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和徐世佳争执之时,赫连嘉一直在上座懒洋洋的看着群臣。
没有人打算为佑昕说句话,自然也没有人肯蹚这谭浑水。
争执斗争向来高深莫测。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王焕本就不知根知底,更何况他所参奏之事过于敏感,像极了之前三皇子的谋逆案。他们没有忘记三皇子死的何等惨烈,连带他的母妃也在不久后不明不白的暴毙。
皇帝看透了这些,眼眸里的光芒若有似无。转过眼神,皇帝看向佑谨,他依序而站,神色依旧淡漠冷酷,并没有要为自己弟弟说话的意思。
他特别多看了佑谨一眼。
看够了戏,赫连嘉敛了深色,淡淡的开口,“既然有人参奏皇子不法,不能因为佑昕是朕的儿子就一味的包庇。大理寺卿何在?”
听到皇帝的召唤,王崇陵急忙出列,在徐世佳身旁站了,躬身道,“启禀皇上,七皇子于十一皇子一道,前往通州为库尔迅节做准备,此时并不在朝上。”
皇帝的笑容又加深了几分,“那就传召,让老七回来彻查王焕所参奏之事,至于佑昕,在事情未查明之前,不得出府。”
“遵旨,”王崇陵躬身领了旨,又问道,“敢问皇上,那通州那里该有谁人接手?”
“佑闵做事,朕一向放心,想必到了这会子通州已经准备周全,王崇陵,你带人前去看看吧,若是还有不妥,就由你接手。”
“臣遵旨!”
下的朝堂,大臣们三三两两退出了大殿,徐世佳和王崇陵走在最后。待大臣们走的差不多,徐世佳这才忍不住朝着王崇陵开口,“崇陵,刚才在朝上,你为何不与我一道为十一皇子说情?”
十一皇子和万方之间的关系不是什么大秘密,而徐世佳或许是最清楚的。徐世佳当年任职兵部尚书,曾经与万方在一起共过事,是他的上司。万方为人虽清廉,可脾气太过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得罪了好多人,这才被赶到了边境驻守甘州。后来要不是徐世佳从后面使力,万方也不能做了云南的指挥同知。
“你应该知道,王焕所奏之事,纯熟子虚乌有!”
徐世佳严肃的看着多年老友。他觉得,他最担心的事情,恐怕马上就要到来了。
他很清楚万方的能力,此人虽是个大老粗,可于谋略却颇有心得。上阵打仗从来都是冲在前头,平日训练也与众将士同甘共苦,因此很得将士爱戴。最关键的,万方练兵很有一套,他带出来的兵大多军纪严明,坚韧果敢。如今金锁川的五千精兵,便是十一皇子在他的指导下练就。不夸张的说,若有朝一日图门进犯,这五千精兵绝对可以以一当十!
正因为如此,他才千方百计将万方调去云南守西大门。那里,也有好几个小国家并不像表面上的那样听话,有万方在,他才可安心。
可是如今,居然有人将矛头指向了万方。而皇帝如今日渐老去,王焕此举,恐怕是背后有人暗中指点。而目的,大概是为了皇位之争吧。
想到这些,徐世佳的眉头皱的更深。王崇陵见老友责问,却不慌不忙,拉了拉徐世佳的袖子走下了台阶。
“世佳,你我都清楚十一皇子和万方之间的关系,难道皇上不清楚?”
王崇陵笑眯眯的看向徐世佳,“就是因为皇上清楚,这才让和亲王负责彻查此事。”
“可是•••”徐世佳猛的住口,将满腹的担忧咽了下去,王崇陵与他相交多年,自然知道他想说什么。
“你放心,和亲王还没那么糊涂。先不说自皇后薨后,和亲王从未对十一皇子表露出什么不满。就算是和亲王在心里暗自怀恨于十一皇子,可你忘了,大理寺还有个周少昂,和亲王绝不会当着周少昂的面在这件事请上做手脚。”
徐世佳眼神猛的一亮。对啊,他怎么把周少昂忘记了??
