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同VIP大结局,勿重新订阅)
佟佳东珠2025-07-02 20:591,672

元朔三十一年十月初四,元嘉帝颁诏,择皇十一子恪郡王赫连佑昕为储君,上号昭惠太子;

  十一月初六,元嘉帝退位,尊太上皇,由皇太子赫连佑昕继位,定于次年元月初一新帝登基,年号永光;

  永光元年元月初一,永光帝于太和殿日月坛祖宗牌位前登基称帝,后大赦天下,赦皇四子出宫慎府,留皇子爵,享郡王待遇;尊母庄敬皇贵妃为母后皇太后,加尊号孝渝,晋先考孝渝皇后,史称孝渝文皇后;

  永光元年一月十五,永光帝潜邸淑人兰馨晋德妃,皇长子赫连匀池封哲郡王,居重华宫,由德妃代抚;妾洛氏晋月贵人,白氏晋常在;监察院副都御使孟元赞之女孟氏,原系太上皇赐帝谴邸侧妃,晋孟嫔,二月初一进宫;

  永光元年二月初二,皇四子赫连佑谨封睿郡王,总领兵部事,同月初六,废妃苏氏卒,由其父领回本家葬;

  永光元年二月十五,太上皇下诏,威武侯四女苏氏,原系帝谴邸嫡妃,德淑恭慎,有备昭仪,抚育大皇子有功,今配苏氏于永光帝为后,赐号元恪,统领六宫;

  同月,孝和太后薨,继后大典推后,至永光元年六月初一,永光帝再赦天下,于钦安殿与元恪皇后同受百官朝贺,德妃领内外命妇向皇后扣头请安,大皇子向皇后扣头,为元恪皇后嫡子。

  永光元年三月十六,元恪皇后嫡母苏氏卒,皇后请为苏氏上封号,为威武侯婉言谢绝;同月,威武侯辞官致仕,携苏氏及其女骨灰回乡安葬,皇后悲,亦送父出城;

  永光元年十一月二十四,蒙古内乱,危及边境,睿郡王领兵入西北作战,直至次年三月班师回朝,平定蒙古;蒙古新王苏日勒和克撤国为省,归附大夏,自此,蒙古正式划归大夏版图。睿郡王功勋卓著,帝大喜,命其总领兰台属,位列王之首;

  永光二年六月,恭敏元和亲王办差不利,太上皇怒,罢黜亲王爵,降和郡王;庶妃张氏温婉贤淑,由元恪后下旨,晋张氏为和王妃,妃所出允钰晋和王世子;

  永光四年二月,图们国王杀甄嘉王后,侵犯大夏,正式与大夏宣战;睿郡王奉命出征,与七月战乱中失踪,元恪皇后亲领五千精兵代永光帝御驾亲征,与图们国王苏戈尔泰在甘州对峙,几经恶战,不得赢;十一月,元恪皇后单刀入图们营,杀图们国王,救睿郡王与图们营地牢,随身五千精兵拼死护驾,不得退,睿郡王替后挡刀,失血过多,重伤昏迷,随皇后班师回朝;

  永光四年十二月二十七,太上皇薨,大殡,与孝渝文皇后合葬,帝后守孝二十七月,选秀一并推迟;元恪皇后凤体违和,闭宫不出,德妃代掌宫权;

  永光五年五月三十,睿郡王重伤咳血,不治,六月初一,晋睿亲王,初二晋摄政王,初二申时二刻卒。帝大葬,择宗室子允烨继睿王爵,世袭罔替。七月二十,元恪皇后病愈,重掌宫;

  永光十年,皇长子匀池晋太子,德妃晋贵妃,孟嫔晋和妃,与贵妃同掌六宫事;

  永光十年三月二十七,元恪皇后突发急症,二十八病重,二十九薨。帝大葬,以身姿抱恙为由,遣皇太子代帝扶灵,送乾陵葬;四月十七,贵妃晋皇贵妃,统领六宫事,代后执掌凤印;

  永光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永光帝暴毙,皇太子继位,是为承光帝,尊养母德皇贵妃兰氏皇贵太妃,和妃晋和太妃,追封嫡母元恪皇后为圣母皇太后。

  四月二十,和太妃孟氏殉葬,随帝而去,承光帝感其贞烈,追封元淑皇贵太妃;同月,先考孟太嫔自尽,以嫔例葬,入泰陵妃陵寝;

  承光五年,承光帝欲尊皇贵太妃为皇太后,皇贵太妃惶恐不肯受,言深受先帝先皇后恩德,此生足矣,另留懿旨于泰陵妃陵寝择墓地,不欲搅扰先皇先皇后恩。同月,承光帝为皇贵太妃加尊号孝珍,晋先考孝珍皇后,后辞,帝执意为之;

  承光四十三年,孝珍仁皇贵太妃薨,年70,帝大哭,追封先妣孝珍皇太后,史称孝珍仁皇后。

  承光六十年,承光帝薨,四子容宪继大统,是为武正帝。

  时光冉冉,一千年过去,公元一九一二年,清帝退位,传说元恪皇后陪葬甚多,军阀孙鑫随盗乾陵永光皇帝墓,却于掘开后发现永光皇帝棺木旁的楠木金丝棺中空无一人,只元恪皇后皇子妃喜服一件,大婚金宝妃冠一顶,别无他物。一时间,众说纷纭,有市井传言,元恪皇后薨后,并未与永光皇帝同藏,而被永光皇帝秘密葬出,去向不明。至于其中原因,只能待后人于无情流逝的时间中慢慢找寻。

  -------完------

  PS:我除了对不起,再说不出别的。你们一直陪着我,即便是到最后关头,都不离不弃,这份感情,我绝不辜负,我发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元恪皇后(二)凤凰花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