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的给嘉亲王禀报,“启禀王爷,这两人的牙龈上有毒!”
“牙龈有毒?”不光是嘉亲王,就连袁宁清闻言都感到有一丝惊讶,这么些年,他倒是听了很多怪事儿,可是这牙龈藏毒的,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袁宁清和嘉亲王都走了过去,御医将两个死士的嘴分别掰开,牙龈都是黑的,看着有些骇人!
袁宁清默了默,随即也开口,“之前二人来行刺我时,便用得是卢丹香,此香乃是天下至毒,只要闻过此香超过半分钟,势必会中毒,而且一旦中毒便是无药可解,直至化作血水而亡。我之前有幸见过卢丹香,对其气味印象甚是深刻,才有幸避免一难!”
嘉亲王闻言目光一凝,卢丹香他自然也是听说过的,是令天下闻风丧胆的一种毒,幸好卢丹香不好提炼,在天下少之又少,不然一定为祸人间。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今夜竟然有人用卢丹香来刺杀袁宁清。
嘉亲王看了袁宁清一眼,见他神色清淡,不过他看得出来袁宁清有话要说,所以他派人将两个死士的尸体处理了,便叫上袁宁清往客栈里面走去,至于其他人,嘉亲王吩咐了,没有吩咐,不得靠近。
嘉亲王带着袁宁清回了自己的房间,坐下后,又示意袁宁清坐着,随后嘉亲王开门见山的问,“你怀疑谁!”
袁宁清的目光定了一下,眸中泛起一丝清凉,直接点名,“左相,夜启武!”
嘉亲王闻言眸光缩了一下,手轻扣在桌面上,似乎在琢磨着袁宁清的话。
这么些年来他身在朝中,自然也是知道左右相各为一派,他也知道左相野心极大,比起右相袁启,左相夜启武确实不怎么让人放心。
嘉亲王曾私下给皇上说过此事,皇上何等聪明,又何尝不知道左相的那点儿心思,可是左相在朝中为官多年,还是身居要职,有很多臣子依附于他,羽翼极其庞大,想要动他恐怕没有那么容易,稍有不慎,便会动摇国之根本。
好在左相在皇上眼皮子底下,这些年来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可是他就像一个毒瘤一样长在那里,即使不蹦哒,也是让人总是担心着,睡不了安稳觉。
嘉亲王没想到左相这一次会把手伸得这么长,直接想要杀了袁宁清。
袁宁清听着嘉亲王叹了一口气,似乎想到了什么,直言道:“王爷是否知道左相手中养得有十名死士,个个武功高绝,善于各种阵法,如果让他们十个都聚在一起,能敌一队上万人马的队伍!”
嘉亲王颔首,“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不敢轻易动他,如今朝中依附他的人很多,左相羽翼庞大,没有合适的理由,除不了他!”
袁宁清闻言忽得笑了,感情这两兄弟早就忌惮着左相想要动他了。不过转而想想也是,自古君王最忌惮的就是臣子权利太大,势力太强,功高震主,这是君王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如今左相府正蒸蒸日上,左相也是老谋深算,野心勃勃,皇上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一匹狼的,袁宁清想,哪怕就算是左相没有谋反之心,可是左相府这样日益壮大,想必皇上也不会对此坐视不管。
想必以皇上那个角度来看,最好的方式便是分割左相的势力,可是那样势必会让左相不满,以左相的性格,怒了逼宫谋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不管左相能不能成功,那样总归是不好的。
袁宁清看着嘉亲王,只见他面色极其沉重,也难怪,他们此次前往西北赈灾,本就是要务缠身,可是没想到途中又出了这档子事儿,嘉亲王一身对皇上忠心耿耿,他不会坐视不管的。
他也不避讳,当着袁宁清的面给皇上写了一封信函,当晚便派人连夜送回冀阳城。
如今已经是后半夜了,将现场清理干净后,嘉亲王便让大家去休息,当然,该值守的还是要值守,这一事儿暂时先押下,毕竟西北那边的灾情也紧急得很,嘉亲王在写给皇上的信函中也提及到了,让皇上那边先小心着左相,等他赈灾回去,二人再一起好好商量对策。
不过说是回去睡觉,这后半夜好多人都没有睡着,只感觉浑浑噩噩的,天便亮了,大家收拾好后准备启程。
临走时,嘉亲王又给客栈老板加了一些银子,毕竟昨晚打杀时弄坏了别人好多东西,又惊吓了别人,这些算是赔给人家的。
客栈老板手颤抖着将银子接过,即使过了好几个时辰,他此刻面色依旧泛白,看样子确实被吓到了。
嘉亲王又给客栈老板说了几句赔礼的话,大家便出发了,快马加鞭连赶着两日,终于到了丹凤城。
西北这边气候果然是与众不同的,本该是热的时候,这里却让人感觉到寒冷,有种快要入冬了的感觉。
这儿虽然没有再下雨了,可是是阴天,而且乌云密布,看样子随时都会下雨。好多田地都被大水给淹没了,严重一点儿的甚至连屋子都被水淹了,路面上到处都是水洼。
丹凤城的知县提前知道了消息,一大早亲自率人到城门口迎接,所以等嘉亲王和袁宁清等人赶到时,远远的便看到城门口已经站着一队官兵了。
从这儿进城,是一段泥泞路,因为下过雨,路面上不仅滑,走过还要沾一脚的泥土,马车是走不了,坐马车的人都下了马车。
丹凤城的知县大老远的便看到了前方的那众人,立马带人迎了上去,待走到嘉亲王和袁宁清面前时给二人行礼,“王爷,袁大公子,你们可算是到了,下官可是恭候多时了!”
嘉亲王和袁宁清笑着点头,嘉亲王开口问道:“吴知县是吧?”
吴知县闻言立马点头,几人站着大致问候了几句,便说到了灾情,对此吴知县直摇头,“王爷,袁大公子,这里灾情极其严重,我们先回衙门再说!”
对此嘉亲王和袁宁清都没有意见,于是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往衙门走去。袁宁清和嘉亲王向吴知县了解了丹凤城如今的情况,商议出了最初的方案,先搭建大的住所,提供给那些房子被洪水淹没的乡民居住,两个御医去那里给受伤的人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