这周少昂本是大理寺卿,三年前元恪公主叛国一案便是他审的,后来也是他主张放了十一皇子,只剥其爵位。再后来皇后薨逝,皇上将福亲王该封为恭敏元和亲王,任职于大理寺卿,周少昂退居一步,成了大理寺少卿。官职虽是低了,可皇上从来器重周少昂,此人又颇懂为官之道,便是和亲王,也不敢小瞧了他,平日里与他客客气气的,很少真的将他当做下属来看。
王崇陵这一说,徐世佳微微放了些心,可是心底最深处的那个隐忧却是无法排解。
他无言的抬起头,眼神中的担忧清晰的倒影在了王崇陵的瞳仁。王崇陵不紧不慢的一笑,拱手告辞,“徐大人,再过几日便是犬子成婚之日,还望大人早些来府上,你我共饮一杯。”
徐世佳不动声色的看了看王崇陵,嘴角微微上扬,“世子成婚,老朽岂敢托大!到时一定造访,还望公主殿下不要嫌弃老朽叨扰。告辞。”
别了徐世佳,王崇陵一路快速的回了公主府。过几日公主府马上要办喜事,公主世子蒙太后恩旨,于工部尚书李维青之女结成秦晋之好。因此公主府上张灯结彩,到处可见下人忙碌的身影。
管家迎了王崇陵进的卧室,正换衣服,恰巧柔福长公主从外进入,管家忙躬了身退下。
说起来,王崇陵算是柔福公主的第二个驸马。
柔福公主闺名灵心,其母是婉贤夫人李氏,生下公主没多久便殁了。太后怜其自小失母,又是皇帝第一个女儿,随将公主抱至寿安宫抚养。公主自小在太后跟前长大,颇得太后欢心,长大后,太后不舍其远嫁,随命瑞郡王世子洛林尚了公主。可不想这洛林竟也是个没福气的,娶了公主没几年,于元朔十五年去了。
可怜公主正花样年华,身边无儿无女,年纪轻轻的就这样守了寡。太后一时不忍见花一样娇艳的孙女儿凄苦无依,便动了要给公主再找驸马的念头。正巧这个时候,王崇陵的夫人过世。
皇帝素喜王崇陵理政才能,又深知其人稳重圆滑,做人很是妥当,便有心将公主再嫁与王崇陵。可问题是那一年王崇陵已经三十五,比柔福公主整整大了十八岁!而且王崇陵与原配夫人青梅竹马感情甚佳,夫人猛然离世,王崇陵别说不愿再娶,就是连做官都有些灰心,想要离京而去。
因此当皇上将想要王崇陵尚公主的意思一说,王崇陵当即委婉的拒绝了。皇帝面子上一时有些下不来,便动了气要处罚王崇陵。谁知柔福公主听说了王崇陵对亡妻的感情,感于世间少有如此忠贞重义之男儿,也不嫌弃王崇陵年岁比自己大,当即请求太后准许自己嫁给王崇陵。
指婚一事再避无可避,王崇陵为了族人家人着想,无奈之下,只得顶着心头的悲愤领了圣旨。却不想柔福公主向皇帝请求,准许其和王崇陵为原配王氏守孝三年,待三年过后,再行其婚礼。
公主此举,将王崇陵惊的目瞪口呆,却也将他固执冰封的心微微打开一个缺口。由于他们已经是名义上的夫妻,于是在这三年当中,经太后凑合,王崇陵也与公主见过几面,发现此女并没有皇室公主的骄纵,虽性格直了些,可善良大方,敢爱敢恨,也是个性情中人。于是三年之后,王崇陵顺利的尚了驸马。
二人成婚后,公主先后诞下一子一女,加上原配夫人所生的长子,膝下子嗣繁茂。正当太后筹谋,想要立公主长子为世子时,却不想公主上表,请求立原配夫人所生长子为世子。此举震惊世人,都说柔福公主贤德贞惠,是皇室公主的楷模。皇帝更是高兴,大笔一挥,直接将王崇陵长子王炳晨立为公主府世子。
经此一役,王崇陵对公主再无半点外心。夫妻二人恩爱非凡,羡煞世人。太后和皇帝更是对夫妻二人宠爱有加,王崇陵由此成为朝上与徐世佳比肩的文臣代表。
公主进了房间,一边顺手帮王崇陵换下衣服,一边关切的问,“今日怎么回来的这样晚?”
这时间,都快要用午膳了,最近朝上也没有什么事。
待转过身,看见王崇陵凝重的神色,不由一愣,“你这是••••”
“朝上出事了!”王崇陵紧紧的看妻子一眼,快步走到门边关上房门,又折了回来,“今日朝上••••”
一盏茶的功夫,王崇陵将朝上之事尽数告诉了公主。柔福久居宫闱,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关窍,只是不懂,区区参奏而已,何必惹的他这样的情急。
“就是参奏而已。我了解十一弟,他不是那样的人,父皇不会信的,”柔福试图安慰丈夫,可王崇陵脸色一冷,摇了摇头,“我当然知道皇上不信!可是,你知不知道这王焕的底细?”
被丈夫猛然一问,柔福茫然的摇了摇头,“怎么,这王焕不就是个六品给事中,他身后难道有什么龙潭虎穴不成。”
“你说对了!”王崇陵眼神一咪,“他是庆亲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