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凉珩看着秋月指给她的旅店,上面的牌匾赫然写着“安居”。安居,倒是有趣,谢凉珩端详了片刻走了进去。
“两位是住店吗?”店小二急急忙忙的迎上来。
“是啊,一间豪华大房。”秋月说道。
“得嘞,您二位路上请。”店小二一边带着谢凉珩和秋月上楼,一边念念有词,滔滔不绝。“两位客官一看就不是楚国人,一定是来这里办事的吧?您住在这里可是太对了我们这里可是最豪华的旅店,这个名字,都是当今的楚星天殿下亲自起的名字呢。”店小二说道。
“哦?楚星天亲自来过?”秋月扑哧一声笑出来,“这怎么可能呢?你们这店倒是好大的面子。”
“小姐别笑,小姐有所不知,我们这家店的老板蒋安和楚星天,那可是很好的朋友,过命的交情,楚星天殿下之前经常在我们这里来。”
“哦?那你们老板现在如何了?”谢凉珩饶有兴趣的问道。
“我们老板最近去宫中了,楚星天殿下将他留在了宫中作伴。”店小二自豪的说。
“是这样啊。”谢凉珩点点头,默默记下。
“两位小姐,就这间了,又大又宽敞。”店小二推开一扇门,说道。
“好,多谢。”谢凉珩点点头。
走进那阁楼,环往四周,那用上好檀木所雕成的桌椅上细致的刻着不同的花纹,处处流转着所属于女儿家的细腻温婉的感觉。靠近竹窗边,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宣纸上是几株含苞待放的菊花,细腻的笔法,似乎在宣示着闺阁的主人也是多愁善感。竹窗上所挂着的是紫色薄纱,岁窗外徐徐吹过的风儿而飘动。
走进屋子,环往四周,明媚的阳光从竹窗洒下来,那的桌子上也洒满了阳光。桌上摆着一张微黄的素绢,旁边放着一枚端砚,笔筒里插着几支毛笔。窗边的瓷盆中栽着一株娇艳的珍珠梅。转过头去,是闺中女儿都有的梳妆台,上面摆着一面用锦套套着的菱花铜镜和大红漆雕梅花的首饰盒,还有一顶金镶宝钿花鸾凤冠和一串罕见的倒架念珠,似乎在暗暗昭示着房间的主人不是一般女子。挑起璎珞穿成的的珠帘,那一边是寝室,檀香木的架子床上挂着淡紫色的纱帐,整个房间显得朴素而又不失典雅。
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竟是粉黄色的帐幔,暮色微凉。头顶是一袭一袭的流苏,随风轻摇。谢凉珩和秋月环视了一圈,确实是十分典雅的房间啊,看来这位店小二口中的老板蒋安,一定是一位温柔的人 。
“我们休息片刻,就进宫去。”谢凉珩说道。
“但是到时候,我们先打扮成蒋安的样子。”谢凉珩说道。
“好,听小主的。”秋月乖巧的点点头。“但是小主,我们都不知道蒋安长什么样子,怎么去打扮成他的样子呢?”
“你知道其实一个人的穿着和外貌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就比如他的这种布置方式,十分的典雅细腻,就说明这个蒋安心里一定是非常保守的,并且很细致,会佩戴一些香囊香袋。”谢凉珩分析道。
“小主说的很对。”秋月赞同的点点头。
“收拾一下吧。”谢凉珩看着周围的布置。
“可是小姐,这个男子,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配饰啊。”秋月不解的问道。
“如果说女子的配饰,体现的是她们对于美的追求;那么男子的配饰,则更是体现着他们的地位及品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男子的佩饰与今天的一样,都有着实用、美饰和标志社会地位的作用。有腰间佩玉,佩剑,佩腰牌等等,到清朝连牙签挖耳都可以佩上,为修养,为身份,为权力,为雅好……戴的类别很广泛、目的性也很强。
有句古话说得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国人历来以佩玉为美:帝王将相的冠冕上嵌着玉珠,达官贵人的腰带上镶着玉片,文人骚客的衣服上系着美玉,宋徽宗嗜玉成癖,就连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也不忘给贾宝玉脖子上挂块“通灵宝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玉佩历来受到士大夫、文人雅士的厚爱,他们以玉喻身,用玉的品质作为自身德行的标准。
蹀躞带,自魏晋时传入中原,到唐代,曾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以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
蹀躞具有很强的收纳功能,可以悬挂水壶、钱包、扇子、香囊、刀、剑、乐器、箭袋、笔、墨、纸、砚……等等可以想得到的东西。多为皮质与金属材质,佩戴在腰带外侧。古代浪迹江湖的武者并不是把酒壶笛子和剑全塞在腰带里面的,而是使用蹀躞固定于腰间。
带钩是带上所用之钩,古时主要用于束带。将钩纽嵌入革带一端,多数都是在右手端,钩弦向外,与腰腹弧度贴合,钩首勾挂在革带另一端的穿孔中。带钩的作用不仅仅是束衣,还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带钩的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等多种,其中玉质带钩最珍贵。西汉时期,皇帝的玺印用的就是玉印,可见玉带钩的尊贵。
带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虎符在后世变为鱼符,铜牌,这可和腰带是分不开的,对于后世的官员来说,携带鱼符就和随身带身份证一样。根据史料,虎符是周代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是用玉石、青铜等材料做成虎状,劈为左右两半符,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左半符交给将帅,右半符由皇帝保存(以右为尊),是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兵符信物。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古剑一般如匕首,无鞘,直插腰际。剑是武器,也是佩饰。在古代只有帝王、诸侯、大臣、武士佩剑,庶民不得佩剑。剑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和标志,许多人用剑划出了自我与他人的界限。
