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疑点
诚门道人2025-07-28 18:332,064

  唐珣大致说了说昨晚到今日早晨的搜查情况,城里一共有三家棺材铺和香烛铺,捕头带人去查访之后,发现三家之中没有可疑之人。

  一家家庭和睦,全家老小都在,与分析的凶犯非常不一致。

  一家除了做冥事,还给周边城镇的寺庙制香。收了几个徒弟,但还是从早忙到晚,徒弟们也都住到铺子里,可以互相佐证。

  最后一家确实是个孤家寡人,可人家断了腿,难以行走,更不要说来杀人了。

  这么一排查,全都没有了嫌疑。

  今日凌晨的时候,捕头突然想起来,城外还有一处义庄,是用来存放没有亲属和不知名的死者的。

  义庄的管事只有一个人,是个中年男子,曾经也有人看见过他推着板车拉死尸。

  这些条件都符合之前的分析,所以,唐珣就下令让衙役们去抓捕义庄管事。

  巳时中,捕头就将这名中年男子抓了回来。

  唐珣立即开堂问案,斩妖卫四人在旁听询。

  “你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唐珣问道。

  “回大人,小人伍金,是在城外看管义庄的。不知道大人抓我来,是要做什么?”

  伍金的声音有些沙哑,头发乱糟糟的,脸上的胡茬遍布,手指甲漆黑,还好衣服不是破破烂烂的那种,不然还以为是个乞丐。伍金的形象简直是一个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中年大叔。

  在赫连看来,感觉这个人与自己心里构想的凶犯模样大不相同。赫连觉得凶犯既然内心里颇为残忍,那么表面上就应该是一位很得体的人。

  如果表面和内心是一致的,那么这个人早就该被抓起来砍头了。

  而且,就他这副样子,别说是文人,普通百姓见到他也会躲着,那些文人又是如何被他绑走杀死的呢?

  还有,想要敲人脑壳,最起码得下点蒙汗药什么的吧,否则拼死挣扎起来,头顶上的大洞也不会这么整齐、准确。伍金这么个邋遢形象,走到药铺去买蒙汗药,恐怕刚出门就被药铺老板举报了。

  “让你问问题了吗?”唐珣怒瞪了伍金一眼,接着问道,“你是一个人住在义庄吗?这几天还去过什么地方吗?”

  伍金抬起头,露出茫然的眼神,良久,答道:“就我一个活人住,其他的都是没人人领的尸首。我有很多活儿要干,除了偶尔进城买米面,没有出去过。”

  唐珣心里一动,这个人有作案的时间,而且没有人能证明他这段时间的行踪,更是符合了凶犯的标准。

  当他刚想拍板之时,赫连明墨却开口道:“唐大人,还是先将他收押,查一下他的背景,再做决定。”

  唐珣收回停在空中的手,神色动了动,大概是心里觉得赫连明墨太多疑了,但他并没有违背赫连的话,叫衙役先将伍金关入了大牢。

  下午,捕头就查到了伍金的过往记录,回来禀报。

  嫌犯伍金,没有亲属,曾在七年前因为强盗罪,被南安府判处牢狱之刑。三月前出狱,来到福州府,成为了一名义庄管事。

  唐珣一听,甚是高兴,这个伍金有前科,本身就有了恶性,出狱之后产生报复心理,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赫连明墨经过半天的思考之后,更觉得伍金不是嫌犯了。虽然他非常容易接触到棺材钉和板车,有点力气,但是除此以外,伍金并不与凶犯一致。

  最大的疑点就在于,伍金没有亲属,从他的表现来看也不像是头部有顽疾。如果他是凶犯,那么他敲人脑壳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取走脑髓呢?

  “唐大人,我觉得伍金并不是本案的凶犯。”

  赫连明墨将自己的疑惑全部告知唐珣,但唐珣不以为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伍金就是吸脑髓案的真凶。

  赫连明墨可以理解唐珣破案的焦急程度,毕竟这是连环凶杀案,不能让百姓处于持续恐慌的状态,但是也不能胡乱定罪,冤枉好人。

  “唐大人,既然你不同意我的说法,那么为了破案不走偏路,我必须……”赫连明墨掏出斩妖卫的腰牌,说道,“接手此案。”

  唐珣见到斩妖卫的牌子,“噌”地站了起来,斩妖卫接手的案子,就与地方官员没有关系了。所有的府衙官差都必须听从斩妖卫的指令,不得违背。

  “行,那你说,往哪儿查?”唐珣生气地一屁股坐下,撇过头去。

  赫连明墨也不想运用权力迫使人听命于他,思考了一下,还是以理服人:“唐大人觉得伍金可疑,无非是认为他能接触到凶器,有作案的时间。可是,有一些疑点我们也不能忽略。”

  “我们先假设他不是凶犯,那么除了棺材铺的人,还有什么人能接触到棺材钉?”

  唐珣想了一想,突然说道:“死了人的家里?”

  “唐大人说的不错。”赫连明墨认真分析道,“家中至亲之人离世,一能接触到棺材钉,二可能引起心性大变,从而冒出杀人的念头。”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伍金与文人应该说毫不相干,又怎么会知道大街之上谁是文人?难道他随便拉走三个人,都恰好是文人?”

  “如果能够找到一家,家中既死了人,又有人要参加科举,那才叫可疑。”

  唐珣听完之后,若有所思,随后立即叫来捕头,吩咐他们上街查访。

  衙役们很快就全部撒出去了,但福州府很大,想要挨家挨户地查,得查不少时间。

  这时,沈游走进来说道:“我知道有哪一家近日出过殡,并且,家里有考科举的人。”

  说罢,沈游将两本书册翻开放在了桌上,唐珣和赫连都来了兴趣,凑上来看。

  一本是棺材铺的买卖记录,而另一本是福州府百姓迁入和迁出的记录。

  唐珣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沈游说的是谁。棺材铺上面记录的都是买主,顶多也就可以知道他们买了棺材,但是考科举要如何从迁入记录里面看出来呢?

  赫连明墨却找到了近期,两本书册上出现的重复的名字,于是指着这个名字,问道:“这个王畔生,你如何认为他们家有考科举之人?”

继续阅读:第120章 王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成化年间斩妖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