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却在这个时候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虽说魏王亲自躬耕陇田之中,并种植了土豆和红薯以解我大唐得灾荒,的确应该论功行赏。
但这并不能作为他无视朝堂礼法,肆意妄为的理由!”
“故臣以为,岑文本所上奏之事,并不是合情合理,陛下应当赏罚分明,以正朝纲!”
方才还沉浸在震惊中的各位大臣,如今听了魏征的话又一次纷纷点头!
觉得他说的十分的有道理。
果然魏征是大唐第一的,铁面无私,无论是谁,在他面前都没有办法徇私舞弊。
李世民也是十分的无奈。
说道:“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一个国家的安定,都体现在黎明百姓是否能够安居乐业!
诸位爱卿都知道,朕自动系以来,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开元盛世!
而在今年我大唐却遭受了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对于朕来说,这个理想,任重而道远!”
“而能够打倒一个国家最强的力量便是饥荒,魏王,正是解决了这最大的敌人!难道这不是功劳吗?”
“至于御史大夫所言,的确是不无道理!不过圣人曾经说过,子不教,父之过!
若御史大夫执意要对我这个儿子行刑的话,便有我这个做父亲的,代为受罚吧!”
下边儿的那些官员一听便慌了神!
天哪!
那高高的坐在上面的人,可是当今的天子李世民啊!
油皮破了一块儿,都是天大的事!,谁敢对当今圣上行刑?
若真是有,恐怕是不想活了!
所以纷纷都跪倒了一地,谁都不敢再说话。
李世民看着他们被自己威胁的样子,强忍着笑意。
耍无赖,谁不会?
“传我旨意,日后魏王李泰在宫中不必恪守成规,皇权特赦!”
李世民话,如同一颗火药丢到了小面朝臣里面了一般。
一时间,金銮殿炸开了锅。
李泰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李二居然会这么护着自己。
【嗯?他说的话怎么跟我想的不谋而合?】
【这……】
【看来这个李二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怪不得能开出一个盛世!】
李世民听着儿子在心里面对自己的赞扬,说不出的高兴!
而魏征也被李世民君舟民水的言论震惊到合不上嘴巴。
他选拔状元考核之时,从就有一道题问君民之间当如何自处。
举世们所说的,没有一个能够说到魏征心坎儿里,而魏征也日思夜养了好几日,都没有想到该如何解这题。
如今李世民一番话,让他觉得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于是立即换上了一副十分崇敬的表情。
“陛下!陛下所言使老臣茅塞顿开,魏王此举的确解了那些穷苦百姓的燃眉之急,以此安稳的朝纲!
老臣愚钝,从未如此深刻的领悟到过军与民之间的联系,如今看来,魏王的的确确是大功臣!”
“臣愿为方才的鲁莽之举,领罪!”
看着自己终于说动了魏征,李世民也是暗自的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魏征当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若是没有点儿真本事,还真是拿不下来!
不过他自然也不会乘人之危在这个节骨眼上真的去罚魏征,于是故作大度的说道:“御史大夫也是为了朝廷着想,何罪之有?”
魏征跪地谢恩,感激涕零!
见着他现在松了口,于是赶紧说:“那魏王之事便到此为止吧,无需在议了!”
“诸如爱卿可有其他要事上奏?”
只见李靖眉头紧皱,抱拳上前:“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看着李靖你得严肃的样子,又想起来,他一直都负责着突厥之势的进程,心不由得也跟着揪了起来。
莫非是突厥那边进展不顺?
虽然这样想着,但还是要看看他究竟是怎样说的。
“讲!”
“突厥之地原本在月初之时的大雪已经停了但这几日忽然又下了起来,末将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送去了口粮。
如今突厥两大部落虎视眈眈,似乎有动向想要争这块儿口粮!”
李世民听了之后,非常的满意。
情绪高涨的说道:“好,一切都在计划里面,带到他们鹬蚌相争,玉石俱焚之时,便是我们出手之日!
只是……
可怜了那边的百姓,跟着受苦!”
而房玄龄也禀报:“启禀陛下,江东一带,私自收税,隐瞒不报的官员七十三人均已经查获关押,一一审问!
旱灾也已经平稳下来了,国库里的粮仓也能够应付的来,这次旱灾!”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好啊!有劳两位爱卿了!
如此一来,江东动荡得以平复,突厥之地不日便可以收回中原!真是双喜临门啊!”
一边说着,眼光不知不觉的就落在了摆在金銮殿正中央的土豆和红薯上面。
“江东大旱,也就意味着今年已经错过了粮食种植的好季节!
也就意味着今年一整年,江东一带的老百姓都会颗粒无收!
我大唐粮仓所以能解了这燃眉之急,却不能细水长流!
如今魏王的土豆一年三季皆可种植,只要推广出去,今年便可以解了这灾荒!”
其实你要是只能解燃眉之急这件事情房玄龄不是没有想过。
之所以没有提出来,是因为彼时他并不知道魏王的土豆和红薯,又加上好不容易将功补过,不想留下口舌。
如今李世民的话算是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他巴不得赶紧推广呢!
李世民看了看岑文本,说道:“岑文本,你这些天加紧教授土豆种植的方法,赶快推广到江东一带。
莫要耽误了百姓的生计!”
岑文本很久都没有身居要职了,第一次见到这么重大的任务,激动的一直都大喘气。
于是跪地谢恩:“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望,推广好这土豆之事!”
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文武百官这几天一直都悬着的心也纷纷都放了下来。
只有李承乾一人,被气的嘴唇乌青!
他以前只是以为父皇不过是因为怜爱母后,所以才会爱屋及乌的给李泰连连封官。
而如今看来,李泰的确已经做出了他的成绩。
且父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了他皇权特赦,这也就意味着李泰如今手中的权力几乎就有超过他这个太子了!
李承乾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是亲兄弟,他此刻也有些坐不住了。
原本想要站出去说些什么,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被人给拽住。
回头一看,原来是长孙无忌!
“太子殿下,不可鲁莽行事!”
李承乾几次都想要挣脱,但奈何长孙无忌死死的拽着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
所以也只能作罢。
长孙无忌不是想拦着太子为自己争回身为太子的颜面。
只是如今魏王方才立了大功,如今在百官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能同往日同日而语。
此时太子若是贸然上前,恐怕心思,便如同明镜一般昭然若揭!
这是历朝历代身为太子的大忌!
所以说生于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根本无需过多的担心,只需要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便不会有什么意外。
只是位列东宫,便会有东宫的顾虑。
李泰如今深得朝臣的爱戴,又有皇帝和皇后的盛宠,可以说在风头上完全盖过了李承乾。
无论是谁,如今做太子,恐怕都有些沉不住气。
所以长孙无忌无论如何也要按住蠢蠢欲动的李承乾。
太子之事,原本不是一天两天便能消停的,所以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