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恩威并施
写道之人2025-07-28 18:303,003

  眼看着气氛越来越凝重,符安国适时轻笑一声,对慕容复说道:

  “慕容兄,其实这一次,太子殿下派我前来,除了商谈婚事之外,陛下也还有一道旨意,要给慕容兄。”

  慕容复沉着脸说道:

  “那就请使者宣旨吧!”

  态度谈不上恭敬,但是符安国也不在意,接过一旁的侍从捧着的旨意,开始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淄博节度使慕容复,公忠体国,劳苦功高,特赐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以视礼遇,赐丹书铁券一块,以铁为契,以丹书之,持此铁券,子孙不论所犯何罪,可免死三次,以示恩德,钦此!”

  底下众人没有人出声,都还在回味圣旨的内容。

  说是圣旨,但其实大家都清楚,这其实就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圣旨的内容虽然不多,但震撼力十足。

  其实就讲了两件事。

  其一就是给慕容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待遇;

  其二就是赐予慕容家丹书铁券,有此犯了再大的罪,也可以免死三次。

  这,这,这实在是闻所未闻呐!

  慕容复也是惊呆了。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自大乾开国以来,不对,应该说自有史书记载以来,有哪个臣子得到过这种礼遇?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太子殿下为了施恩于自己,还真是花心思啊,想出了这样的礼节恩遇。

  但这还只是礼节而已,真正让慕容复激动的是第二部分,赐予丹书铁券,可以免死三次。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吗?

  这种东西从来就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中,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真能给自己。

  这,这真是……

  一瞬间,慕容复好似忘了之前的不愉快,神色开始激动起来。

  虽然表面上还在强装淡定,可实际上那激动的神色瞒不过符安国。

  符安国内心暗笑:

  “太子殿下可真是洞察人心。”

  想到旨意上给出的礼遇和恩赐,别说是慕容复,天底下任何一个大臣见到,他敢保证,没有不心动的。

  他还真是佩服太子殿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这样的礼节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能够如此恰到好处的拿捏住臣子们。

  更别说是那快丹书铁券了,免死三次啊!

  太子殿下还真是舍得。

  要是齐枫能够听到符安国的这些话,恐怕会哈哈大笑。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在这个世界还是一次次被人提出来,但是在齐枫的前世,早就是个烂大街的东西了,但即使如此,也是人人趋之若鹜。

  对于这种荣誉上的赏赐,齐枫一向很舍得给,只要能达到目的,别说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九锡他也不是舍不得。

  只不过这种大招还是要等到自己开始全面削藩的时候再使出来。

  至于说丹书铁券。

  呵呵!

  到底能不能免死,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本人这里,皇帝说能免死才能免死,皇帝要是不承认,那丹书铁券也就只是一块废纸。

  这一点,前世朱元璋的大臣们应该深有体会。

  在朱元璋那里,丹书铁券不仅不是什么免死金牌,而是一道催命符,拿到的人由朱重八同志免费附赠一张全家地府游的车票一张。

  不过,那时在前世,在这个世界,皇帝赐予大臣丹书铁券还是头一回。

  现在,没有人质疑他的权威性。

  “慕容兄哪,陛下和太子殿下对慕容兄如此礼遇,可真是羡煞旁人啊!”

  潜台词就是,虽然我们调走了你五万军队,但是也给你足够的补偿了,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补偿,你可别给脸不要脸。

  慕容复当然听出来了,但现在他也冷静下来了。

  这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礼遇还有丹书铁券确实是好东西,他非常心动,特别是丹书铁券,可以说是免除了他们慕容家的后顾之忧,他当然想要。

  可是,这军队,他也是真的舍不得啊!

  “天使大人,这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礼遇太重,我家节帅有些喜不自胜,没有反应过来,能够,让我等商议一番,毕竟要调动哪些军队,节帅也是要思考一番。”

  长史赵棋、判官赵雄看出了慕容复的纠结,站出来替慕容复解围。

  符安国深深看了二人一眼,此二人确实名不虚传。

  嗯,断不能留!

  但嘴上却说:

  “当然,诸位请自便!”

