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的冰山也会悄悄融化,在自己也不知道的时候。
回到家,阮棉和冯二婶约好,立刻就出了门。
苏小弟今天见识了这么多的新东西,肯定是要和小伙伴分享的,于是,拿着谭谨给他买的小玩具,也高高兴兴的出门了
留下苏•孤家寡人•玉瑶一个人孤苦伶仃。
本来是想要去下个海,但是,最后还是后悔了。
难道是怕被人发现?
当然——
不是的。
只是,现在穿得太厚了,懒得脱衣服罢了!
于是,苏玉瑶只犹豫了几秒钟,就飞快的扑上了床。
有什么地方能够比得上温暖的被窝呢?
第二天是大年初二,大部分的外嫁女都会选择在今天回娘家。
阮棉也不例外。
今天起来,苏玉瑶就可以明显感觉到阿妈的兴致高昂。
早早就让姐弟二人起床,脸上一直带着笑。
苏玉瑶敏感的发现,阿妈今天居然抹了雪肌精。
自从买了回来,阮棉一直不舍得用,不管苏玉瑶怎么说,都坚持用蛤蜊油。
苏玉瑶无奈,只好放弃劝说。
今天,阿妈居然抹了它,可见真的是重视了。
自家有了自行车就是好,收拾好,7点钟,天还没有亮,她们便出发了。
阮棉的娘家挺远的,在隔壁五福镇下面的三福村,距离阮棉家,大概是到秦屿县的距离,一个半小时。
路上,阮棉忍不住开口念叨:“去年没有回去看你外婆,4个多月前咱们吃的那一顿鲜虾面你还记得吧?就是你外婆托人送来的,我也没有见到她的人。”
“都一年了,不知道妈过得好不好,哎,你那两个舅妈……”
说到这里,阮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苏玉瑶拥有了原主的记忆,当然知道阮棉为何叹气。
阮家的两个舅舅性格都不强势,娶的媳妇也没有娶好,自从她们进门,阮棉和哥哥的关系就越来越差。
又加上阮母疼爱这个小女儿,导致她们更加的看阮棉不顺眼,生怕这个小姑子嫁人的时候把家里的钱都带走了。
阮母也是一个软和人,哪里搞得赢这两个人,最后,阮棉嫁人的时候,只带走了聘礼,一分钱嫁妆都没有。
这个嫁妆可以带走,还是因为苏*是一个有本事的,她们想着以后可以占便宜。
后面的那些年也的确是占了一些便宜,但是随着苏*出事,阮棉回家借钱,反而被骂了一顿不懂事。
这让阮棉心寒了。
苏玉瑶同样也对这两个舅舅舅妈没有好感。
见阮棉愁眉苦脸,她连忙安慰:“妈,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外婆,等开了年,我们的房子修好,你就把外婆接到家里面来住,想住多久都可以。”
听到苏玉瑶的话,阮棉心里一暖,摸了摸她的头,温声道:“咱们瑶瑶有孝心,但是,你外婆是不会去妈那里的,她可舍不得她的宝贝孙子们。”
苏玉瑶也知道自己想多了。
她转移话题:“既然这样的话,我们给外婆多一点钱,让她知道我们的生活过好了,也就开心了。”
这句话说到了阮棉的心坎里,她笑着点头:“瑶瑶说的对,你外婆就希望孩子们过得好。”
说着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不远处,一个朴素的小村落映入眼帘。
这个村子和白渔村不一样,它两面环山,一面抱海,村里还有可以种粮食的田地,赶海并不是他们唯一的指望。
外婆是住在大舅家的。
苏玉瑶顺着记忆骑车前往。
这年头,自行车还是一个稀罕又贵重的物品,苏玉瑶3个人可是惹足了目光。
阮棉毕竟是在村里面长大的,很多人都是认识的。
这不,一个中年婶子开口了:“阮棉,你这是有本事了,家里连自行车都买上了。”
阮棉抬头看去,是以前的邻居,没有闹过什么矛盾,小时候还一起玩过,于是笑着道:“是荷花啊!好久不见了。我这都是沾了女儿的光了。”
荷花婶闻言,惊奇的看了一眼苏玉瑶。
嘴里道:“真是有本事,你以后可要享福了。”
其他婶子们也窃窃私语,小孩子们则是羡慕的看着自行车前座的苏小弟,恨不得以身相取。
终于到了大舅的家门口,只是,房门紧闭。
苏玉瑶还没有停车,后面的荷花婶就嚷开了。
“阮老大家的,你家姑奶奶回门了,还不把门给打开。”
这话一开口,其他人也开口了。
“就是,这个阮老大家的,这些年越发的不叫话,昨天都没有见她关门,今天居然把门给关上了,难道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有人心思单纯:“也许他们一家今天正好不在家呢?”
又一个婶子嗤笑一声:“我今天早上才看到她出来洗衣服,还聊了几句,今年就呆在家里,怎么可能不在家。”
……
村里人的嗓门大,也可能是故意让她们听见。
大门还没有打开,苏玉瑶见阿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心里也有火气。
这个大舅妈也太会恶心人了吧?
难道是害怕自家上门来打秋风。
门的里面,阮大舅妈一早就听到声音了,顿时骂道:“这个荷花,就是和我过不去。”
阮外婆的耳朵不太好使,但是,还是隐约听到了声音,走出来,才知道是自己女儿来了。
见老大媳妇神神在在的站在门口,也不去开口。
她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自己脚步急促的走了过去。
苏玉瑶都准备踹门了,终于,门开了。
阮棉心有所感,抬起头,顿时泪眼朦胧,扑了上去。
“妈,我回来看你了。”
阮外婆也是一两年没有看到女儿,实在是想念得很,不知道女儿现在过得好不好,心如刀割。
“我苦命的孩子啊!”
自从上次偷偷拿了面粉被发现,老大媳妇把她看得紧得很,她也不能再接济女儿了。
这才想起来,她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女儿。
这才发现女儿的穿着打扮,都崭新崭新的,一看就是新做的。
又发现整个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
不像上一次看见,整个人都苍老不已。
正准备开口问一问,旁边,突然窜出来一个人。
“妈,小姑子都买上自行车了,还苦什么呀!赶紧进来吧,怎么还站在门口。”
原来是阮大舅妈,她看了看焕然一新的阮棉母子,又眼热的看了看自行车,整个人热情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