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辩经(终)
写道之人2025-09-04 15:302,835

  不知不觉间日食结束了,当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中时,冷不丁的传来了一声吼:

  “殿下,你可知罪!”

  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可把大家吓了一跳,台上台下众人望去,说话的是郑家家主郑玄。

  郑玄的脸色阴沉的可怕,又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

  “殿下,你可知罪!”

  老爷子终于回过神来,他知道在陌生的领域里,自己跟个傻子没区别,还是得把事情拉回到自己熟悉的语境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啊。

  而儒家读书人最熟悉的是什么,当然是无理取闹,哦,不对,是犯颜直谏了。

  虽然这么做会得罪齐枫,但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齐枫没有说话,范志赶紧出来缓和气氛:

  “郑公何出此言,殿下何罪之有?”

  郑玄却冷笑不止道:“殿下方才说过,他有详实的观测数据。仅凭这句话,就足以治罪了!”

  “为何这么说?”范志皱眉问道。

  “我太祖皇帝祖制,非钦天监,不得私习天文!”

  便听郑玄铿锵有力道:“今此四皇子殿下,带着区区一群太学生,居然敢私窥天象,妄言天机!更用心险恶的是,居然极力否认天意的存在,此乃违背祖制的大不敬之罪!”

  “这……”范志当然要维护齐枫了,但郑玄的话让他一时难以反驳。

  开国初期,乾太祖的确曾经颁布过这样的诏令。但是时过境迁,数十年过去,很多太祖的法令都已经成为摆设了,如果都按照太祖的法令办,那十三传经世家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别的不说,他们自己家族就有不少私习天文的,现在拿这个来指责齐枫,可就有点不要脸了。

  十三世家的人皆敛住声息,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十三传经世家的骄傲,不容许他们有失败。

  台下被齐枫折服的众人和百官则是干着急,他们想替齐枫辩解,但又不得不承认,郑玄的攻击很致命,至少他们想不出该如何反驳。

  宰相高素则幸灾乐祸的差点笑出了声,四殿下啊,让你装逼,这下翻车了吧!

  高素当然是有办法反驳的,但是他可不会这么好心。

  当无数人都替齐枫着急时,齐枫却丝毫不惧。

  终于来了,孙贼!

  爷爷等你好久了!

  “哈哈哈!”齐枫大笑着向前一步,与郑玄呈针锋相对之势。然后才朗声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郑玄身为一代大儒,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便冷声道:“你少在这里拽文。”

  所谓一力降十会,郑玄根本就不跟他往这上头辩,蛮横的单刀直入道:“皇帝乃上天之子,殿下否认天人感应,就是否定皇权天授,就是在动摇大乾社稷的根基!”

  十三世家有不少人附和,也跟着郑玄一起开始攻击齐枫。

  你一言,我一语的颇有群起攻之的势头。

  “一派胡言!”

  却听齐枫不屑的冷笑一声:

  “我太祖皇帝起于微末,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驱逐胡掳,为民除暴,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自古未有也。”

  顿一下,齐枫用激动的声音,献上载入史册的彩虹屁道:

  “我太祖皇帝奋起时,值中原衣冠尽丧,人人皆为亡国之奴。我太祖皇帝迅扫胡腥、驱逐鞑虏,恢我中原,还我河山!可谓上承三代以来之正统者,唯我大乾而已。可谓得国最正!”

  说着,他一脸慷慨道:“天下民心尽归大乾,才是我朝得享江山的真正根基啊!”

  接着,科学研讨会门下学子全都跟着跪下,应和齐枫的呼声。

  见此,最佳捧哏符子原也马上出列跪地,高声道:“大乾得国最正、金瓯永固,一时的困难不会动摇社稷,我皇民心所向,大乾江山万年啊!”