  说罢便站起身走到了外面的院子,自顾自赏起了花来了。

  二赵见此,对视一眼,无奈摇头,很显然,这位使者大人没有走的意思,是想让他们立刻商量出一个结果来,拖时间看来是不行了。

  想到这里,赵棋起身对慕容复行礼道:

  “节帅大人,您接下来有何打算,是否接受朝廷的调兵指令?”

  “唉!”

  慕容复叹了口气:

  “本帅也很纠结,既不想和朝廷撕破脸,但让我就这样将军队拱手交出,我又心有不甘。”

  “大人,您曾经和太子殿下打过交道,您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慕容复回想起他见过的那个虽然只能但是坚毅的少年,不禁说道:

  “雄才大略,日后定会是个大有为之君!”

  “是啊,大人,像太子殿下这样的人物,他未来定然不会长期允许藩镇这样的国中之国存在的,我敢肯定,未来,等朝廷有了足够实力,太子殿下定会对天下藩镇动手。所以您现在必须要想清楚,您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将来是要站在藩镇这边,还是要站在朝廷这边。”

  判官赵雄的话让慕容复陷入深思。

  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称霸天下,登基为帝?

  不,自己没有那样的野心,更没有那样的能力。

  自己想要的,只是抱住慕容家的荣华富贵而已。

  将自己的想法说出,二赵眼中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他们在慕容复手下多年,对这位主君的性格自然非常清楚,他不是那种野心勃勃之辈,相反,还有些优柔寡断。

  否则,以他天下第一节度使的威名,现在也不会被朝廷拿捏得死死的。

  “既然如此,大人就要想清楚,日后等朝廷对节度使动手,究竟如何站队!”

  赵棋说道:

  “如果站在节度使这边,就算能赢,最后也一定是天下大乱,大人您的家族富贵在乱世之中还能否保全,可就是个未知数了。”

  “但是如果您站在朝廷这边,帮助朝廷平定了天下节度使,为朝廷立下大功,那未来才有可能保住富贵!”

  “可是……”

  慕容复担忧的说道:

  “说到底,本帅从身份上来说,其实也是节度使,等朝廷平定了其余节度使,最终也一定会对我下手的!”

  这一点,才是慕容复最担心的地方。

  站在节度使这边,天下大乱,站在朝廷这边,又怕事后被朝廷卸磨杀驴。

  “所以,大人您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朝廷动手之前,摆脱节度使的身份,要从封疆大吏,变成朝廷重臣。”

  “哦,此言何意?”

  “大人,不论太子殿下未来有怎样的雄心壮志,现在的他,一定是需要您的帮助的,现在,您对他帮助越多,为朝廷立的功劳越大,那您以后就越安全。”

  “而且更妙的是,您可以借着这次与太子殿下联姻以及朝廷调动军队的机会,开始逐渐转变身份。

  比如,您可以像朝廷请求,入京为官,下官敢肯定,如果您提出来,哪怕是想当丞相,太子殿下也会给。现在,是朝廷有求于您,不论您要什么,朝廷都会给的。

  这样,日后您在朝堂,太子妃在后宫,再将世子留在淄博,如果朝堂对您确实是诚心相待,放心的让您大权在握,那可以逐步将淄博藩镇交给朝廷,彻底完成身份转变,从封疆大吏彻底变成朝廷重臣,日后朝堂削藩与否,这一切外部风云,就都与您无关了。

  而如果朝廷对您不信任,不肯给您以实权,那有世子在淄博,您也不用担心没有退路。”

  赵棋、赵雄的话讲慕容复所得热血沸腾。

  假如二人给他描绘的蓝图可以实现,那自己的处境确实要比现在好得多,到时候,自己进可以成为朝廷重臣,完成身份上的转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等女儿生下皇子之后,慕容家的富贵将更有保障。

  而即使朝廷不信任自己,有世子在淄博,自己也是有退路,大不了回来继续当自己的节度使而已。

  既然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了。

  自己不仅把军队交出去,而且也要进京,到时候,自己提出留在京城任职,就看朝廷是个什么态度。

  如果朝廷真的能够任命自己为宰相,并且不是那种挂名宰相,而是真正大权在握的宰相,那说明朝廷确实是有很大的诚意。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淄博藩镇就算交出来又何妨?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可比一个名义上的天下第一节度使要威风得多,也安全得多!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六章 微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灾民到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