荷包是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后发展为爱情信物,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旧都文物略》记:“荷包巷所卖官样九件,压金刺锦,花样万千。”据说这种荷包最初是男子用来盛放烟叶的,后来大家觉得十分美观,乃争相仿效,不论男女,都喜佩之。北京《竹枝词》云:“为盛烟叶淡巴菰,做得荷包各式殊。未识何人传妙制,家家依样画葫芦。”
香囊大都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样子,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另外还有其它材料雕制而成的香囊,也非常受贵族男子欢迎。香囊是古人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古代男子用香都比较清淡,多以提神健体为目的。
扇子史传上最初称为“五明扇”,据传是虞舜所制。它起初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一种礼仪工具。渐渐地,扇从地位和权利的象征转变成为纳凉、娱乐、欣赏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折扇产生时间虽较迟,其重要性却极大。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扳指。古称韘,本为拉弓射箭时套于拇指上勾弦的工具,后成为套于手指上的装饰品。清宫旧藏的扳指多以质地硬滑的玉、翠为料,既可减少男子射箭时的摩擦力,又使拇指不易被弓弦划伤。
不要以为簪花只有女人会戴,其实古代男子也是簪子的忠诚粉丝,杜甫有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说的就是簪花,古代簪子主要是用来安发、固冠。宋时,凡是遇寿诞等重大礼仪活动,群臣均要在幞头上簪花。戴簪花的类别同样依品位大小而不同:罗花为尊,绢花次之。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汉族服饰,明代较盛行,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大家见多了女子抹额,一定没想到这也是古代男人的饰物,比起女子繁琐的装点、绣工,男子抹额较为简洁。
在唐代武人中亦常见,李贺《画角东城》诗云:“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唐宋时期,抹额为男子幞头内所衬的头饰,而且官阶不同,抹额色彩、工艺也不同,如宋代教官用红绣抹额,招箭班为紫绣抹额等。”谢凉珩一边和秋月说,一边已经将衣服配饰穿戴整齐,又为秋月准备了一套衣物。
只见化身男装的谢凉珩,高挑秀雅的身材。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 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艳丽贵公子的非凡身影。那笑容颇有点风流少年的佻达。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状的眼睛中间,星河灿烂的璀璨。他穿着墨色的缎子衣袍,袍内露出银色镂空木槿花的镶边。腰系玉带,手持象牙的折扇。栏外的花园里,芙蓉月下妖娆,浅红色的新蕊,明媚的像要召唤回春天。 一边的秋月穿一身惨绿罗衣,头发以竹簪束起,身上一股不同于兰麝的木头的香味。天边晚云渐收,淡天琉璃。惨绿少年的脸如桃杏,姿态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少年瞳仁灵动,水晶珠一样的吸引人。
主仆两人相视一笑,走出了旅店。
店小二看着刚刚进去的两个女子,竟然突然变成了两个翩翩公子,倒是着实吓了一跳。
“这·····两位······公子?”店小二二张摸不着头脑。
“没事没事,我们只是想去街上转转,想着男子的衣服可能会方便些,你还是叫我们小姐吧。”秋月笑着说。
“这位小姐的穿着打扮,实在很像我们老板啊。”店小二上下打量了一番谢凉珩说道。
“果真?”谢凉珩笑了笑。
“是啊是啊,所以我刚刚真的是吓了一跳呢。”店小二笑着说。
谢凉珩和秋月来到了楚国皇宫的门口,秋月紧张的看向了谢凉珩。
“没事,一会一切看我指示。”谢凉珩说道。
“好。”秋月点点头。
谢凉珩握紧拳头,现在也只能这样赌一把了。
她轻轻嗓子,将手背在身后,挺胸抬头,像个富贵人家的少爷一样昂首阔步的走上前去。
“来者何人?”侍卫叫道。
“安居老板蒋安。”谢凉珩说道。
“身边的是何人。”侍卫问道。
“我的随从,安居店小二,拿着我给殿下准备的礼物。”谢凉珩说道。
“蒋少爷不是前几天就来了吗?怎么又过来了。”侍卫问道。
“殿下叫我来下棋。”谢凉珩依旧昂首挺胸,毫无惧色,倒是一边的秋月,手中拿着几壶酒,手微微颤抖。
侍卫看了看,像是蒋少爷但是又总觉得有几分奇怪。他们并没有见到蒋少爷出府。
“蒋少爷是什么时候出宫的,我们怎么不清楚。”一个侍卫问道。
“我午时才出来,买些殿下爱吃的东西,当时你们昏昏欲睡,怎么还好意思问我。”谢凉珩冷笑一声。
“实在抱歉了蒋少爷。”侍卫挠挠头,急急忙忙的将门打开,让谢凉珩和秋月进去了。
秋月长舒一口气,她悄悄问,“小主,你怎么这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