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了!
苏玉瑶满脸笑意的看着眼前的大叔,这是一个实诚人啊!
这些螃蟹也挺多的,看见大叔没有带菜篮子,她体贴开口:“大叔,我帮你吧,你也不方便拿。”
孙平安对这个姑娘感官也不差,见她这样上道,立刻点头:“好,你现在跟我走吧!”
一路上,两个人闲聊了几句,交换了姓名和基本情况,约定好,下次可以直接给他送螃蟹。
从国营饭店出来,苏玉瑶想了想,直接往供销社走去。
80年代的供销社东西也不多,样式老套,苏玉瑶并没有闲逛的心情。
早就考虑好了,她买了豆油8角钱一斤,买了2斤;菜籽油1块钱一斤,买了2斤;糖8角钱一斤,买了1斤;盐1角5分一斤,直接买了10斤,其他佐料要2角钱,总共买了10斤;米面都是1角5分一斤,米要了30斤,面粉10斤;小吃江米条1.5毛一斤,买了2斤;肥皂1块钱一块,买了1块;毛巾1角钱一条,买了3条,蛤蜊油5角钱一个,买了2个。
这些总共花了16块5角,刚才卖的20块一下子去了五分之四。刚才换的票据也全都没有了。
钱真的是不经花啊!
供销社的员工和传说中的一样,对客人爱搭不理,好在没有阴阳怪气,苏玉瑶虽然有些不适应,但是没有发表意见。
出来,不远处有一个猪肉摊,大骨头、下水和猪蹄都不要票,自己来了之后就没有吃过肉,苏玉瑶没有忍住诱惑,来了2根大骨头,5斤下水和2个猪蹄,一下子去了3块钱。
望着手里剩下的1块3毛钱,苏玉瑶头一次觉得钱这么珍贵。
但是,看着满满当当的背篓,她还是生起了一股自豪。
打算回去好好吃一顿,庆祝第一次挣钱,苏玉瑶用剩下的钱,买了蔬菜。
没办法,他们家里面没有菜地,只要买菜了。
最后,手里只剩下了7角钱,苏玉瑶小心翼翼放好,目不斜视,不敢多看,直接回到了摆摊的位置。
王婶摊子上的咸鱼只买了1/5,她耐心的等着,看见苏玉瑶过来,连忙打招呼:“瑶丫头,买好东西啦!哎呦,你这个可买的不少,大采购呢!”
苏玉瑶摸了摸鼻子:“没办法,家里面啥都缺。”
王海月精打细算,看着苏玉瑶买的菜,忍不住心疼道:“你这个孩子,花钱也不省着点,这些菜买来干啥,婶子家里面就种着有,不花什么钱。”
苏玉瑶嘿嘿一笑,转移话题:“王婶,你有没有要买的,现在去吧,我帮你看着摊子。”
王海月也没有客气,“那婶子就麻烦了。”
“没事儿。”
等她回来,她看见自己的咸鱼只剩下最后两条了,一脸惊讶,还来不及询问,立刻就有一个看起来精明的大妈疾步而来,大声道:“这就是以前慈禧太后喜欢吃的咸鱼,还好没来晚,这两条给我包起来。”
苏玉瑶脆生生开口:“好嘞,马上,6角钱。”
王海月一头雾水,看着苏玉瑶,只有一个念头:难道财神爷下凡了?
我的个乖乖呀!
等大妈走了,王海月语气恍惚:“瑶,瑶丫头,刚才那个大姐说的都是啥,我咋都听不懂?”
苏玉瑶一本正经:“我只是说了一个故事,听说慈禧太后最喜欢吃咸鱼,他们可能喜欢听故事,就客气的买了吧!”
偏鬼呢!
王海月也恢复了过来,看着古灵精怪的苏玉瑶,忍不住笑了,随后,顿了一下,真诚道:“瑶丫头,谢了。”
苏玉瑶这下真的不好意思了,摸了摸鼻子,转移话题:“哎呀,快走了吧,是不是快到11点了。”
王海月见她这样,心里柔和:还是一个孩子呢!
见她慌慌张张,连忙解释:“放心,还有半个小时,咱们慢慢走过去。”
到了牛车附近,蒋叔还没有来,苏玉瑶拜托王婶看了一下背篓,走向了秦念的位置。
秦念也空闲了,立刻发现了她,招了招手:“瑶瑶。”
秦念好奇的看着苏玉瑶:“咱们好久没见了,你现在在做什么?”
苏玉瑶简单解释:“我家在渔村,我以后准备打渔,再做点小生意。”
秦念没有歧视,语气带着佩服:“哇,那你是不是会开船,好厉害,以后有时间,我可不可以去见识一下?”
苏玉瑶对她也挺有好感,记忆里两个人耍得也很好,立刻答应:“好啊,我家就在白渔村,我以后会经常来镇上,你随时都可以来。”
秦念握了握拳头,十分兴奋:“那太好了,就这么说定了。”
苏玉瑶摇了摇头,疑惑道:“你不是跟着家人去了县里面吗?为什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