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朕要的是结果,你给朕讲祖制?
漫山红遍2023-08-06 11:072,157

  “皇爷……阜财坊重建一事,孙府尹已经奉了口谕。”

  “另孙府尹呈递的奏疏,言能否用崇文门税关之银,用于……”

  “允!”

  送走韩继思之后,正在闭目养神的朱由检,看向韩赞周,“司礼监批红吧。”

  “另外给王伴伴说一声,顺天府所接管的重建、整修事。

  所需一应砖石、木料等,内厂要全力保障好,用价也要最低,但质量必须要有保证。”

  “喏!”

  随着摊子的铺开,手里攥着大把银子的朱由检,已不像先前那般窘迫,为了几万两银子,几十万两银子,而忧愁到睡不着觉了。

  都当大明天子了,就算遇到的问题再多,那也不能委屈自己,还有后宫的一大家子吧?

  再怎么艰苦朴素,朝中的那帮文官,也不会真的心疼你。

  当前所保持的这种势头,是朱由检极为喜欢的,或许之后爆雷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他也具备处置突发状况的能力和条件了。

  “臣等拜见陛下!”

  在韩爌、温体仁他们的山呼下,朱由检来到了他此行的目的地。

  “都免礼吧。”

  朱由检伸手示意,朝着文华殿内走去,韩爌几人相视一眼,便跟着天子一同走了进来。

  “徐卿,眼下京通贪污案,进展的如何了?”

  朱由检一甩袍袖,坐到龙椅上,看向徐光启说道,“时至今日,有司竟没有一封奏疏,呈递到御前。

  你们内阁这边,到现在,也就呈递了一封奏疏,这件震惊朝野的事情,难道非要等着朕出言催促,才打算告诉朕吗?”

  京通贪污案,当初钦定三法司会审,在知晓内阁所定之人后,朱由检就算彻底不抱希望了。

  非尚书、京卿级官员,让所属的三把手组建的三法司,由此可见这件事情,谁都不想把事情闹大。

  尽管在明确此事时,徐光启提出了质疑和否决,但韩爌、成基命他们,却是赞许这件事情的。

  “启禀陛下,三法司会审一事,臣目下了解的并不多。”

  在韩爌、成基命几人的注视下,徐光启上前作揖道,“臣在这段时间,都在和孙尚书负责筛选良臣干吏,将京通二仓所缺一应职官不齐。

  尤其是京、通分设的坐粮厅,亦在完善相应的职权……”

  徐光启这答非所问的回答,让韩爌、温体仁、成基命等一众阁臣,皆露出了各异的神情。

  对徐光启所讲之言,朱由检在此之前都已知晓,今日来文华殿询问此事,就是他要换人了!

  大明官场长久形成的风气和习惯,不是设立一些制度,就能在短时间内扭转过来的,必须要有足够的震慑,一次次的给予他们相应的压力才行。

  整顿吏治,要讲究方式方法。

  杀该杀之人,要讲究大义!

  这样才能让活着的人,为官的群体,都找不到任何抨击的理由。

  都察院的布局谋划,目下已经明确下来。

  韩继思也在加紧完善之中。

  但是想让这些新设制度,都一一的落实下来,为后续的有效运转奠定基础,那就要找个契机了。

  京通二仓贪污案,朱由检必须要加快进度。

  让田尔耕所领的锦衣卫,替代现在的三法司会审,办成真正的铁案,毫无问题的铁案。

  给正在完善制度的韩继思铺路,让文官群体恼怒起来,那都察院所谋布局,不就能顺势推动了?

  这套代表正义的组合拳,朱由检在心里想了很久了。

  “真是奇了。”

  朱由检神情自若,称奇道,“徐卿和孙卿,乃是朕钦定的仓场事负责人,现在到了审查,却没有管辖权了?

  这是何道理?

  韩卿啊,这是你提出来的?还是哪位卿家提出来的?”

  有温体仁这个钉子在,内阁有什么事情,都难逃朱由检的眼睛。

  再者说还有徐光启、毕自严他们在,相互佐证之下,谁欺骗,谁真心,朱由检一眼就能瞧出来。

  “启禀陛下,是臣提议的。”

  成基命走上前,在朱由检的注视下,拱手道,“徐阁老他们,本就兼领仓场事,且京通贪污案,牵扯到这么多的人。

  但人都抓了,审案还需一定的时间,可仓场事却不能大意,毕竟那是国朝的要地,一旦出现任何纰漏,那对国朝而言,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眼下这三法司会审,还处在前期的审讯阶段,若是想彻底查清,解决好此事的话,至少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

  “够了!!”

  朱由检拍案而起,指着成基命说道,“这罪证物证俱在,一应的贪官污吏,皆已移交刑部。

  朕不知道,什么样的审讯,加上想要查明此案,需要三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怎么?

  难道这些被抓的贪官污吏,背后还牵扯到朝堂和地方,才让三法司那边,需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周旋?

  这是摆明的又想糊弄朕,对吧!?”

  “陛下,绝不是这样的。”

  成基命闻言,忙拱手作揖道,“这一切都是按祖制来办的,国朝开启三法司会审,必须要慎之又慎。

  毕竟牵扯到京通二仓,此乃关系到我国朝安定,哪怕是牵扯到朝堂或地方官吏,一旦查明的话,必然会抓捕起来的。”

  其实成基命所讲之言,就是大明的规矩祖制,但对朱由检来说,他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那样的精力,去等待那么时间。

  需要他办的事情,推动的事情,都眼巴巴的等着此案。

  现在的大明啊,不管是什么领域的事情,都牵扯到一个效率问题。

  嘴皮子快,做事慢,这成了一种常态。

  辽前的平叛事、山陕的平叛事、各地的赈灾事,那一个个嘴皮子飞快的冒火星!

  可实际做事时,或因难度过大,过因问题太多,一个个又是出奇的慢。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名望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明官场就染上了一个不好的风气,博取名望,沽名钓誉,相互吹捧。

  毕竟有了名望的加持,成了风云人物,那在仕途上,在士林中,就变得了得了!

  甭管有没有真才实学,只要有了名望,就是万千追捧的对象。

  “这可真是个笑话!”

  朱由检眼神冷厉,看向成基命说道,“朕要的是结果,要的是将手伸到京通二仓的贪官污吏。

  你现在却跟朕讲祖制,要慎之又慎?

  你这些话,说给那些被抓的罪官听了没?

  你怎么不问问他们,为何在贪腐京通二仓时,不慎之又慎呢?!”

继续阅读:第30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