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见我亲自出面,不禁微微愣了愣,随后问道。
“王妃,您打算亲自去施粥吗?”
我笑了笑,目光轻柔却坚定:“这次灾情严重,百姓受苦。我身为瑞安王妃,怎能坐视不理?若我们不伸出援手,恐怕京中会更加动荡。”
“况且,施粥也能顺带让那些心怀鬼胎之人明白,瑞安王府并不是冷漠无情之地。”
秋水点点头,立刻安排下去。
我转身对管家说道:“把院里的丫鬟们叫来帮忙,布置粥棚的事情务必要利索,不能耽搁太久。”
管家应声退下,我站在窗前,看着京城渐渐亮起的天色,心里却一片冷静。
岳天行和萧景琰联手,要逼我们在朝堂上寸步难行,那么我就要在民心上站稳脚跟。
施粥救济,既能积累名声,又能通过这些流民掌握更多外面的消息。
过不多久,瑞安王府前就搭起了简易的粥棚。
街头巷尾间,已能看到大批流民成群结队地进入京城,这些人多是从西南各地逃荒而来的,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无助,饥饿让他们的步伐蹒跚。
秋水亲自监督下人将粥盛好,一碗碗摆在桌上。
我挽起袖子,亲自接过瓷碗,开始为流民们分发热粥。
我抬眼看去,那些流民身形狼狈,他们排队领粥,眼中带着感激,仿佛这碗粥便是救命的稻草。
一个瘦弱的妇人带着两个孩子,站在我面前。她的衣裳破旧,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助。我看着她满怀希冀地伸出手,轻轻将一碗粥递过去,柔声说道:“慢些吃,别着急。”
妇人颤抖着接过碗,眼中闪烁着泪光,哽咽道:“多谢王妃,多谢王妃救命之恩。”
我的手微微顿了一下,随即笑了笑,低声回道:“你们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吃饱了,稍微休息一下,别怕,有我们在。”
她感激涕零,连声道谢,抱着两个孩子退到一旁。
接着,越来越多的流民涌上前来。我一边给他们施粥,一边暗中观察着这些从外地涌入的百姓。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我渐渐掌握到了一些关键信息。
“听说,西南那边不仅是饥荒,连灾情也愈发严重了,蝗虫和水灾接连不断,粮食都没了,连牲畜也活不成了……”
“那些赈灾粮草到底去了哪里?我们连一口饱饭都没吃到,竟只能逃到京城来寻活路!”
我心里一沉,暗自思忖。这些百姓口中的话与岳行舟的分析不谋而合。
看来,西南的问题不止是简单的赈灾不力,还有更大的贪墨与调度失误。地方官员截留粮草、贪墨银两的罪行,恐怕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
就在我沉思之际,一个流民匆匆赶来,显然是从远处逃荒至京的,他一脸惊慌地说道。
“王妃,外头还有更多的人在往京城赶来,已经有好几千人了,只怕京中的粮食撑不了多久啊。”
我眉头微蹙,心中暗暗思量,京城的粮食确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