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密报
剑落风雨2021-06-09 17:572,027

  他正有要外出追赶之意,不料王继忠的一番话却正说中他的心里所想。

  他让我追,我就立刻去追,岂不是太没面子?!

  再者,他故意放人的话,却如此大胆让我去追,莫非其中有诈?

  一犹豫,飞龙使便放弃了去追赶的念头。

  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一个口实。

  真他娘的点背啊!

  众人无语之际,突然一人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头发凌乱,身上衣服有被有几道血痕。

  “参见太后,飞龙使大人和王将军,小人李兴前去追赶逃跑之人,此人极为狡猾,其身着我辽军衣服,混出城外,被我追上后,本想将其擒回,无奈小人势单力薄,与其交手数十招后,依旧不见有人前来帮忙,终究还是被对方逃脱了,小人特来请罪。”李兴道。

  萧太后看了飞龙使一眼,道:“起来吧。”

  原来李兴在外面看到皮室军,知道飞龙使来找麻烦了。

  他自然知道王继忠和飞龙使不合的事情。

  于是他便用剑把自己衣服划了几下,制造与人交手的假象。

  恰在此时,萧太后又来到此处。

  李兴一看,心下感慨,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既然作戏就做逼真点吧,等会自己也好配合王继忠“演出”。

  于是他又把自己的头发整凌乱些,然后假装气喘吁吁跑了进去。

  就在大家犹豫不定的时候,李兴的出现恰到好处。

  一下子让众人的心理开始向王继忠倾斜。

  萧太后看了一眼众人,道:“这次不过是跑了一个宋朝俘虏,此时不必再提!”

  说着,他转身就要离开。

  走了两步,她回头道:“我们此次南下,为的是一举灭亡宋国,占其国土,如今攻下澶州城才是重中之重,切莫因小失大!”

  说完后,便带人离开。

  送走萧太后,飞龙使看了一眼王继忠,哼了一声,随即带人离开。

  王继忠赞许的看了一眼李兴:“多亏你随机应变,否则真不知如何收场。”

  李兴:“将军言重了,只要没事就好。”

  他见众人散去,忙帮忙王继忠保重伤口。

  再说高定带着韩业下了城墙,先带着他找个地方饱餐一顿。

  不出所料,韩业又喝到久违的“中和堂”美酒。

  也许是死里逃生的缘故,这次他感到久违的香气。

  韩业问道:“最近城中可有什么变化?”

  高定回答:“我上次回城之后,随后辽国大军便攻下德清郡,随即围攻澶州城,不过有李继隆将军坐镇指挥,辽兵数次攻城均无功而返,如今城中守备森严,粮草充足,可保城池暂时无忧。”

  “不过我最近听冯大人所言,官家要来御驾亲征,前来澶州…”

  “哈哈哈,”高定话音未落,韩业已经大笑起来,道,“快带我去见冯大人和李继隆大人,我有要事相报。”

  高定见韩业说的如此着急,随即让人立刻备马。

  两人骑马在城中疾驰,很快便来到北门。

  高定问一个官兵:“李大人和冯大人现在何处?”

  那官兵回道:“他们刚才一起登上城墙巡视,现在还没有回来。”

  “好,我们上城墙去找他们。”

  高定把马缰绳交给官兵后,就要和韩业一起登上城墙。

  刚走两步,却看到城楼阶梯上火把闪耀,有人从上面下来!

  仔细一看,正是李继隆和冯天问,一人在前举着火把引路,背后跟着两个随从。

  高定立刻上前施礼。

  “高将军深夜来此,必有大事!”李继隆道。

  “大人,你看这位是谁?”说着他手一指韩业。

  韩业立刻上前施礼,道:“见过两位大人!”

  “韩业!”冯天问首先大吃一惊,“你如何从辽军手中逃脱的?!”

  李继隆也感到惊讶:“我听冯大人说,你不幸落入敌手,难道…”

  他没有再说下去。

  韩业道:“大人,我的确落入辽军手中,但幸得贵人相助,才能安然返回城中。”

  韩业顿了一下,一字一句道:“在下有密报要奏于大人!”

  李继隆何其聪明,一听就猜出来八九分。

  他立刻带着韩业等人来到附近一个茶馆里,因为守城所需,这里被临时征用,成为了北城门防守的临时指挥所。

  日常李继隆等人就在此商量相关事宜亦或休息等。

  当然还是会付给老板一定费用的。

  李继隆等人走进来后,立刻吩咐手下官兵四下把守,不允许任何人进来。

  除非辽军攻城,否则也不要进来通报。

  官兵答应一声便出去,屋中只剩下李继隆、冯天问、韩业和高定四人。

  “大家随便坐下,现在没有外人,无需客气。”

  李继隆说着拿起茶壶,倒了一壶茶,自品起来。

  众人见李继隆如此随意,也不再拘束,各自坐下。

  “你有什么密报,尽可以说来!”李继隆品一口茶,说道。

  韩业从身上掏出一封密信,递给李继隆,道:“内容尽都在上面。”

  李继隆接过来,拆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一张白纸。

  展开铺平放到桌子上,随后用茶水轻轻撒在上面。

  白纸被茶水淋湿,上面逐渐显出一行行字迹。

  李继隆看过后,脸上显出喜色。

  “可叹王继忠将军,虽然身在辽营,还能如此心系我大宋。”

  原来王继忠出生在京师开封,父亲王珫曾任武骑指挥使,在戍守瓦桥关期间战死。

  作为功臣之子,王继忠在六岁时便以父荫出仕。

  而李继隆和王继忠的父亲王珫颇有交情,故而他也对王继忠降辽感到甚为可惜。

  古人一直把忠君爱国看的很重。

  一旦投降敌国,哪怕是之前生涯再辉煌,也会因为这个污点身败名裂。

  所以苏武牧羊被千古传颂,而李陵投降匈奴导致全家被杀。

  后来王继忠通过冯天问,常常把辽国情报传递给宋国朝廷。

  这让李继隆对他有刮目相看。

  这次在秘信中,王继忠说了最近由于辽军由于粮草和攻城器具被烧。

  在得知宋朝天子要御驾亲征,故此他们孤注一掷,竟至来攻打澶州城。

  但是由于攻城器具没有了,他们数次攻城,功效不大。

继续阅读:第64章:三弓床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北宋梦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