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说话和气,劝两位别动火气,都是在京城混的读书人,真急眼了会让外人看笑话。
方一川不满的冷哼一声,喝几口清茶润润嗓子,瞥一眼李飞故意说道:“白兄弟你也是读书人,你更喜欢谁的文章?你不是仰慕徐山长的文采嘛,徐山长的文章都是佳作。”
捧高踩低的话李飞不爱听,眼神冷漠的看看元青,下意识的觉得眼前的人有些熟悉。
聪明人不作评价,元青乐呵呵的转移话题,“我是一个粗人,体会不到两位学者佳作的精妙。我向来喜欢白话文章,今儿得了两篇文章,方学子你过过目。”
方一川看完文章拉下脸,批评说写文章的人胸无点墨,“这两篇文学毫无亮点,类似打油诗一般的词汇,白兄弟不要放在心上。”
小四儿有些不乐意,好心肠的帮夏将军说话,“公子你才气高,喜欢读名家大作,不知百姓学识有限,就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白话文章。”
李飞接过文章,看过以后皱眉头,“这种文风有些熟悉呀,类似的文笔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我想起来了,夏将军爱写这样的文章,用词完全不讲究。”
胡安南专心吃糕点,听到这里多嘴接话道:“夏将军一个武将,这种时候写文章谈及火炕和无烟煤,是不是脸皮有点儿厚。”
读书人议论纷纷的佳作,议论的两位大学者,夏将军策马扬鞭也赶不上。
李飞冷笑一声,“夏将军脸皮比城墙还厚,看到谁写了佳作,跟风凑热闹也写类似的文章,听说夏将军想当文坛上独行的武将。”
方一川不知道夏将军志气那么高,肚里没有墨水的武夫,何必强求混到文人队伍中。
对夏将军有好感的元青,觉得李飞对夏将军有误解,“夏将军不是喜好美名的人,他的性格外向为人大气爽朗,只是爱凑热闹罢了。”
爱凑热闹的夏将军,找到苏总管扬言要自费出书,“兄弟们都夸我文采好,近年来我写了不少诗,可以编成一本诗集,留给夏家小辈,让他们瞻仰我的文采。”
知道夏将军几斤几两的苏培盛,面对自信满满的夏将军神情微妙,提点夏将军不要这个时候没事找事,“这几天读书人不安分,夏将军你现在大张旗鼓的出诗集,会惹读书人非议。”
夏将军不在乎读书人的非议,固执的塞给苏培盛几张银票,“作品我都带来了,有劳苏总管费心。听说杂货铺可以卖书,不知我的诗集能不能放在店里售卖。”
面对油盐不进的夏将军,苏培盛觉得烦躁,无奈的答应夏将军的要求。等到元青回宫,苏总管马上去德安宫汇报皇上。
“武将的脸皮一个比一个厚,老奴不想答应夏将军,他赖在书坊不走。”
元青翻看夏将军的作品,被一些诗逗得笑呵呵,“夏将军给钱帮他出书没什么,放在杂货店售卖吧,给夏将军一个面子。日后有人找到你出书,让他准备好钱财。”
苏培盛无声叹口气,无心劝皇上向学,早看出来元青不喜四书五经。皇上不喜贤才者的佳作,喜欢民间的话本和夏将军写的诗,这件事还是保密吧。
夏将军的诗集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东街的杂货铺,夏将军不好意思宣扬他的作品,元青特意来到店里假扮推销员,有心让夏将军的新书有点儿销量。
遗憾的是百姓对物美廉价货物感兴趣,对诗集兴趣不大,元青推销半天,买书的人寥寥无几。
瞥见财大气粗的胡安南走进杂货铺,元青笑眯眯的走过去,“胡学子日安,听闻夏将军出了一本新书,我来杂货店买书,你呢要买什么。”
胡安南忘了自己要买什么,表情有些诧异,“夏将军出诗集了真的假的呀,他的文采还没我好呢。”
元青把书递给胡安南,“你瞧这是新书,我还能骗你不成。听说这诗集是夏将军这些年来呕心沥血的大作,夏将军一直坚持写诗,无论才华如何毅力可嘉。”
翻翻看诗集,胡安南吐槽夏将军文采一般般,“李飞说夏将军脸皮厚是真的,一川文采飞扬都不敢想出书。夏将军文采普通,怎么好意思出书,也不怕被外人笑话。”
元青不赞同胡安南的观点,“夏将军身为武将,对文章和诗的热爱是真的,若是不热爱怎么能坚持多年。你觉得夏将军文采普通,我倒觉得夏将军文笔生动有趣,用寥寥数语记录了平淡琐事的日常,目不识丁的人,也能听懂诗里讲了什么。”
胡安南说不过元青,告诉元青出书要慎重,名家才能写书扬名天下。
元青告诉胡安南,现在想出书不难,“皇上建立的书坊有提高印刷效率的印刷术,夏将军没花多少钱,得到新书可以送给亲友品读。”
胡安南不出意外的对出书很心动,少年人谁不渴望扬名天下,没有什么比出书更好的扬名方式。
元青目送胡安南离开,认为书坊的生意会好起来,等着人傻钱多的雇主出书。
胡安南去杂货店白跑一趟,没有买回来砚台,带回来一个让人诧异的消息,“看见夏将军的新书我忘了该买什么,你们别不信,我把书带回来了。”
方一川翻看几页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心思,纳闷夏将军一个武将出什么书,“夏将军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敢出书真有自信。”
胡安南认同的点头,“武将个个都自信,以为自己武功天下第一。听说夏将军还准备出第二本书,把他的文章编成书。”
方一川不高兴的批评几句,“徐山长还没出书,夏将军真是的。”
李飞得知夏将军自费出诗集,写奏折弹劾好大喜功的夏将军。
天冷没有上早朝的元青,不知道早朝多么精彩,夏将军带着武将跟文官斗嘴。
小四儿描述早朝的场景,“夏将军脾气好没有动手,批评夏将军的文官不少。”
元青有些不悦,“夏将军自掏腰包出书何错之有,有些官员就是见不得同僚的好,夏将军身为武将出书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