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摊丁入亩
漫山红遍2023-09-12 16:122,235

  其实自崇祯二年开始,朱由检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在推动维新变法。

  只不过朱由检却一直都没有言明。

  少喊口号,多做实事。

  这是朱由检在熟悉大明国情后,给自己明确的做事准则。

  没办法,从万历朝中后期算起,受到党争的影响,使得大明的风气坏掉了。

  特别是官场之上,党同伐异、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不好风气,可以说是深深影响到很多群体。

  鉴于这等特殊的局势,倘若朱由检为了新政的合法性,一味地强调出来,就会让新政变成活靶子,成为人人可以攻击的对象。

  没有新政承载的人才班底,就注定新政是无稽之谈。

  甚至利国利民的新政,可能在某些人的手里变了味,成了坑害大明,坑害百姓的恶政。

  “新政到底要不要推行,这不是朕说了算,也不是诸卿说了算,而是要用事实去进行辩证的。”

  看着有所异动的群臣,朱由检继续说道,“朕着命内务府有司,节选天启元年至崇祯元年,崇祯二年至今的相应案牍。

  今日就当着诸卿的面,一项项的进行对比,看看朝廷废除掉辽饷、剿饷、练饷、火耗等苛捐杂税后,国朝究竟是怎样的。”

  说着,殿外候着的内务府诸臣,由钱肃乐带队,超过数十众大臣和官员,搬着一摞摞的案牍,就快步朝乾清宫正殿走来。

  殿内挤满了人。

  “陛下这究竟是想干什么啊?”

  “不知道啊。”

  “怎么都是内务府的人,不见内廷的人?”

  “不清楚啊。”

  “这些案牍都是什么?”

  “看来陛下这是想推行新政了啊。”

  钱肃乐、黄道周、张肯堂等一众内务府大臣和官员,在搬着一摞摞案牍走进殿,这让殿内出现一些议论声。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周延儒、黄立极、刘鸿训、王洽这帮内阁大臣,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案牍,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大明的文官群体,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尽管说在一些事情上,他们所站的角度是出奇的一致。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大明文官群体,就是一样的,对待治国的想法和理念,是有着较大差别的。

  “元辅,您说陛下想推行的新政,究竟是怎样的?”

  毕自严看着眼前的众人,向前探探身,对徐光启低声道,“会不会与我等去西山武备院,随驾参观的蒸汽机,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辅也不是很清楚。”

  徐光启微微摇头,“就当前的朝局而言,陛下应该不会那般的激进。

  不过有一点是能够明白的,不管怎样,今后大明的新政方向,必然与蒸汽机,与相关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开明派,徐光启也好,毕自严也罢,其实对于推行新政,没有任何的抗拒,甚至内心是极其认可的。

  就他们接手的事宜,足以看出大明的内部,究竟存在着怎样严峻的挑战。

  过去徐光启、毕自严他们,不止一次的上疏规谏过朱由检,希望对待一些事情,能够慢一点,那不过是出于大局稳定的考虑。

  只是在徐光启、毕自严他们不知情的方面,朱由检一直都在抢时间。

  叫大明孱弱的根基,能够相对夯牢一些。

  不叫大明受战争的影响,而继续这般乱下去。

  大明传承两百余载,无论是法理,亦或是人心,依旧是极强的存在。

  可惜受到建虏叛乱、流寇造反等区域战争影响,使得大明上下乱了阵脚。

  加之频生的灾情、腐败的吏治、混乱的赋役等因素,导致大明越来越弱。

  过去的这些年,朱由检没有亮明维新变法的大旗,就是一直在解决这些事情,让表面的危机能够安稳下来。

  只有大局安稳了,大明能不再流逝元气,那么才有可能一步步改变。

  倘若连这一层面的部署,都不能有效实现的话,那谋改纯粹是白日做梦!

  “既然是对比,就从赋税开始吧。”

  在钱肃乐、黄道周他们准备好,朱由检撩了撩袍袖,朗声道,“毕卿家,你是我大明的财相,对大明历年来的赋税,要比谁都要清楚。

  这样,内务府整理的这些案牍,究竟是真是假,你这位内阁次辅、户部尚书,就出来进行左证吧。”

  “臣遵旨。”

  在无数道注视下,毕自严走出朝班,作揖行礼道。

  “天启元年,国朝对各项赋税征收情况,涉及田赋、人丁、关税、盐税、茶税……”

  在这等氛围下,钱肃乐走上前,拿起一摞案牍,就神情严肃的朗声说道。

  既然是推行维新变法,那就要讲事实摆依据,叫大明的权力中枢层面能够见到。

  他们在过去有不少人反对的事情,究竟能给大明带来什么。

  推行新政,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这是一个牵扯层面极广的事情。

  朱由检既然选择做了,就必须要把此事做扎实,否则存在任何的疏忽和纰漏,就会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随着内务府诸大臣和官员,将涉及财政层面的桉牍一一宣读,乾清宫正殿的氛围,却开始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陛下,内务府整理的这些桉牍,分明是在断章取义。”

  在张肯堂宣读之际,温体仁从朝班中走出,作揖行礼道,“就像人丁税,从孙传庭藐视国法,公然违背祖制。

  于河南推行所谓的摊丁入亩,就引起极大的公愤。

  人丁税乃是重要的赋税之一,是牵扯国朝的根本所在。

  可是孙传庭却为了自己的仕途,根本就不顾及这些。

  从河南试行摊丁入亩以来,到现在扩展到北直隶和山东两地,来京告御状者不断。

  倘若继续这般下去,纵使国朝能征收较多的人丁税,可大明的社稷根脉,也在遭受破坏啊。”

  “温阁老,你说这话就不对吧。”

  本在聆听的毕自严,见温体仁出来打断,当即皱眉道,“摊丁入亩之政,是确保国朝所定赋税的延续。

  本辅倒是觉得孙传庭试行之策,没有什么不妥的。

  土地多的,多交人丁税,土地少的,少交人丁税。

  没有土地,不交丁税,这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吗?

  从万历朝后期开始,我大明治下各地,就频繁的出现灾情,这使得国朝治下的自耕农群体锐减。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朝征收的赋税规模,就一直处在持续下降的趋势。

  为此国朝先后摊派辽饷、剿饷、练饷等,以缓解国朝财政的压力。

  可是这样一来,却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

  实际摊派征收的税收,没有增加太多,可地方上的矛盾却日益激化。”

  赋税征收,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继续阅读:第729章 改革必然伴随着流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