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这个人,本来就非常喜欢艺术,对于音乐和舞蹈更是爱得不行。唐玄宗不仅喜欢艺术,而且艺术造诣极其高潮。唐玄宗所演奏的《秦王破阵乐》可以说是当时的一绝,甚至比当时的演奏家演奏得还要出色。而我们如今所称的梨园祖师爷,实际上也就是唐玄宗本人。
早在青年时代,李隆基对于艺术就非常喜爱,但是他的身份让他无法追求自己的兴趣。早在他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经常受到官员的劝谏,劝他不要沉迷于艺术,因为这是败国乱民的淫俗。在成功夺取政权、当上皇帝之后,唐玄宗也曾经一度想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年轻时的唐玄宗,虽然喜爱艺术,但是他有着更为宏大的政治上的追求,他希望可以将唐王朝重新建设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在这样的政治追求下,他可以听得进官员的劝谏,可以改正自己不适宜的行为,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治国理政之上,因此,唐玄宗在这个时期可以很好地压抑自己对于艺术的喜爱和追求。
但是,当到了中年和晚年之后,唐玄宗发现他在政治上已经没有什么好追求的了,特别是在泰山封禅之后,他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功成名就的皇帝,他已经可以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甚至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比肩了。”
“在这一时期,他对于政治的热情可以说是快速地下降,进而将这种热情转移到了他从小便十分喜爱的艺术上。而恰恰在这个时候,精通音乐和舞蹈的杨玉环进入了宫中,而这样的杨玉环,恰恰是这个时候的唐玄宗所最为需要的。
《旧唐书》中记载,杨玉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杨玉环不仅仅是擅长音乐和歌舞,她的音乐和舞蹈造诣甚至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根据《明皇杂录》的记载,“贵妃每抱是琵琶奏于梨园,音韵凄清,飘出云外。而诸王贵主国以下,竞为贵妃琵琶弟子,每奏曲毕,广有进献”。而杨玉环所表演的《霓裳羽衣舞》,同样被认为在当时是绝顶高手。这样的一个杨玉环,怎么能不被热爱艺术的艺术家一般的唐玄宗所喜爱呢?”
“仅仅是这样?”殷皇笑着说。
“当然,除了唐玄宗个人对于政治的兴趣下降之外,世事变迁的打击对于唐玄宗来说也是其心态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第一个打击,便是在开元年间后期,唐玄宗的兄弟们的相继去世,其中尤以唐玄宗的大哥李宪的去世给唐玄宗的打击最为巨大。
唐玄宗与他的兄弟们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感情非常好的皇室兄弟,特别是唐玄宗与大哥李宪之前的感情,更是好得不得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唐玄宗的兄弟们不喜政事,不与唐玄宗争权,他的大哥更是以嫡长子的身份主动辞去了皇太子之位,为自己的弟弟登上皇位铺平道路,也正因为如此,唐玄宗一生对于他的大哥都是非常地敬重。
大哥的去世和爱妃的去世让中年的唐玄宗也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个时期的唐玄宗,事业的成功让他觉得人生已经没有更多值得追求的目标,而亲人的相继离世也让他感到生命的短暂,因此更加激发了他追求自己人生中的最大爱好的动力,而唐玄宗人生中最大的爱好,恰恰就是艺术。而精通艺术的杨玉环在这个时候进入宫中,自然便会得到唐玄宗的宠爱。
这样一来,我们便不难理解唐玄宗本人在中年之后心态变化的原因了。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的追求不外乎以下几样:事业、爱情、亲情与爱好。对于中年的唐玄宗来说,他的事业在他自己看来已经是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他已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了,因此自然便不再有什么追求的动力。
而爱情和亲情在这一时期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让他感受到失去的痛苦和生命的短暂,因而唐玄宗决定要在自己余下的生命里尽情地追求自己的爱好。而恰恰在这个时候,精通艺术的杨玉环出现了,她不仅能够与唐玄宗琴瑟和鸣,共同对艺术进行追求,她也同时填补了唐玄宗在爱情和亲情上的空虚。因此,杨玉环的得宠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因此,唐玄宗的转变并非是由杨贵妃促成的,杨贵妃也不是那个推动唐玄宗改变,进而使得他沉迷于声色最终导致唐王朝衰亡的人。早在此之前,唐玄宗自己的心境便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杨贵妃恰恰是上天为他送来填补他内心空虚的那个人。
倘若我们真的要追究唐王朝衰败的个人责任的话,无论如何不应追究到杨贵妃头上,她只不过是一个碰到了心上人的、喜爱艺术的女人罢了。杨贵妃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大概就是她的心上人是一个皇帝,但她人生中最大的收获大概也是如此,因为她的心上人不仅与她有着共同的追求与爱好,而且这个贵为皇帝的心上人还一直深爱着她,即便在杨贵妃死的时候,她的美貌早已不再。
唐王朝的衰变实际上是许多因素导致的,唐玄宗固然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其它更加客观的因素同样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我们在进行一个严肃的历史研究时,实际上应该更加多地考察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将王朝兴衰的责任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这样的研究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并不客观的。”谢凉珩说,台下的人早就已经听的愣住,谢凉珩有理有据的论证,让大家大为吃惊。
“美人本无错,说杨贵妃美色误国的,不过时君王对自己无能的推辞。”谢凉珩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