  本来一直看热闹的百官,见状也不得不跟上了,便无奈跪地,一起山呼口号。

  齐枫看着被煽动的众人,一脸满足。

  他当然知道否认天人感应虽然打击了儒家,但也会误伤到皇权,他也担心到时候迷信的“便宜老爹”会出来拉偏架,所以刻意拍了这么个马屁。

  父皇你看,我都说了天下民心尽归大乾,大乾将会江山万年了,您老就不要在意什么君权天授不天授的事儿了,反正您又不信儒家这套对吧!

  但齐枫也没有想到,他这话还带来了意外之喜。

  “殿下说得没错,我大乾的江山乃民心凝聚,区区几句话动摇不得。”

  开口说话的是自辩经以来一直沉默不语的崔家家主崔健。

  郑玄听得一愣一愣,心说尼玛,老子在前方冲锋陷阵呢,你个崔健蹦出来装什么好人?

  “方才殿下已经用事实验证了科学的正确性,那我等理应承认。”

  郑玄这才回过神来,心里咯噔一下,万万没想到,崔健这位十三世家的老大会站出来替齐枫说话。

  谁知没想到的还在后头,另外一位十三家的家主王曦也发声道:

  “郑老消消气。你忘了,太宗皇帝时就命征山林隐逸能通历学者以备选了,说明那时就已经不以私习天文论罪了,所以四皇子殿下和科学研讨会的学子们研习天文也不算犯忌讳。”

  这一下郑玄真的抓瞎了,这,这是什么情况?

  见气氛有些微妙,范志笑着打起圆场道:

  “殿下方才预测日食,的确惊人,可见科学有其可取之处。”

  见范志递了个台阶过来,齐枫也笑了笑,开口缓和与十三家的关系,他只是要否认天人感应,不是要取代整个儒家:

  “太傅,诸公,我科学一门其实与儒学并非水火不相容,严格来说,我科学其实也算是儒学的分支。”

  此言一出,众人惊哧,而崔健和王曦则是相视一笑,果然,这位四皇子殿下是聪明人,他已经接收到方才我们传递给他的信号了。

  “圣人所传授的儒学,核心是什么,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是向内求索,希望天地间人人如圣,然否?”

  众人点点头,人人如圣,这确实是儒家最高理想。

  “而我的科学,乃是向外求索,了解自然万物的规律,探索宇宙天地的奥妙。

  这与儒学的根本宗旨不仅丝毫没有冲突,而且还能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众人听闻此言,虽然感觉有点怪怪的,但一时竟无法反驳,感觉齐枫说的还挺有道理。

  其实这时候,郑玄已经被压住了气焰,自己一方的老大都反水了,他还叫什么劲,但仍然嘴硬道:

  “即便如此,科学与我儒学又有何关系?”

  齐枫微微一笑:

  “郑公可知格物致知?”

  “自然知晓,出自《礼记》,但格物致知讲的是求学之法,与科学有何干系?”

  “我科学就是自格物致知开始发端的。”

  齐枫解释道:

  “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我科学研讨会的数学、物理、化学,一切科学之说,皆出自格物致知。”

  其实齐枫这话是有点牵强的,严格来说,格物致知只是一种求学方式,讲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但与数学、物理、化学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儒家典籍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

  这就使得在此问题上,给了齐枫钻空子的空间。给科学披上一层格物致知的外衣,似乎也不是不行。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层儒学的外衣,最大限度减少天下读书人对科学的抵制,反正儒家流派那么多,也不差我这科学了。

  果然,齐枫的话说完,就连传经十三家中的不少人都开始低头沉思:

  “原来这科学竟然是出自我儒学一脉,既然这样,那似乎也没必要跟它针锋相对嘛!”

  崔健则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看来这位四皇子殿下,没有与我等十三家翻脸的意思。”

  对十三家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殿下所言大善。”

  崔健开口说道:

  “儒学与科学,本为一脉。”而后看向范志道:

  “范太傅,今日辩经,是我等十三世家输了。”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九章 假节钺、开府仪同三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灾民到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