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格物攀升的沉没成本
漫山红遍2023-08-20 13:192,030

  对于生产力的提升,朱由检可谓到了痴迷程度。

  不管是解决大明内忧,还是除掉大明外患,唯有促成生产力的攀升,才能确保所抢出的时间,能发挥到最大成效。

  恰恰是基于这等前提,使得朱由检的主要精力,多数都集中在他所谋划的部署上。

  反倒对朝堂的掌控,只是确保诸派相互制衡,相互牵制。

  不至于眼睛被蒙蔽,耳朵被堵上。

  毕竟当前所处境遇,实属来之不易……

  想罢,朱由检摇头轻笑,随后摆驾西山

  “从武备院研制出初代的燧发枪,朕就一直在耐心等待。”

  “射程更远、精准更高的线膛燧发枪。”

  朱由检拿着一杆火枪,爱不释手的说道,“为此不管武备院这边,向内帑申请怎样的研制额度,朕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诸卿,你们果真没让朕失望,过去所调拨的粮饷,都是值得的。”

  毕懋康、宋应星、焦勖等武备院诸臣,无不是面露笑意。

  垂着的双手紧握着,眉宇间所流露出的兴奋,是怎样都遮掩不住的。

  没错,从崇祯二年末武备院特设,截止到此时此刻,朱由检所砸进的银子,都是以百万两来计算的。

  作为大明的聚集科研人才,最为密集的存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武备院终迎来初阶的井喷时刻。

  “线膛燧发枪的顺利研制,离不开山陕战场、辽东战场所反馈的火器调查。”

  毕懋康强压激动,上前作揖道。

  “武备院通过大批的数据比对,试验考察,从中总结出不少有用数值,这对铳管所需钢材的精进,提供了有利支持。

  而以军器局、兵仗局为首的军工产业,落实半机械、半手工的流水作业。

  以较强的生产所需,带动京畿治下的冶炼产业,为批量生产特种钢材,亦提供了有利保障。”

  “是啊。”拿着线膛燧发枪的朱由检,迎着毕懋康的注视,感慨道,“某类火器、火炮的成功研制,背后必然代表着较多领域的提升。

  唯有夯筑这等基础,那在做相应研制时,才能确保研制品的顺利出现。

  如果没有军工产业的发展,那新兴的车床领域,岂会有这等改变?

  倘若武备院这边,没能精进车床领域,细分研制出旋刀车床。

  想用最小的损耗,多人配合之下,在铳管内刻画阴膛线,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科技领域的提升,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言,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住阵脚的向前迈进,每一步都必须要走实,才能确保每个阶段能逐步突破。

  想在科技领域拔苗助长,那最终造成的代价,就是后劲不足,继而诱发出相应的隐患和矛盾。

  朱由检作为穿越众,具备超越该时代的眼界,所以比谁都要清楚,火器领域的层层壁垒,究竟是什么。

  像火绳枪和燧发枪之间,技术壁垒就是火铳本身能否燧发,看似很简单的一步。

  可想要实现该步突破,就必须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一次次试验校准。

  继而寻找到最合适的材质,最合适的结构,才能确保燧发枪的性能,远远碾压火绳枪。

  能够攀升到这一层面,那批量列装燧发枪的军队,就能大大提升射击频率,有组织的形成射击屏障,继而在战场上击败强敌。

  唯有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真正明确燧发枪的生产工艺,做到标准化流水生产工艺,才具备从燧发枪,向线膛燧发枪的研制基础。

  毕竟想在铳管上刻画膛线,需要更先进的特制钢材,熟练的生产工艺,相配套的刻画膛线的辅助工具等等。

  这每一步技术壁垒的突破,必然需要大量的银子,大量的人工,大量的耗材,来一次次的沉淀才行。

  这便是科技攀升的沉没成本。

  “都是陛下的英明指导,才有武备院今日的突破。”

  宋应星忍着身体的抖动,拱手作揖道,“如果没有过去较长时间,所砸下去的沉没成本积累。

  不说别的领域怎样,单单是火器这一领域,臣等是断然解决不了,从前膛燧发枪,到后膛燧发枪的改变。

  底凹弹的高成本研制,解决了前膛燧发枪装填过慢的问题,解决了火器本身气密性不足的先天不足。

  这给武备院后续研制品质更强、水准更强的后装线膛燧发枪,可谓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啊。”

  毕懋康、焦勖等武备院诸臣,听到宋应星所讲后,那一个个是难掩激动,相互间看了起来。

  此次朱由检摆驾西山,来到武备院视察,就是武备院的所定几项研制领域,都取得相应的成果。

  “拿底凹弹来,朕要试试线膛燧发枪的威力。”

  “陛下不可。”

  见朱由检单手持火枪,伸手索要底凹弹,宋应星他们却上前劝谏。

  而王承恩、方正化他们,也都纷纷上前劝谏。

  真是够麻烦的。

  见到眼前这一幕,朱由检心里暗叹起来,就算火器领域得到提升,可自己的特殊身份,也使得身边人不愿冒险。

  “方正化,你来替朕试试此枪的威力。”

  “奴婢遵旨。”

  朱由检举起线膛燧发枪,对方正化说道,这让方正化忙上前应道,遂恭敬的接过天子所递火枪。

  毕懋康此时走上前,对方正化进行指导,焦勖拿着几枚底凹弹,递到方正化的面前,按照毕懋康的知道,方正化遂操作起来。

  相较于前膛燧发枪,所装填的繁琐步骤,这后装线膛燧发枪的装填步骤,简化的不止一星半点。

  方正化是精通火器的,忍着内心的惊疑。

  在装填好所持火枪后,便在众人的注视下,快步朝前走去。

  此时宋应星却指挥着几名武备院的人,在五十米,一百米,一百五十米,二百米等处,分别竖立起木耙,以供方正化射击所需。

  随着汤若望这批传教士的加入,像阿拉伯数字、米、厘米等新式度量单位,已在武备院这边普及。

  并贯彻落实到西山所筹军工产业,这推动的统一标准,给研制、生产等领域,都提供不小的助力。

继续阅读:第561章 新式武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