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予宛梳妆完毕来到勤政殿门口,看到大殿之上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有南国的满朝,文武百官,还有四个皇子,坐在龙椅上面的是南天。
文武百官都各占两边,为首的是四个皇子,中间站着的应该就是魏国的使臣了。
苏予宛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如果南天要把齐如风要给魏国使者的话,那么等到了京城,她和七月两个人就去将齐如风给劫回来。
虽然她和七月只有两个人,在京城之中也没有任何的势力,也没有什么人会帮他的忙,至于说君御深生应该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在昨天晚上之前,也许君御深还会出手相助。
毕竟当初齐如风也是为了救他们两个人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否则的话,齐如风如今依旧还是那个无比风光的魏国大将军。
想到这里,苏予宛有些后悔自己昨天晚上就不应该答应那个陌生男子,如果不让那个男子去偷圣旨的话,那么后面也就不会发生君御深强迫自己的事情。
也许,齐如风的事情还是有一些契机的,可现在,如果说君御深本来就想要救齐如风还好,如果说君御深不打算救,自己去央求的话,那么也许只会雪上加霜,只会让君御深更加厌恶齐如风。
一想到齐如风,苏予宛猛地心头一惊,趁着现在还没有将齐如风给带过来,她应该先去大牢里面去看一看齐如风,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忙着南国皇帝的事情,已经很久都没有去看齐如风了。
并且现在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了,她应该和齐如风商量一下,也应该告诉齐如风所有的一切,当初从魏国离开的时候,她就答应过齐如风,要带齐如风回晋国的现,在既然他已经决定了要回晋国,那么就告诉齐如风,带齐如风一起回去。
苏予宛刚刚转身还没有来得及迈出脚下的步子,就看到了齐如风被侍卫压着走了过来。
“宛儿!”
齐如风已经很久都没有见苏予宛,如今再见到心里面很是激动。
苏予宛都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说话,齐如风就上前走了几步,走到苏予宛的跟前,“这段时间你都没有来牢里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齐如风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苏予宛,伸出自己的手想要抚上苏予宛的脸颊,想到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放了回去,看着苏予宛,满眼的心疼,“宛儿,你瘦了!你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齐如风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
“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如风,你不要多想,我只是近来胃口有些不好。”
苏予宛随口找了一个理由遮掩了过去。
齐如风不相信,看向苏予宛身边站着的七月,七月也附和着回答,“是的,大将军,放心,公主没事,只是近来有些担心大将军的事情,所以没有怎么休息好,饭也吃的不是很多,但公主的身体已经彻底好了,大将军不用担心。”
“……”
齐如风点了点头,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小太监就走了过来,“大将军,皇上和魏国使者以及满朝文武百官都在大殿之上等着呢,快走吧!”
苏予宛看到小太监对于齐如风仍旧是恭恭敬敬的态度,心里面放心了许多。
“宛儿,我去了,没事,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都到了这个时候,齐如风还在安慰着她,苏予宛不觉得更加心疼了几分眼前这个男子。
相比于君御深的霸道,蛮横和无理,齐如风真的太让人心疼了,从三年前她睁开眼睛看到齐如风的第一眼,齐如风就是那个温柔的眼神,从来都未曾改变过,直到现在也依旧还是满脸的宠溺和温柔。
这三年来所有的一点一滴,都是齐如风对自己最温柔的那个承诺。
这样一个男子,如此深情,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拿什么来报答他。
她也曾经无数次尝试过想要去试着接受齐如风,想要和他在一起,但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她想,给齐如风自由,让齐如风平安,是她最后能为齐如风所做的事情了吧。
齐如风走到了大殿之上,跪到了南天的跟前,“草民齐如风参见皇上。”
“不必多礼!平身!”
南天抬了抬手,示意齐如风起身。
齐如风起身之后看向魏国派来的使者,齐如风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是他所熟识的刘大人,他是一个武官,和朝中的文官大多数关系都不太好,但是唯独和刘大人交心,“原来是刘大人。”
“大将军!”
