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削藩外移
漫山红遍2023-08-30 13:112,145

  削藩外移?!

  朱聿键双眼微张,心里生出些惊意。

  “看来你是想到了什么。”

  朱由检看向朱聿键,开口道,“朕今后打算明确移藩诸事,将我大明宗藩族裔一批批的迁移出大明。

  为我皇明社稷开疆扩土,固守在海外开拓的疆域。

  今后大明本土不会再有就藩之事,敕赏给大明诸藩的土地,国朝也会逐步收回国有。

  至于为何这般做,想来你也是清楚的。”

  朱聿键怎会不清楚呢。

  现在的他还没有承袭唐王爵,老唐王还苟延残喘的活着。

  “朱聿键,朕想问问你。”

  朱由检倚靠在龙椅上,对朱聿键说道,“你想承袭唐王爵吗?

  在承袭唐王爵后,是愿像老唐王那般,过着纸醉金迷的浑噩生活?

  还是想自己做主,在新的就藩地当家做主,做自己认为对皇明社稷有利的事情?

  这里就我们君臣在,有什么话都能直言不讳,倘若你连这点胆气都没有,那朕算是看错人了。”

  “臣…”朱聿键心生惊骇,顺势就跪倒在地上。

  脑海里浮现着天子所说之言。

  这一刻,朱聿键的内心深处很强烈的声音。

  他想承袭唐王爵!他想当家做主!

  “臣……想!”

  在朱由检的注视下,沉吟许久的朱聿键,咬牙说道,“臣……”

  “起来吧。”

  见朱聿键这般,朱由检面露笑意,开口道,“你的心情朕理解,唐王府的那些腌臜事,朕会出面解决。

  至于你,先回宗学收拾一番,内务府会派人接你离开京城,暂去东江镇熟悉军务。

  待熟悉完军务,得到刘兴祚的认可后,就去济州岛就藩吧。

  朕会派人去朝鲜一趟,洽谈新唐王就藩地之事。”

  朱聿键难掩震惊,双手有些颤抖,努力克制着内心的震惊和激动,向朱由检作揖行礼道,“臣领旨!”

  “你是朕所定的移藩第一人,朕不会亏待你,朝廷不会亏待你。”

  朱由检想了想,伸手对朱聿键说道,“今后济州岛会是很重要的海上要地,等到朕打通去往倭岛的航线。

  唐王府会有着很多好处,不过有了好处,就要多想着皇明社稷,别成为像老唐王那样的人。

  以后移藩出去的宗藩族裔,会归理藩院统管,需要你做什么,到时听候理藩院所下公函即可。”

  “臣领旨。”

  朱聿键再拜道。

  移藩是一件繁琐的事情,朱由检初期没有打算搞的多轰轰烈烈。

  他要挑选一批可靠的人,到合适的地域去先行打拼,让这批人先富起来。

  通过这批移藩出去的群体,所赚取到的令人眼红的利益,来让更多的宗藩族裔,都想着能主动移藩出去,只要将这步棋走好了,那大明能得到很多好处。

  不管是在大明本土,亦或是在大明海外,都将会开辟出新天地。

  等到朱由检构建的海外宗藩体系立稳脚跟,那就能开创庞大的市场,继而带动着大明本土的发展,帮着推动原始工业化。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没有几十年是不能促成的。

  反正现在朝野间的注意力,都自然的转移到江南诸省和山东方面了。

  一个江南刺杀案。

  一个衍圣公府案。

  不管是哪一件要案,都牵扯到士大夫阶层的核心利益。

  这两件要案都很重,前者被‘白莲余孽’刺杀的名儒很多,后者是涉及到衍圣公府,这也引起不小的风波。

  不过对朱由检而言,不管是哪一件要案,他都占据着很大主动权。

  毕竟此事在明面上来说,跟朱由检没有任何的牵扯,甚至需要他出面来进行仲裁。

  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朱由检要通过这两个要案的发生,将达成怎样的政治目的……

  “这个漕运所筹设的运军,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啊。”

  朱由检举起所拿奏疏,看向韩爌、温体仁、毕自严他们,开口道,“仅仅维系几万运军的建制,完成漕运的各项所需,每年竟耗费这般多的钱粮?

  就算国库现在充盈不少,可开支的粮饷,那也不是这样浪费的啊。

  现在大明各地的灾情,依旧是很严峻的,此前湖广总督李邦华呈报,治下出现严重的灾情。

  虽说湖广筹设了赈灾行署,朝廷也调拨了赈灾粮饷,可是灾情还没彻底解决,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也不少。”

  天子这是要对漕运再出手整顿吗?

  韩爌、温体仁、毕自严他们,听闻朱由检所讲之言,心里都生出了想法,毕竟漕运是很重要的所在。

  此前朱由检先后对赈灾、河政、漕运等耗费粮饷多的领域出手,这使得不少贪官污吏被揪出来,也断掉不少人的财路。

  使得当前在大明北方诸省,涉及到赈灾、河政、漕运等领域的建树,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特别是河政这一块儿,取得的进展最为明显。

  诸如永定河水系、黄河、漕运、淮河等处河政,特设起的专职治河巡抚衙门,让各处河政的推诿减少。

  真正解决河政隐患的效率增强,实干的河政官员增多。

  这对于河政的整体建设,都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看着众人沉默不言,朱由检继续说道,“朕打算今后的漕粮和各类折色银,所涉及到钱粮的押解诸事。

  要逐步向海运进行倾斜,不再以漕运为主了。

  等何时能明确较为稳妥的北上航线,朝廷就开始逐步取缔运军建制。

  今后大运河就逐步转为民用性质,到时缴纳足额的关税,就能在大运河畅通无阻。”

  “陛下不可啊。”

  韩爌快步上前,作揖行礼道,“这漕运乃是维系漕粮的根本,而漕粮是确保京畿安稳关键!

  漕运的稳妥性远比海运要强上很多,这海上的运输情况复杂,风险很高,倘若……”

  “所以朕才会说,朝廷要逐步的向海运进行倾斜。”

  朱由检出言打断道,“天津开海通商这般久,难道朕不知海上运输的风险吗?

  可是如果能明确稳妥的航线,那就能有效的规避这些风险。

  一年开辟不出来稳妥的航线,两年难道还开辟不出来吗?

  漕运就真像韩卿所说那般,一点问题和风险都没有吗?

  过去那般多的漂没是怎么回事?

  黄河、淮河一旦泛滥,就会间接导致漕运的停摆,难道这些韩卿也不清楚吗?

  做什么事情前,内阁能不能别光想着办不成,难道就不能多想想,怎么把事情稳妥的办成吗?!”

继续阅读:第616章 转移矛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