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恭喜天子
剑落风雨2021-06-09 18:012,069

  “辽军已经围攻半月有余,连日猛攻,大名府幸得孙将军坐镇,赖众将士用命,暂时勉强支撑,但如果长期如此,纵然辽军难以攻下,城中粮食也将被耗尽,那时节,不用辽兵攻城,恐怕大名府自己也无法坚持了!”

  “听说朝廷已经派了参知政事王钦若大人前往大名府,难道他没有什么主意?”

  “王大人一开始就主张迁都金陵避难,但最后被官家否决,即便是其有勇气来到大名府,但不过是一介文官,又怎么懂得如何守城?”张利涉苦笑一声道。

  原来在辽军入侵大宋之时,边境急报如同雪花一样飞入京城,后来《宋史》曾记载:“一夕凡五至”。

  一时间,朝廷之中,人人惊慌,举国上下,一片动荡。

  宋真宗也被这边关急报吓得魂不附体,想着老子还是赶紧脚底抹油,早点溜了为妙!

  但是要跑好办,关键去哪是个问题。

  这时候参知政事王钦若建议宋真宗可以前往金陵,不仅可以远离战火,并且金陵乃是六朝古都,有帝王之气。

  并且金陵有长江天险,哪像汴梁,虽然北边也有黄河屏障,但是现在是冬季,黄河结冰,辽国大军溜着冰就可以过来攻城了!

  而长江则无此担心,一年四季都是滚滚江水向东流,辽兵来了,且不说水土不服,光如何渡过长江就够他们头疼了!

  另外,金陵乃是六朝金粉之地,历来都是繁华绮丽、纸醉金迷的代名词,所以在这里定都,生活质量一点不会差。

  一番话说得宋真宗眼都直了,这哪里是迁都避难啊,简直是去江南度假游!

  这时候朝中另外一个大臣不干了。

  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表示:要说迁都,金陵哪比得上成都啊!

  川蜀之地号称天府之国,气候温和,人人安逸,生活质量是一点不差!

  尤其是说到安全,成都四周被群山环绕,自古就易守难攻。

  李白都说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广告做的绝对有说服力!

  所以成都才是避难迁都的最佳场所!

  宋真宗一琢磨,陈尧叟这话说的也很有道理!

  王钦若见宋真宗好像要被说动,立刻上前再表陈述,竭力称赞迁都金陵的好处多多。

  陈尧叟也不示弱,表示成都才是陛下您的盘中菜啊!

  两位大臣相互争风吃醋,其实宋真宗心里也不糊涂。

  他们所说的金陵也好、成都也罢,不过都是他们各自的老家,谁会不说老家好呢?!

  但关键是如果自己一旦拿定主意,那么其中一位便有了迁都定策之功。

  不仅皇上要对其大加封赏,朝中大臣也都要让其三分,基本上以后就是横着走的主了!

  既然明知道两位都有私心,宋真宗自然不会这么快下决定,他想到了一个人,前段时间还是自己刚刚任命的宰相。

  这个人就是寇准!

  宋真宗把自己迁都的想法给寇准说了一下,并表示有金陵和成都两个备选之地。

  寇准听了问道:“这是谁出的馊主意?”

  宋真宗道:“爱卿,你先不要管谁出的主意,先帮我看看迁都避难的话,咱们去哪更合适?”

  宋真宗说完这话,心里也犯嘀咕。

  寇准,我知道你小子的老家在华州下邽,你不会把两个方案都否决了,让我迁都长安吧。

  寇大人自然没那么俗,他掷地有声道:“出此主义者,乃为不忠之臣,如果让我知道这是谁出的馊主意,首先宰了他!以儆效尤!”

  宋真宗一听大惊,没想到寇准这么狠!

  不仅不让迁都,连提都不让提!

  再看一旁的王钦若和陈尧叟,两人顿时被吓得两腿发颤,汗流浃背。

  王钦若小声道:“我看金陵没啥好的,还是你的成都更合适迁都!”

  陈尧叟脑袋立刻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不不不,还是金陵好,金陵好!”

  寇准知道他们终日守在皇上身边,多半是这两家伙出的主意,但是表面上故作不知。

  “寇爱卿为何如此说话?”宋真宗道。

  “现在陛下你神才武略,朝中将相一心,如果你亲自率军,士气高涨,敌人必败!纵然你不御驾亲征,只需出奇兵扰乱敌人,坚守不战,也会让敌人兵困马乏,然后出兵袭击,以逸待劳,定可大获全胜,陛下还为何要抛弃宗庙社稷、避难迁都呢?!”

  宋真宗连连点头。

  寇准继续道:“如果陛下一旦迁都,定会让将士丧气,人心浮动,倘若辽兵再趁势深入,天下将不复陛下所有!”

  “爱卿所言极是,明日上朝,召集诸位大臣共议此事。”宋真宗道。

  寇准施礼后退下。

  而王钦若和陈尧叟对寇准恨之入骨,两个刚才还在撕逼的家伙,此是却已经结成了反寇同盟。

  第二日早朝,静鞭三响,文武官员齐拜天子。

  先是由大臣将前线军情禀报一番,宋真宗颇为忧虑,便问寇准:“辽国大军来势汹汹,爱卿你看……?”

  反正昨天你说了不准迁都,那就今天当着文武官员说说如何应对吧!

  说出来还好,说不出来,我还得抓紧时间跑路!

  不料寇准却道:“以我来看,此次辽国南侵,正是自取灭亡,正是我大宋一举消灭他们的大好时机!”

  宋真宗一听大为惊讶:“爱卿何出此言?”

  寇准道:“想那辽国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如今已是士气低落,捉襟见肘,如今其不休养生息,反而由国主和萧太后率领大军倾国出动,虽然号称二十万,其实不过十五六万,我朝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王超拥兵十万驻守定、镇二州,足以抵敌,此外,莫州石普。保州张凝、北平寨田敏各有重兵,威虏郡魏能、遂城杨延昭,数万辽兵围之而不能攻下,大宋有如此将士,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宋真宗道:“但是现在辽军已经深入我国境内,让人担忧!”

  “这正是我要恭喜陛下的地方!兵法有云: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如今辽国深入我国境内,已经犯了兵家大忌,必将为我军所擒,此乃敌国之忧,我国之喜,难道不应该庆贺吗?”寇准道。

继续阅读:第35章:文臣守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北宋梦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