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女性
萧珩昶2021-02-07 23:062,091

  那一瞬间,谢凉珩的身后像是有一大耀眼的光芒。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同样照汗青。临大义而舍身的如姬、西施,勇犯天颜的缇萦,自主婚配的卓文君,披坚执锐上阵杀敌的梁红玉,还有光若魁星的班昭、蔡琰、李清照,慷慨赴死的近代革命先驱秋瑾等。”谢凉珩闲庭信步,娓娓道来。

  “《诗经》中可以看出妇女可以参与祭祀。祭祀与战争是古人的两件大事,并不排斥女性。齐国的西周的首批封国,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齐俗:长女不嫁,为家主祠,称为“巫儿”;其嫁者亦主夫家之祭。主祭者是地位很高的人,可见齐国的妇女并不受男子的压迫。即使存在了也是四百多年的汉朝了,儒家礼教也只限于贵族和儒生,劳苦大众被儒家视为流氓,当然不会理睬儒家那一套,也没有资格。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到东晋,再到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首都,合称六朝。从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著作可以看出北方妇女与南方妇女的巨大差异。北方妇女可以出入门庭,抛头露面,送往迎来,精神上乐于信奉佛教。只可惜这些女强人被排斥在史书记载之外。”

  “隋唐两朝虽然打回北方,但胡化、汉化交替,儒家礼教仍然不能独霸一方。宋朝赵匡胤抢夺后周政权而建立的,周围有金、辽两个强国,亡国后逃亡到现在的杭州,建立了南宋。此时胡安国撰《春秋传》三十卷,鼓吹“尊王攘夷”,激发了“中国”意识,实际就是“精神胜利法”,受到了官方重视。产生于北宋的理学,也就是道学到了南宋由朱熹集大成,可被官方视为“伪学”。理学家树立的道德标准自己都做不到,以致于留下“道学先生”作为“虚伪”的代名词,却要求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官方也跟着立贞节牌坊!造成了对女性的畸形道德观!!!故宫徐森玉前辈曾经以楼钥《攻媿集》校《四库全书》,发现楼钥所作传及墓志,凡是叙述妇女再嫁者,“四库”本必改为从一而终,以合于清代之伦理思想。同样,历史上那些特立独行的女性必然被排斥在“正史”之外,因为正史都是儒生修的。”谢凉珩冷笑一声。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妇女名人少之又少,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妇女加上了种种的思想枷锁。右西汉陋儒编订的《礼记》中《内则》一篇,指手画脚地限制妇女的言行。按照儒家粗鄙的阴阳学说,妇女与小人、官宦都是属阴类,男子与君子、大臣都是属阳类,阴永远不能凌驾于阳上。否则便会受到唾骂。儒家礼教的枷锁这一套就是两千多年。但仍然会有蛛丝马迹的线索让她们一部分女杰没有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她们一个个明珠出土,连缀而制作成珠络呈献给人间。虽然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砸碎了锁在女子身上的链条,越来越多的女子成为先锋、骨干甚至是领导者。但传统的文化总是有着两重性,负面的影响也是阴魂不散,重男轻女者有之,家庭施暴者有之,歧视、轻视、排斥女子者有之,女子自己依赖、自卑、甚至自甘堕落者亦有之。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女杰流传下去。新的时代,自由化的开启,国家的法律保障早已昭告于天下,女子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更是决定性因素。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照样可以撑起“半边天”。不让须眉而胜似须眉。”

  “好。”台下的几位贵妃站起身来,纷纷叫好。“谢凉珩的这一番话,当真的慷慨激昂,令人心动,我们女子也是可以顶半边天,才不是你们男人的附属品。”

  “对,对。”

  楚牧大惊失色,他没想到这个谢凉珩区区几句话,就煽动了众人。他的位置甚至受到了威胁。

  “我建议,楚王大可以向我们一样,修建女子学院,让女子上学读书。”谢凉珩趁热打铁的说道。

  “什么?女子学院?”楚牧冷哼一声,“就因为巾帼不让须眉?我就的大型学校?”楚牧笑着问。

  “不仅仅如此。”谢凉珩摇摇头,“让女子受教育非常重要。”

  “谢凉珩,你倒是给我们说说,为什么让女人学习很重要。”地下的人不满的说道。

  “有人说: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春,夏,秋,冬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生和其他万物的生长程序是一样的,虽然生命的过程有长有短,但是,都是依靠出生---成长---成熟---凋亡走完程序的。而在我的思维里,对人生,特别是对女人的人生是这样解读的:

  我觉得春夏秋冬就如同女人历练一般,作为女人既要有春天般美妙和恬静,夏天般浪漫情怀,秋天般收获的喜悦,又要具备冬天里傲雪红梅般的毅力和勇气

  女人肩负着多重责任和压力,对爱人的责任,对孩子的义务,对长辈的孝顺。以及来自工作的压力,社会的压力都会困扰着女人的心情,有时候很容易浮躁和专牛角尖,处理的不好还会让家庭遭殃,弄得家庭不幸福,孩子也受牵连。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借助知识的力量,来充实自己,以平和自己的心态,虽然之前我们的也学到不少知识,可能已连本带利给消耗掉了,现在时代在变,你可以看看我们身边的好多事情都在变。

  母亲,她既能当好孩子的师长,又能当好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样的母亲,她就是一个成功,成熟的母亲,孩子有这样的母亲相伴,也是很快乐和骄傲的,我们身边这样的母亲也不少,在这里我就不胜枚举了.

  这样的母亲她一定是集知识和悟性于一身的女人,她懂得从平时的生活中去点滴积累知识和经验,吸别人之所长以补己所短.

  女人究其一生,到了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境遇和感怀,全靠自己去不断的用智慧来打发掉,以使自己主妇生活中走出来,充实自己,重树立自信心,定会快乐自己。”

继续阅读:73.故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谢氏嫡女是学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