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机来了个大换血,走上原本该走的轨道。
可谓是因祸得福了。
至于郑家那边。
去罗家打砸东西的都是家奴,还有花钱雇的打手,罗毅报了官,京兆尹很快便找上门去。
家奴不敢招供,可受雇于人的那些地痞二流子自然不会客气。
这可是要见官,他们都怕了。
没三两句就都招了。
只是那郑海十分狡猾。
雇人的这些事情他是让管家去的。
事发之后给了很大的好处。
管家咬死不承认,所以这件事办不到郑海头上,只能到此为止。
郑海又几次三番去求了国子监祭酒崔大人。
崔大人承诺暗中帮忙联络过去的同窗,在路上找个死囚顶替郑文华把人换回来。
这种暗箱操作的事情过去也不是没有。
郑海便信了。
为此听说郑家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给变卖了,就为了捞郑文华出来。
能不能捞出来已经是后话了。
但郑家跟穆家的仇怨,却是实打实地结下了。
摄政王权倾朝野,身边护卫无数,他们不敢惹。
可一个依附于摄政王的工部尚书,还有什么好怕的?
要不是借着女儿的裙带关系,穆涛也不过是个光杆的工部尚书而已。
同在六部之中,却排在末尾。
日子过的还不如吏部的侍郎滋润有排场呢。
……
过了几日。
穆辰又给穆如雪带了消息过来。
说有人在传,那位玄鹤道长往京师来了。
这可是意外之喜!
穆辰说已经让人留意进京沿途关于那位活神仙的线索了。
穆辰顺便告诉她,那个姓梁的老道士又去了家里一趟,留下一本菜谱。
还留下话,说那个少年的病如今大好,状纸也递上了京兆尹,不日便要开堂审理。
这个案子也是她塞给京兆尹的,前后都有月余了。
夏荷还跑了一趟京兆尹,回来就生动形象手舞足蹈地复述了堂审的场面。
说当时她们在路上救得那个少年姓赵,叫赵轲。本是清河县人。家中父母病亡之后入京投亲。
没想到在路上生了场病,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他的亲叔叔嫌他病的要死要活,不想带着这么个拖累,转头刘把他给卖了。
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后来又被转手卖了好多次。
最后病的太重,被人扔在了乱葬岗。
当时在街上口口声声自称是他家亲戚长辈的那两男两女,则是在乱葬岗捡到的他。
当时看赵轲病的快死了,没想到他命大,又扛下来了。
后来他们便以救命之恩为由,逼着他出来行骗。
为了讹钱一直没少打他,但都把握分寸,不敢下手太重,怕打死了赚不到钱了。
没想到那次赵轲新伤加旧伤,差点就一命呜呼了。
更没想到,他也因此遇上了贵人。
虽然牙行可以买卖奴仆,但也只有奴籍等贱籍才可以买卖。
擅自买卖良民,那可是犯法的。
这桩案子证据确凿,倒也好办无论是赵轲的叔叔,还是买了他又卖了的那个人,都一逮就中。
他们都以为赵轲死了,京兆尹的捕快找上门的时候,赵轲他叔叔直喊晦气。
在公堂上还一直坚持自己没错。
可把京兆尹给气疯了。
夏荷生动形象地模仿了京兆尹被气的吹胡子瞪眼睛的样子。
可别说是活灵活现。
京兆尹甚至因此揪出了一条倒卖良民的非法链条,又是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