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太医按照李氏母子所说,推测出大致的情况。
梧桐村在当地是一个大村,有将近三百户人家。
一个月前,外出做工的张小二回村,不久,就开始高烧不退。
张小二没爹没娘,在村里是个混混,在家烧了几日才被发现。
村民凑钱请了大夫也不见好,约莫过了十几日,张小二就死了。
接着,村里的几个老人得了风寒。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都会有人染上风寒,老人小孩更容易生病也是寻常事。
大家并没有放心上。
这时,那几个老人相继死了。
因为几个老人家跟张小二家隔得挺远,所以大家都没想到张小二身上。
只以为几个老人命薄,撑不住,命没了。
又过了几日,村里小孩大部分都染了风寒,有些小孩子撑不住,当夜就没了命,或者烧了两天就死掉了。
这时,大家还以为只是普通的风寒。
感慨今年天气不好,老天爷对他们不满意,要惩罚他们。
随后,村长站出来,组织村里的壮劳力,带着祭品,浩浩荡荡进山,拜山神庙。
大家本以为,此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就是这次祭拜。
回来的人陆陆续续染了风寒,两日内,死了将近一半的人。
众人终于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普通的风寒。
不少人想起张小二,想起张小二之后,第一个病倒的老人。
老人家里虽然跟张小二离得远,但张小二死后,老人夜里偷偷来到张家,把张小二家里仅剩的一床棉被偷走了。
或许,老人身上的病是张小二身上传过来的。
消息一出,众人惊慌不已,村长当即派人去县衙禀报。
得来的,是封村处理的消息。
县令明显是要放弃梧桐村。
这时,李氏想起许太医,许太医医术不凡,或许可以救他们。
于是,李氏带着一家三口,费尽千辛万苦躲过县令追捕,终于找到许太医。
“老臣惶恐,将此等人引进府中。”
许太医说完,双膝弯下,嘭的一声跪在地上。
李氏母子是从梧桐村过来的,身上或许带着病毒,带到了太子府。
今日李氏母子在太子府待了那么久,说不准有人已经染上了。
许太医懊悔不已。
桑叶:【当务之急,是赶紧解决问题,不是怪罪许太医。】
许太医心里一暖,刚想道谢, 才想起这是桑叶的心声,桑叶并没有开口。
“起来吧。”裴玄道。
“孤会即刻通知陛下,派人去梧桐村查实,府中人多,要加强防范,还得劳烦许太医。”
许太医起身,用袖袍擦了擦眼睛。
“谢……殿下!”
许太医转向桑叶,“娘娘前几日教的法子老臣用过了,效果甚好,老臣这就安排下去,让药童多做几副手套出来。”
“几副还不够,我让翠竹去帮你们。”桑叶道。
“对了,我之前偶然得了一本医书,上面有如何防治疫病的办法,我回去找找。”
“好!好!好!娘娘大善!”许太医又抹了一把眼睛,对桑叶婶婶鞠了一躬。
桑叶连忙扶许太医起来。
“不必如此客气,瘟疫面前无小事,我们应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桑叶面色严肃,不似一般女子的认真。
裴玄看着面前的老者和少女,笑意温柔。
她,真的很特殊。
如此深明大义的话,在她口中却似寻常。
【瘟疫无小事,必须提早防治,我回去就把防疫手册写出来,唉。】
【要是有连花清瘟就好了,怪我,当初没仔细看连花清瘟的配方。】
【要是早知道会穿越……】
桑叶开始回想,在现代时看了一眼就放下的连花清瘟配方。
再一次听到连花清瘟,许太医已经不能淡定了。
之前他猜测连花清瘟,“连”与“花”是主要配药。
现在一听“清瘟”,恍然大悟,“清”,清除,“瘟”莫非指的是瘟疫?
所以连花清瘟……
古往今来,遇上瘟疫只能等死的他们,有药了吗?
许太医死死捂着嘴,眼泪无声落下。
不能打扰桑娘娘,让桑娘娘慢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