刘大人也点头示意,还尊称齐如风一声大将军。
“如今如风只是一介草民,刘大人说这话,真是折煞如风了。”
齐如风笑了笑。
这一点倒是出乎南天的意料,也让君御深出乎意外,没有想到魏无牙竟然会拍一个和齐如风熟识的人来,并且两人看起来关系很好,这个刘大人对齐如风也是礼遇有加,哪怕是在现在这样一个被动的情况下,齐如风已经是魏国要追捕的人,这个刘大人都依然还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也许会是一件好事,也许外国的态度没有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糟糕。
南天看着齐如风和刘大人两个人寒暄着,很是满意,“原来两位都认识,那就更好说了。真知道这一次魏皇派,刘大人前来是要将齐如风给带回去的,按理来说,这是外国自己的事情,朕不应该阻止,只是这支箭还请刘大人给我们南国一个交代。”
南天语落,站在一旁的李总管,就呈上来了一支箭递给了刘大人。
刘大人看到这支箭,心头猛地一惊,“这是?”
“想必刘大人应该认识这箭吧?虽然本王在魏国待的时间不长,但是本王好歹也去过魏国的皇宫,第一眼看到这箭,等王觉得很熟悉,左思右想才想起来,这应该是皇宫里面的箭!”
一直站在一旁,从未说话的君御深忽然开了口。
苏予宛忽然间像是丈二的和尚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这到底演的是哪一出?
这箭是从何而来的?苏予宛细细的打量着刘大人手中的那一支箭,忽然间想起来,自己第一次在南国大牢和七月劫狱的时候,刚刚带着齐如风出来,就有人在一旁放冷箭。
越看那支箭越是熟悉,不错,就是那天晚上的箭。
苏予宛刚刚认出来,刘大人细细打量了之后,也开了口,“是的,御王殿下说的不错,这的确是我魏国皇宫御林军独有的箭支,敢问南皇,这箭是从哪儿来的?”
“这箭是齐如风刚刚来到我南国的时候,朕听太子殿下说了在魏国发生的那些事情,知道齐如风是为国所抓的逃犯,所以就将齐如风给看压了出来,只是没有想到在路途之中有人放了冷箭。那天也刚好是晚上,并没有抓到人,就只看到了这箭。本来朕还以为这件事情和魏国没有任何的关系,是我南国内部的事情。但是三皇子刚刚从魏国回来见到了这支箭以后就告诉朕说这箭他曾经在魏国皇宫里面见过。”
“所以朕就一直留着,想要刘大人来了之后让刘大人看一看,不禁刘大人也承认了这是你们魏国皇宫御林军专用的箭,刘大人想要带走齐如风也可以,但是这箭总要有一个交代吧,否则的话,传出去我南国的名声该如何维护?无论怎么说,我南国也是这六国之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总不能说我南国怕了魏国这么吧。再者说了,在朕心里面从来都没有大小国之分,魏国和南国一直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既然朕能做到如此,那么魏国皇帝也要给朕一个交代吧?”
南天的话很明显就带着几分威胁的味道,说到大小国三个字刻意放慢,就是为了提醒刘大人,他南国是这六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其他国家都不会害怕,更不要说堂堂魏国一个袖珍小国了。
“是是是,当然,微臣觉得也许南皇是误会了,我们皇上从来都没有说过要来要人,甚至直到现在,我们皇上对于大将军都还格外的重视和在乎。无论怎么说,大将军曾经都为了为国征战四方,浴血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临走的时候我们皇上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善待大将军。还特意交代一定要和南国搞好关系,不能因为大将军的事情和南国闹僵了。如果说南皇想要多留大将军一些时日也无妨,我们皇上说了,这些小事,微臣可以全权做主。”
刘大人早已吓得浑身上下一身冷汗,齐如风本就是为国唯一的一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现在齐如风又在南国,他怎么敢和南国闹,这就等同于鸡蛋碰石头,自找死路!
“哦,是吗?那好,既然如此,朕久不担心了。既然魏皇也发了话了,那就等什么时候这件的事情查清楚了,刘大人就再回去吧。”
南天自然是心满意足了,自然也早料到了会如此,不然一开始的时候就不会答应君御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