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的语气里有慷慨赴义的悲壮,这一刻她愿意用自己的一条命,换西北无数百姓的命。记得书中的情节,西北旱情严重,百姓死伤无数。
她穿越到小皇帝身上,没有尽到帝王的义务,享受小皇帝的优渥待遇。说到底是她对这方世界有隔阂,只顾自己的小命。
西北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该消失在旱情中,不该卑微的死去。元青愿意付出生命,来换取一个好的结局。
感觉到帝王的决心,神龙满意这种交换条件,雨势渐渐变小电闪雷鸣消失。阴云散去白云笼罩上空,蓝天重新出现在众人头顶。
太阳露出笑脸,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投在元青身上。天地的异样,让所有人睁大眼睛,看着笼罩在光辉中的皇上。
感觉到暖意,元青起身抬头望天。这几天的忙碌让人神心疲惫,眼前的一切天旋地转,眩晕感笼罩身体,元青站不稳身体往后跌倒。
苏晋东慌张起身扶住元青,看见元青鬓角的白发,心里哀痛不已。
李登科凑过来,看见皇上的白发很惊讶,“这是怎么了?快去叫太医,一个个愣着干什么,赶紧的耽误不得。”
百官慌张不已,整个祭祀场地乱了套,皇上的安危是大事。元青用实际行动证明她是合格的皇帝,心系百姓的皇帝,即使无作为,也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围观的百姓,呆呆的跪在地上,看见大老爷们慌了神。看见苏丞相怀中的小皇帝,皇上鬓角突然出现的白发,刺痛无数人的心。
胡安南哭的眼泪止不住,哀伤的说道:“皇上的请求神龙听到了,皇上用自己的命换西北百姓的安康。皇上是最好的帝王,我不该说小皇帝是昏君。”
围观的百姓哭声阵阵,担心皇上的安危,担心神龙要皇上的命。皇上虽然任性,没做过伤害百姓的事。皇上心系百姓,跟先帝一样是好皇帝。先帝英年早逝,皇上千万不要步入先帝的后尘。
祭祀活动潦草的结束,小官吏留下来打扫现场。百官齐聚在德安宫门外,焦急的等待皇上的消息。
张尚书眼睛通红,提起皇上心里哀伤,“这些年我们逼着皇上学习,逼着皇上长大,却忽略了皇上的感受。皇上打小聪明,得到先帝的喜爱。”
记忆里那个可爱的孩子,何时起跟百官对立呢。大概在先帝皇后陆续离世以后,皇上渐渐的性情大变。
孟尚书长叹一口气,世间的帝王有几人像皇上这般,愿用自己的命换普通百姓的命,“是我等眼拙了,不知道皇上心怀天下。只看到了皇上的顽劣,没有看到皇上的赤子之心。”
年轻的官员心里哀痛万分,今天他们重新认识年轻的帝王。心怀天下的帝王,不正是他们心中的明君吗。他们批判皇上只顾享乐,不知道皇上背后的默默付出。
寝宫内气氛紧张。小四儿等人跪拜在门外,默默的祈祷皇上安康。
苏晋东帮元青隐瞒身份,找来信任的孙郎中为皇上医治,急迫的想知道皇上的身体状况。
孙白离紧皱眉头,看看苏丞相,再看看皇上脸色古怪。皇上的脉象不对劲,自认为医术不错的孙神医,陷入自我纠结中。
苏晋东开了口,“孙神医不必纠结,皇上本为皇室贵女,此乃皇室隐秘,希望孙神医替皇上保密。皇上为何昏迷不醒?皇上的身体怎么样。”
孙白离摸摸胡须,压下心里的震惊,“皇上忧虑过重急火攻心,并无大碍。需要好好静养一阵子,皇上的身体有点虚,不能过于劳累。”
苏晋东心里的大石头放下,拱手对孙白离行礼,“有劳孙神医开药方,抓药方有劳你亲力亲为,不必劳烦他人之手。皇上这些年不容易,请前辈体谅。”
孙白离微微叹口气,皇上一个人挑起重担辛苦了。
“我听说祭祀活动上发生的事,心里感念皇上的仁义,皇上不愧是先帝的孩子,如先帝一般仁慈。我会用心帮皇上调养身体,请苏丞相放心。”
皇上无大碍的消息传出去,百官放宽心,皇宫上上下下松了一口气。
万寿宫里焦急的太皇太后,举起手绢擦眼泪,“元青这孩子真是的,怎么能对神龙说那样的话。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哀家怎么对先帝交代。”
梅姑姑眼睛红红,看样子像是刚哭过,安慰太皇太后别伤心,“皇上仁爱百姓,才会说出那样的话。”
太皇太后声音里带着悲呛,“哀家倒希望皇帝是不学无术的昏君,快快乐乐过一生。”
长寿宫里,萧太后心情复杂,听到宫人汇报说皇上无大碍,心里放宽心。
李嬷嬷哽咽的说道:“外人都说皇上是暴君,咱们宫里的人,谁不知道皇上脾气好。”
萧太后叹口气,“皇上是先帝的孩子,脾气像极了先帝。”
被无数人牵挂的元青,躺在龙床上陷入梦境中。她看见过去与未来,看见古代与现代,时空像一扇大门摆她面前。元青隐约有种奇妙的感觉,小皇帝就是她,她就是小皇帝。
阴差阳错穿越成小皇帝,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元家的江山不该毁灭。元青认为她不该抗拒帝王的使命,小皇帝的人生由她书写。
站在熟悉的门前,元青心里紧张,认出这是卧室的门。只要推开门就能回家吧,心里很是不舍,想起夫子严格的教导,想起劝她早些休息的小四儿,想起对她维护的苏晋东。
苏晋东坐在床前,拿着手绢帮元青擦手,嘴里说些轻松的话题,试图唤醒沉睡的人,“皇上这一觉睡的久,睡了好几天。你举办的祭祀活动非常成功,神龙感受到你的诚心,显身西北降雨,西北百姓感觉到你的维护感激涕零,祈祷你早日醒来。”
小四儿站在床前抹眼泪,带着哭腔说:“皇上你醒醒吧,贪官伏法捉拿归案,西北的百姓无大碍。大家都盼着皇上醒来,太皇太后为你抄写经书,大佛寺为你祈福的百姓无数。史官们为你写文章,天下人都在赞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