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人想要顺道核实这几年大仓进出的盐账,你是许州盐官,自然是来找你……”
邱常厚就怕葛琰这家伙出口忌讳,惹的傅辞渊不痛快。
葛琰连连点头,吩咐人把房中锁紧的账本都搬出来,一车车的运往知府衙门。
“不是说,钦差是来勘运河水务的?”他小心翼翼询问着邱常厚,心里想着,果然与木小公子说的不谋而合。
邱知府与他少说也有八年的“同僚”交情,忍不住在一边碎碎念:“朝廷的心思你别猜,本官琢磨着,这许州盐商大概在偷偷的贩售私盐出城,必定是给抓到了把柄,别看钦差大人不动声色、旁敲侧击,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傅辞渊从头到尾没要抓要杀,甚至还平静悠闲的很。
可邱常厚隐隐察觉里头的风雨。
等到一声令下,那是谁也救不得咯。
他见葛琰脸色有变,还以为是方才被逮到了情事正懊恼着。
“葛老弟啊,我早给你说了,美色误事,美色误事!险些把自己都搭进去了吧!你可得机灵点儿。”邱常厚是信任葛琰才苦口婆心。
眼看着车马离去,他忍不住多叮嘱两声。
傅辞渊没有去谁人府上小憩,而是住在知府衙门的偏院厢房。
窄小,简陋,听说曾经是邱大人不回家时的办公场所。
知府没什么拿的出手的,送来了粗茶淡饭三菜一汤,又怕钦差大人吃不惯,特地去城里的酒楼多点了道糖醋鱼。
衙役们还在一边偷笑说,邱大人可算是破费了。
想来平时老头儿也是舍不得自掏腰包吃点富贵东西。
傅辞渊并不在意,遣了他回去。
几年的盐账堆叠在箱内,纰漏不多,看的出来,葛琰早就为了这一天做了准备。
他抚额揉了揉,眼角余光却落在隙开了半扇的窗外。
明月如钩,院中两树鸢尾开的极好。
“你打算躲到什么时候?”他轻道。
有个脑袋就从窗外探了起来。
温杳。
小姑娘居然穿了一身的夜行衣,偷偷摸摸,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
可不是,傅辞渊老早就闻到了香味,他正想着,温杳打算藏到什么时候。
结果,还是自个儿先忍不住。
“做贼呢?”穿成这样,看来洵武把人送进来就去外头候着了。
“……我那不是怕被人发现吗。”
“原是偷情来了,我懂。”傅辞渊一副了然表情,瞧,角色对换了。
“……”
温杳调头就想走。
他连忙把人捞回来,两天不见,小姑娘不就是怕他吃不习惯才特地做了点心,他高兴都来不及。
一打开就发现里面的麻糍已经被她偷吃了三个。
傅辞渊:“……”
到底谁更能吃。
温杳舔着指尖沾上的白糖:“你查的盐账有没有可疑问题?”
“没有。”
不出所料。
不等她脑子转动再发问,傅辞渊抢先把人带回怀中:“怎么突然做起了红娘。”
南岑和葛琰。
“我答应了南姑娘,再说,葛琰与她多年相交绝不是单纯的情人那么简单,只有让南岑信任我,才会把知道的都告诉我,盐仓和衙门的动态我是不能明面上问,但她可以呀。”
温杳振振有词。
那个乐坊女子不贪慕富贵,不倾慕俊秀,对葛琰数年如一日,这般真情也可歌可泣。
温杳其实挺难想象,这么色艺双绝的女人竟然会看上个三大五粗的男人。
果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傅辞渊眯眼,还做了这交易?
“算盘打的比本官都深。”他喜欢光明正大碾着你来,温杳偏喜欢来点儿阴谋诡计,“不过……你好像对官盐很感兴趣?”
傅辞渊想了两天,温杳做事从来目的明确,这次若说单纯只是为了帮他清扫私盐仓,他不信。
小姑娘还有事瞒着他。
而且,不敢给他知道!
温杳眼珠子转了转,看天看地的就是没看傅辞渊。
她心虚呢。
“我是感兴趣,可朝廷的盐铁,哪是平常人可以打主意的。”她挑挑拣拣一块白糖麻糍送到傅辞渊口中。
不太妙,这男人好像起疑心了。
只能拿好吃的堵他嘴!
麻糍柔软如绵,光滑细腻,他目光落忍不住落在怀中人纤细的颈项,墨黑衣衫更显她肤色如雪,眉目精巧。
明明知道温杳是在刻意回避,耐不住他还挺吃这套,尤其,小姑娘手艺越来越好,深得他心。
“你觉得邱常厚这个人怎么样?”温杳倒是想起这里的知府大人。
衙门里看起来萧条寂寥,连脱框的檐角都没修补,再加上邱常厚那老实巴交的外表,总惹人动恻隐之心。
“为人父母官,许州的大小官吏对他赞誉一片。”傅辞渊说的是这几日来眼睛看到的。
“冲这衙里的摆饰,说不定府上也家徒四壁,这个人要不是真清流节俭,那一定,装的太深。”
温杳支着脑袋,说的认真。
哟,还会帮他分析了。
“都从哪里学来的。”
“电视剧。”她一说完就觉得漏了嘴。
“那是什么?”
“就是……话本子的一种表演形式。”
说到话本子,傅辞渊突然想起来什么:“上回你说的金*瓶梅,打算什么时候给我瞧瞧?”
“那么隐秘的东西怎么能随便?”
“还分时间地点,本官倒是有个提议。”傅辞渊神秘兮兮的,“洞房花烛时,一起翻阅如何?”
“……”
谢谢,劳烦谁能把他的嘴给缝起来。
木门轻叩,洵武在外头压低了声。
“主子,知府大人派人赶来,说是运河沉船打捞起了东西。”
傅辞渊和温杳对望一眼,必定是捞起的货物引起了邱常厚的怀疑,这才敢来惊动傅辞渊。
“你回酒楼,我去一趟码头,对了,先把这身不伦不类的衣服换了。”男人起身,指了指书柜边,竟摆着一叠新购置的衣物。
大小都是按着温杳身形来的。
居然帮她买了男装?
小姑娘还有些意外。
傅辞渊安排好一切,快马赶去码头。
灯火通明。
码头熙熙攘攘,都是府衙的人马,他们花了两天两夜,还请了擅长水性的雇工。
“傅大人!”邱知府一见到傅辞渊就立刻迎上去,渔船上的火把照亮了半条运河,“您快来瞧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