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国本土售卖的豆腐,跟元青记忆中的白豆腐不一样。或许是豆腐的制作流程不同,京城豆腐坊卖的豆腐,颜色是灰绿色,让人看了没有胃口,达官贵人对这种豆腐不感兴趣。
在东街的路边摊上吃过烤豆腐,元青记得烤豆腐带着酸涩味,没有记忆中豆腐的好口感。
“系统你觉得我把豆腐的方子,交给佛门和道门怎么样。让他们靠卖豆腐,挣一些手工钱,方便广大贫寒的百姓。豆腐的价格低廉,想来贫寒百姓也舍得买几块。豆腐里不是含有蛋白质嘛,可以为百姓补充营养。”
系统询问元青是否知道豆腐的制作方法,“宿主你在都市里面长大,知道豆腐怎么做的嘛。豆腐的做法分好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很关键缺一不可。”
元青底气十足的点头,略带得意的说道:“我童年时期在乡下爷爷奶奶家度过,村里有户人家靠卖豆腐为生,我经常跑他家看做豆腐,制作过程不难,我记得清清楚楚。”
元青想知道记忆中的做法对不对,吩咐小四儿准备做豆腐需要的用具。第二天一大早,元青带着一行人来到偏殿。
把浸泡好的黄豆放入磨盘中,力气大的王泉推动磨盘转动,白色的豆浆滴落在木桶里。
煮豆浆的时候元青站在灶台边,嗅着空气中浓浓的豆香味,记忆回到十几年前。依稀记得那时的她,早上爱去做豆腐那家,好心肠的大婶会给她舀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放上一勺白糖,甜甜的豆浆让人觉得温暖。
王采紫看着锅内沸腾的豆浆,夸奖皇上的主意好,“这个颜色真好看,豆子的香味很浓郁。皇上知道这么多美食的做法,或许上辈子跟食神有些关系。”
元青乐呵一笑,感恩穿越前的她生活在美食大国,在南齐人眼中,她生活的国度就是仙境吧。
“这种豆汁煮热了是豆浆,豆浆有营养老人孩子都能喝。采紫你帮大家盛一碗豆浆,放些砂糖进去口感好。”
喝着温热的豆浆,元青想到豆浆配油条,琢磨着让御厨做油条吃。
第一次喝豆浆的小四儿等人,对豆浆赞不绝口。对元青口中的白豆腐很感兴趣,他们见多了灰绿色的豆腐,没有见过白豆腐。
在元青的耐心指点下,王泉等人忙活起来。卤水点豆腐,铁锅内出现朵朵豆花,做豆腐成了一半,接下来是挤压豆腐,去除多余的水分。
折腾了两个时辰,元青心目中的白豆腐呈现在众人眼前。元青见大家的眼睛盯着豆腐看,乐呵的说道:“颜色好看吧,这种白豆腐吃起来味道不错。最简单的做法是小葱拌豆腐,油炸搭配蔬菜炒都可以,豆腐是百搭的食材。”
苏培盛感慨皇上懂得真多,请皇上到一旁说话,“皇上要做豆腐生意,可以在皇庄里建一个做豆腐的作坊,在杂货店卖这种豆腐,会有很多百姓来买。奴才觉得豆浆的味道不错,可以在平安食铺卖。”
卖豆浆元青没有意见,没打算在杂货店卖豆腐。苏总管不是外人,元青细细解释她做豆腐的理由,“我手上挣钱的生意多,已经惹人眼红,豆腐这桩生意,让道门和佛门做,让他们承我的情。有了礼尚往来,把他们绑在我的战车上。”
别看苏培盛这个老太监不爱出宫,他对宫外发生的事门清,知道外面的局势有变动。他一直暗中盯着不让皇上出门,见皇上心里有数很欣慰,“皇上言之有理,是该多找些帮手对抗世家,你若是获得两大教派的友谊,世家不敢得罪你。佛门道门里面的高手多,他们若是愿意保护皇上,世家的死士来了也不怕。”
元青向苏总管打听两个教派的位置,这种大生意要和门派里的领头羊谈话,能不能成事还要看交谈的结果,应该没人能拒绝送上门的好生意。
苏培盛告诉皇上,大佛寺和白牛宫位置都在城外,“朝廷对两个门派历来和气,皇上和他们好好商量,应该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提着一篮豆腐来到御膳房,元青把她知道的做法告诉御厨,让御厨用豆腐做开胃的小菜。拎着做好的美食,大步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苏晋东辛勤的批阅奏折,看着奏折的内容微微皱眉头,想起来上奏的官员来自北方的世家。皇上的好生意引来各方的豺狼,他们觉得小皇帝好欺负,该让世家知道皇室的威严不可欺。
感觉到苏丞相的不悦,泰安嘴笨不知道如何劝说,看见皇上向御书房走来,走到门口欢迎皇上,“相爷心情不好,看过奏折以后脸黑的吓人,皇上去劝劝相爷吧,我到门口转转。”
元青提着食盒走进书房,看见苏丞相黑着脸,“谁惹我们苏丞相不高兴,是不是奏折里有不好的事发生,别担心事情会解决。”
苏晋东把几本奏折递给元青,让她看奏折的内容,“世家内部很团结,世家子弟当了官后会听从家族长辈的安排,以家族利益为重。这些官员上奏说皇上做生意不合规矩,话里话外批评你用豆油挣钱,真是可笑之极。”
元青扫一眼奏折大致了解内容,看过一本懒得多看,把手中的奏折丢在桌面上,“瞧瞧这些正人君子的话多么虚伪,世家没少做生意,茶叶盐巴生意哪一样不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怎么不见世家让利于天下,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皇帝做真可笑。苏丞相别跟他们一般见识,来尝尝豆腐做的美食。”
苏晋东在元青面前屡屡破例,按理说不应该在御书房这种办公的场合吃美食,元青带来的美食他不会拒绝,尝过几道小菜的味道,笑着点点头。
“味道不错,这就是皇上口中的白豆腐吧。皇上要做白豆腐生意,暂且缓一缓,等风波过去了再说。”
元青很高兴苏丞相的想法和她一样,想来这就是心有灵犀,“现在我站在风口浪尖,想找两个帮手让他们替我分担,豆腐生意比豆油生意更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