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利益使然!
漫山红遍2023-09-01 13:512,155

  “奴婢遵旨。”

  王承恩当即作揖道。

  从坐稳这尊皇帝宝座,朱由检就知道事情会很多。

  特别是他想要维新变法,力求大明有所改变。

  那随着各项谋划的推进,就必然会涌出各种问题,爆发各种矛盾,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利益动人心嘛。

  过去没有掌握太多主动权,一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让朱由检颇为头疼。

  就算再懂得权谋算计,可是在优势不足的前提下,其实可供朱由检斡旋的范围很小。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朱由检掌握相对的主动权,能较为从容的面对复杂国情,即便外朝那帮文官群体真想发难,他也能从容不迫的进行应对。

  斗争嘛,永无止境!

  ……

  文华殿。

  气氛压抑极了。

  “现在这等朝局啊,真是愈发难以看透了啊。”

  周道登倚靠在官帽椅上,看向沉默的何如宠,开口道,“陛下乾纲独断,在朝中引起多少风波啊?

  在这等形势下,有司呈递规谏弹劾奏疏,其中还夹杂一些请辞奏疏,可天子的态度依旧是这般强硬,这在先前是从没有过的。

  现在天子将难题抛给内阁,这件事情反而不好解决了。

  韩元辅都待在他的公事房,不见任何人了,咱们该怎样办?”

  何如宠眉头紧皱,“还能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

  韩继思所领的都察院,真是愈发的激进了。

  曹化淳所领的东辑事厂,追缴先前查明的亏空还没有结束,都察院所派那帮巡察御史就又查出一批。

  这样下去怎样得了啊。

  天子难道就看不出来,朝堂局势要是不稳,这是会带来大麻烦的,何况那些亏空也并非个人所能拖出来的啊。”

  亏空,说好听点就是在任期间,所弄出来的一笔不清楚的账目,可实际上这就是吏治混乱所致。

  特别是天启朝后期,阉党一朝独大,搅乱了朝中秩序,这使得很多在意乌纱帽的人,迫于种种现实吧,都选择和光同尘。

  在大明官场之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栋梁肱股,实在太过凤毛麟角了,多数都是被沾染各种不好风气。

  “本辅不觉得一些朝臣的弹劾奏疏,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周道登轻叹一声,伸手说道。

  “当初天子设内务府时,明确与外廷职官无关,总揽宫廷事务,可是钱肃乐、黄道周这帮内务府大臣,近期做的事情,却明显是在干涉外朝事宜啊。

  一个朝堂,两套班底,这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内务府做什么事情,外朝有司多数是不清楚的,可是外朝有司做的事情,内务府却非常清楚。

  倘若是长此以往的话,只怕膨胀起来的内务府,甚至能左右内阁啊,这要是真……”

  “现在说这些有意义吗?”

  何如宠撩了撩袍袖,看向周道登说道,“你难道没有发现,在这次的纷争中,温党一派很是安静吗?

  特别是清查亏空期间,被查出那些亏空后,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上缴亏空银子,没有任何的犹豫和不满。

  这明显就是温体仁瞧出这些。

  不过为了不被天子所厌,所以没有过多涉足其中,甚至是周党那一派,尽管周延儒奉旨查案,可是也是态度明确。”

  人是会受环境改变的。

  对朱由检而言,他深知人性的可怕,过去周道登、何如宠他们留在内阁,更多的是为了掺沙子。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明有着相应改变,特别是他们也悄悄的涉足这些变动中。

  比如在天津直隶州筹建个商队,比如在京畿一带筹设几个工坊,继而赚取到相应的利益,这也使得他们的心态发生改变。

  在涌出的一批私营工坊中,朱由检很清楚有一部分的工坊,其实是朝中的官员私底下用各种名义开设的。

  不过朱由检却没有多加理会,毕竟处在推进原始工业化的初期,他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有些事情出现,朱由检就会选择妥协!

  “这个韩爌,究竟想干什么?”

  温体仁攥着奏疏,眉头紧锁起来,神情凝重的看向闵洪学,“陛下将一批请辞奏疏,下发到内阁处置,要罢黜掉这批朝臣,还要继续追缴其中拖欠亏空者。

  可韩爌竟敢压着这批奏疏,不发,不议,这是想跟陛下对着干?”

  “温阁老,这不无可能啊。”

  闵洪学情绪有些激动,对温体仁说道,“上疏请辞的朝臣里,有部分是东林党人,这是硕果仅存的一批。

  倘若这批东林党人,悉数都被罢黜免职的话,那东林党在朝的根基就彻底被摧毁了。

  面对这样一种态势,纵使是韩爌也承受不起。

  说起来,从史可法这批东林党人,被陛下免职流放以后,韩爌在东林党内的地位,就遭受到质疑和动摇。

  据下官所知晓的情况,不少在朝在野的东林党人,对韩爌很是不满,觉得他……”

  “事情变得有意思了。”

  温体仁面露笑意,看了眼闵洪学,嘴角微扬道,“本辅还真是没有想到,韩爌会做出这等湖涂的决断。

  这是丝毫不顾忌陛下的威仪啊,看来内阁是要变天了。”

  庙堂上的权利冲突,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掀起的。

  这不是突然出现的,这必然是由过去的矛盾和问题,一点点堆积起来后,在遇到难以调停的境遇下,双方才会针锋相对的碰撞起来。

  皇权和臣权之争,在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

  不管是哪一位君王,就算再怎样的贤德圣明,都绝对无法彻底杜绝的。

  根源很简单,利益使然。

  皇权的利益,臣权的利益,这其实对任何一方而言,都是不想退步,都想进取的。

  这一退一进间,就会改变很多格局和秩序。

  先前朱由检一直在避免这种直接冲突,原因也很简单,看似幅员辽阔的大明,实则却非常的脆弱。

  稍稍出现一些冲突,就会导致很多被动境遇发生。

  面对这般多需要兼顾到的层面,哪怕朱由检心里再怎样不爽,也必须要压住心底的怒火,去通过他的方式维系整体安稳。

  改变是需要稳定的大势,发展是需要稳定的大势。

  可现阶段的大明不一样了,很多被动境遇都得到了相应改善。

  特别是战争层面的不利局势,渐渐的开始出现逆转,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峙。

  这也使得朱由检的态度,开始渐渐改变!

继续阅读:第636章 他错了吗?他没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