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人杀我仁国百姓如屠狗,本宫决定按仁国律法将他问罪,你们以为如何?”
王元贞翘着二郎腿,扫视下方。
百官皱眉,太子这个坐姿,像极了街上的街溜子,没有半分帝王的气势。
不过,他们现在更关心的还是 如何处理燕国使臣一案。
“敢问太子,我们仁国的军队厉害,还是燕国的军队厉害?”张亮上前一步问道。
“燕国!”王元贞淡淡道。
“敢问太子,我们仁国的地域辽阔,还是燕国的地域辽阔?”张亮继续说道。
“燕国。”张亮又上前一步。
“臣再问太子,是燕国的盟友多,还是我们仁国的盟友多?”
张亮再次迈开步伐,他每上前一步,音量都逐渐提高,直到这句,他的气势即将升到顶峰。
“本宫回答了你两个问题,你也回答本宫一个问题。”王元贞不按常理出牌。
“太子请说。”
张亮有些郁闷,他好不容易才找到感觉,问出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就这么被太子打破。
不过他屏气凝神,将这份气势和感觉保持住,待到太子问完,再行发挥!
“你是鸡吗?”王元贞问道。
“太子为何会这么问?太子坐在龙椅上,侮辱朝廷命官,不觉得不妥吗?”
张亮脸上一喜,暗道来得正好,太子这个问题,助他的气势在上一截。
可惜现场没有妹子,否则一定会被他帅气的质问迷倒,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本宫还真没有侮辱你,如果你不是鸡,为何刚才到现在,一直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陛下信任你,任命你为御史,可不是让你在朝廷上鸡鸣不止,讲话要说关键,懂吗?”
王元贞语重心长地教育着,随后轻声一叹,继续说道:
“唉,这年头当太子都这么难,还得教御史该怎么履行他的职责。”
噗——
有些笑点低的官员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们虽然站在张亮这边,但太子这番比喻实在是太贴切了。
张亮自以为气势摄人,但确实是在做无用之功,想一只鸡在旁边叽叽喳喳。
他们也不想笑啊,但实在忍不住!
“诸位大人,这很好笑吗?下官之所以强调这些问题,是想让太子看清,燕国能随手覆灭我们!”
张亮顿时觉得脸上挂不住,以前他用这招对付老皇帝屡试不爽,没想到今日在太子面前却栽了跟头。
“谁说我们在笑了?我们受过专业训练,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笑的,除非忍不住。”
群臣一本正经地回答,只是话音刚落,就有人再次笑了出来。
噗嗤——
哈哈哈——
这只鸡太好笑了,大家快笑他!
经过一阵哄堂大笑后,百官才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看向王元贞说道:
“张亮说得没错,我们在军事实力、外交、地域、人口、科技等各方面都比不上燕国,不宜和燕国交恶,臣等实在不明白太子与陛下的意思。”
一位年长的官员,神色充满郑重。
“老臣也觉得此事太子做得有些莽撞。”
秦源走出人群,他的话让百官觉得心中微定,丞相在太子心中,至少比他们更有分量。
“臣附议。”
方震上前抱拳,他话语虽短,但毫不犹豫的语气,充分表明了他的态度。
文武百官见到文官之首与武官之首,连襟共同反对此事,他们心中打定。
除了这两位地位高之外,百官更看重的是二人为太子的准岳父。
太子再无法无天,准岳父的话也会考虑吧?
要是连准岳父的话都不听,好不容易这一次百官齐心,别说是太子,就算是皇上,也得低头!
“太子,燕国使臣之事,你得慎重考虑,燕国比诸国加起来都强大多了!”
就在这时,秦若初也出声劝解,当然她心中同样充满了期待,太子如果有法子不怕燕国的话,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不怕诸国?
事关重大,如果太子没把握,且不莽撞行事的话,那顿打就免了吧,毕竟再过一个月太子就要远征了。
随着远征之期即将临近,秦若初也越来越焦虑,因为此次远征,是生离死别。
文武百官更是眼前一亮,岳父的话不听,老婆的话总该不会不听吧?
然而文武百官失望了,他们只听见王元贞淡淡开口道:
“众卿家说得不错,燕国数十倍强于仁国,不宜开战,但本宫和陛下如果没有十足底气,会贸然抓捕司马涉琅?”
“不知太子有何底气抵御燕国?”张亮问道。
“如果本宫能让全军披甲呢?”王元贞淡淡说道。
全军披甲???
全场哗然,他们不可思议地看着王元贞,眼中充满了惊骇之色,太子为了问罪司马涉琅,连这种大话都说吗?
太子如此不切实际,看来这件事由不得太子和皇上了,如果太子和皇上敢问罪燕国使臣,他们就敢集各大世家之力逼宫。
不是他们违背君臣之道,而是皇上和太子,不给他们活路!
秦若初、方笙脸上都露出质疑的神色,太子凭什么让全军披甲?她们万万没想到太子会给她们这样的答案!
他就是集举国之力也做不到这点啊!
当然,要是真能全军披甲,仁国的目光将不再是抵御诸国,这是如何与燕国争锋!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老奴可以为太子作证!”
就在这时,桂公公拍了拍手,外面的侍卫听到里面的动静后,就抬着一个个木箱来到金銮殿内。
朝臣目光所及,当即就细数了起来,这些木箱,大概有一百五十个左右。
“这里面是什么?难道是盔甲?太子该不会是拿国库仅有的一百五十副铠甲来此充数吧?”
张亮说道,众臣微微点头,这一百五十副铠甲,是仁国百年来的积累,也是仁国的底蕴所在。
“方柱国,你身为武官之首,应该对国库的一百五十副铠甲的制式、新旧,了如指掌吧?”
王元贞将目光看向方震。
“当年臣将这些铠甲一同带去了边关,满朝文武没人比臣更了解这些铠甲!
而且铠甲的新旧骗不了人,就算臣不在这里,面前这些要是新甲,百官也能辨认。”方震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