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再造一个文官班底
漫山红遍2023-08-28 10:311,905

  不过,对温体仁、毕自严等人而言。

  包括近期归朝的徐光启、周延儒来说,都不觉得今上会不临朝不理政。

  毕竟当前朝廷所面临的境遇,和天子御极之初相比,那已然有了很大改善。

  特别是不少朱由检乾纲独断下,所明确的诏命和部署,的确让朝廷减轻不少压力。

  尽管说这些决断和部署,不少都引起朝中有司大臣的不满和质疑,甚至是反对,不过成效的确就摆在那里。

  在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等人的眼里,他们并不会觉得当今天子,会受到朝中局势的影响而屈服。

  特别是对毕自严来讲,不久前刚和天子明确盐税改革诸事。

  朱由检所表明的态度和决心,让毕自严根本就不相信朱由检,会效仿神宗皇帝、熹宗皇帝之举,要深居内廷而不临朝不理政。

  朱由检深居西苑不出,必然是带着极强的政治意图。

  只可惜从朱由检特设京卫都督府,逐步整顿皇城和宫城的禁卫体系。

  使得外朝的文官群体,无法再像先前那样,通过内廷获取有用消息,继而揣摩天子的意图,或想着做些别的事情。

  内廷如同筛子般四处漏风,已然成为了历史!

  “内阁诸公都在,这倒是省得咱家派人去传了。”

  就在众人沉思之际,身着大红蟒袍的曹化淳,面露笑意的走进殿内,身后跟着几名内廷宦官。

  嗯?

  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辑事厂的曹化淳,此时前来文华殿,这让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等内阁大臣,无不露出各异的神情。

  “内阁接旨!”

  对于内阁诸臣的反应,曹化淳没有过多理会,脸上笑意不减,压着嗓子就喊道,身后跟随的内廷宦官,恭敬的捧着一份中旨,就朝曹化淳走去。

  这是有大事发生啊。

  听闻此言的众人,无不朝曹化淳走去,心里却生出惊疑,在天子深居西苑数日不临朝不理政之际,谴内廷太监曹化淳颁旨,那肯定是不简单。

  在众人行跪拜之礼接旨,曹化淳内心却有些复杂,打开所捧中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于西苑悟道数日,深感治理大明社稷之难。

  于朝于民而言,想秉持公心以治天下,是何其困难之事……”

  西苑悟道?

  跪地接旨的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等一众内阁大臣,听着天子所颁的中旨,神情却变得不一样了。

  “……为治理大明社稷,朕愿为天下表率,收控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职权。

  特设内务府以总揽宫廷事务,遴选我大明栋梁,擢授内务府职官。

  所派宫外各处内廷太监宦官,悉数召回内廷。

  内务府自成体系,与外廷职官无涉,钦哉。”

  文华殿内安静极了。

  韩爌、温体仁、毕自严、徐光启、周延儒一行人,无不脸色微变,内心是极度的不平静。

  天子所颁这份中旨,简单总结就是文官群体所一直厌恶的太监干政,被天子彻底限制起来。

  今后的内廷太监宦官,甚至都不能随意出宫,只具备服侍内廷的职责。

  像天启朝那等权阉之事,今后是断不会发生了。

  可是特设的内务府,这一全新的权力机构,代替了内廷太监宦官对外职权。

  特别是内务府自成体系,与外廷职官无涉,这分明就是再造一个文官班底,且独效忠于天子。

  面对这等特殊的境遇,让韩爌、温体仁他们,一时间也不知此事究竟是好是坏。

  特别是对韩爌而言,他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内廷有司职权的收控,内务府的特设,必然会在朝野间引起不少的争议。”

  朱由检倚靠在龙椅上,环视着正襟危坐的内务府群臣,神情自若道,“不过反对也好,质疑也罢。

  将内廷的太监宦官外派地方镇守、干预朝中政务的弊政。

  彻底坚决的逐步给摒弃掉,是朕要做的事情。

  朕不希望万历朝的旧事,再度重现崇祯朝。

  你们是朕遴选的第一批内务府诸臣,身上所肩负的担子和职责很重。

  可别让朕失望,让朕最后废除内务府,重回过去那条老路。”

  “臣等遵旨。”

  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沈廷扬、黄道周、何腾蛟等内务府大臣,纷纷站起身,神情肃穆的拱手作揖道。

  身为大明天子,所经历的事情多了,朱由检也清楚文官和太监两大群体的对立,究竟是因为什么。

  溯本求源之下,就是为了拱卫皇权,打压臣权,以确保朝纲秩序的安稳。

  要知道大明时期的太监掌权,并非一开始就存在的。

  明初时期的太监,那就是服侍内廷的奴婢,别说掌权干预朝政了。

  稍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那就会被随意打杀,一点保障权都没有。

  大明太监群体开始掌权、开始干涉朝政,要追溯到大明战神闹出的土木堡之变。

  导致大明精锐损失惨重,政局遭到严重破坏,皇权遭受严重打击。

  勋戚群体凋零,文官群体势起,使得先前形成的制衡遭受破坏。

  面对这等特殊局面,为确保皇权的巩固,以制衡文官群体的势起。

  在勋戚武臣被逐步压制下,出于统治的考虑,保证大明社稷安稳,预防皇权被逐步架空。

  围绕太监群体掌权的解禁之路,就在克继大统的历代天子中逐步进行。

  朱由检从不觉得自己要比历代大明天子,要高明多少,要精明多少。

  他之所以选择收控内廷职权,特设内务府,是基于历史的必然趋势。

  为更好统筹大明的维新变法,为废除太监制度这一弊政,为文官制衡文官,为打通另一套晋升渠道……

继续阅读:第596章 权力的底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