候又无奈的垂下来。在孙贵妃被禁足的这几个月,殷皇和自己的关系真的才好不容易缓和了一些,殷皇也能一个月来看望他一两次了,楚皇后内心本是十分开心的。但是这下,孙美人的出现,究竟还是会掀起后宫的又一番腥风血雨吧。

  谢凉珩看着台下的众人,并没有一个臣子敢站出来反对。也是,君王能决定的事情,哪个臣子敢多说什么呢?

  谢凉珩就这样看着人情冷暖。

  “对了,谢凉珩应该还不知道吧?”殷婉清见到殷皇将孙丽已经封为了妃子,心中的大石块终于落地,她笑着对谢凉珩说,“谢凉珩有空的话不如好好的管一管自己的家中人,你可知道你们谢家·······”

  “住口。”殷暮云急忙打断了殷婉清的话。

  “什么?”谢凉珩震惊的看了一眼殷婉清,又转过头看着殷暮云,“我们谢家·······怎么了?”

  “我一会与你说。”殷暮云低下头,他在楚国的时候就收到了这封信,但是他一直害怕谢凉珩知道之后会着急,于是一直没有与谢凉珩说过。但是谁知道,谢凉珩和他一回来,就是接风宴,更是没有时间谈到这个,倒是让殷婉清抢先了一步。

  “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回到台下,谢凉珩偷偷的问。

  “凉珩········”殷暮云看着谢凉珩,谢凉珩眼中满满的心疼。

  “姐姐博学多才,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个词。”李子苒在旁边笑着说。

  “什么诗词?”谢凉珩追问道。

  “曾经有一部非常非常有趣的书,叫红楼梦,其中啊,就有这么一首诗词,叫做《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李子苒笑着吟唱了一遍。

  “姐姐可知道,这个诗词是什么意思吗?”李子苒问道。

  红楼梦,曾经是谢凉珩最喜欢的一本书,她翻看了不下百遍,这样一首词,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意思。

  “《收尾·飞鸟各投林》是《红楼梦曲》总收尾的曲子。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这首收尾的曲子是对以贾家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命运的概括,也可以说是一首带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主题歌。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既是十二钗曲的收尾,当然是以写十二钗的结局为主的。但是,它的目的毕竟不是把前面曲子中都已具体写过的各人命运再重复一遍,作者也并未故意求巧,使每句曲文恰好分结一钗。把一气呵成的曲文割裂开来,按人分派,这只会削足适履,损伤原意。

  证之以事实,“按人分派”之说又不免牵强附会。说“欠泪的”是黛玉,“看破的”是惜春,“老来富贵”是李纨,这当然不错;说“为官的,家业凋零”是湘云,“富贵的,金银散尽”是宝钗,就难令人信服。《护官符》中贾、史、王、薛,哪一家不是“为官的”、“富贵的”?他们后来“一损俱损”,哪一家不是“家业凋零”、“金银散尽”?脂批说这两句“先总宁荣”(四大家族的代表),这就确切得多。再比如把“欲知命短问前生”分派给元春,把“欠命的,命已还”分派给迎春,也说不出多大理由,因为十二钗中命短的不只是元春,她的前生我们也不知道,而小说中只说贾家欠孙家的钱,没有说迎春欠孙绍祖的命,怎么要她还命呢?倒是王熙凤,现世就欠了不少人命,只是要她来还,一条命也还不清呢!如果用因果报应的话来说,她的下场不也是“冤冤相报”吗?总之,我们不应拘泥于一句一人,把文义说死,这对理解这首曲子的意义没有实在的好处。”见谢凉珩不言语,李子苒于是在旁边说道。

  “妹妹真的是才是渊博啊。”孙羽研笑着说。

  “不敢,不敢。”李子苒看着一边发呆的谢凉珩,笑着说。

  “姐姐要是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如······我再说一个。”李子苒掩嘴笑道。“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话成为历代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的名句。王谢一词又成为了描述历代家族显赫的代名词。

  王谢的门第之高,可以从一件事中看得出来,侯景之乱之前,侯景曾向大梁皇帝萧衍提出与王谢两族联姻,萧衍居然说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后来侯景取了萧衍的女儿。一个皇帝居然认为王谢门第过高,居然认为自己萧家的门第不如王谢,王谢之名望可谓天下仰望。

  王谢大家族的人倒也恃才傲物,谢灵运一句:“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才高八斗)藐视天下狂妄之至。

  那时士族最顶级的门阀莫过于王谢袁萧(另一种说法王谢桓庾,我倾向于前面,毕竟萧家有大梁王朝),他们左右南朝政治百余年,他们风流倜傥,他们文采卓越,他们剑指沙场。

  而其中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了纵横中华数百年,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世家门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琅琊王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出了35个宰相、36个皇后和36个驸马和186位文人名仕。家族号称“中华首望”,鼎盛时期号称“王与马共天下”,那时真的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王家。在那个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匈奴王刘渊起兵拉开了五胡乱华的战乱时代。

  乱世中风流人物自然当主导时代,永嘉之乱后王导率领士族衣冠南渡,琅琊王氏拥立司马睿为帝建立了史称东晋的政权,可以说得上是南朝士族政局的奠基门阀。

  谢家比起王家算是新贵,谢安此人有个响亮的外号“谢东山”(成语,东山再起),此人可谓传奇,隐居在自己的庄园20余年结交天下英豪,过着“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的生活,创立了著名的“北府军”奠定了南朝能与北方一战的能力·······”李子苒依旧滔滔不绝。

继续阅读:88.谢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谢氏嫡女是学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