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
因为陈落的突然闯入,阮黎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首先就是陈落的种种作为,因为陈落在阮黎公司,很多项目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但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
继陈落“不小心”洒了阮黎满身的咖啡后,又出现了诸如“不小心”拿错文件、“不小心”投错策划案等一系列的“不小心”。
但是陈落偏偏在其他地方都极为谨慎、没出现什么大错误,加上她态度要多诚恳有多诚恳,被发现错误第一时间就道歉,并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挽救。
怎么说呢,陈落是个很能洞察人心且投其所好的人,说是圆滑世故再合适不过。
先前阮黎以为陈落就是宋诚派来搞事的,可是细细一想又觉得哪儿不对。
第二天阮黎应阮姿的邀请到宋家吃晚饭,顺便探探口风。
宋宅
跟阮黎前几次来没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因为入秋,花园里大多数花都开败了,喷泉里难免漂浮落叶,迎着夕阳更有氛围。
阮姿热情招呼阮黎到沙发上坐了会,自己则转身进了厨房。
阿姨笑嘻嘻的,“太太煲了几个小时的汤,这会儿正准备收尾呢。”
阮黎点头,宋知意恰好扶着黑色实木扶手晃晃悠悠从楼上下来,穿的是棉白睡裙,睡眼惺忪,似乎刚醒。
“妈……”
永远就一句开场白,阮黎不用思考都能知道宋知意起了第一件事就是找阮姿。
楼梯是旋转式的,宋知意刚才没细看,跟阮黎对视上的时候眨了眨眼。
她佯装打了个哈欠,“阿姨,我妈呢?”
“太太在厨房”,阿姨温和道:“小姐您上去换件衣服,马上就可以开饭了。”
阿姨说的马上其实也等了半个小时,主要是等宋诚回来。
晚八点,终于是开饭了。
偌大的圆桌,宋知意坐在阮姿和宋诚中间,阮姿另一边则是阮黎。
餐桌上,阮黎见到了阿姨口中阮姿炖了好几个小时的汤。
其实单说都不合适,光尝一口酒能感受其极为鲜美的口感,不像是只一种材料能熬出来的。
阮姿待在家没什么事儿做,爱捣腾这些菜也不奇怪。
吃到一半,阮黎故意当场接起电话,毫不避讳的。
电话另一端是阮黎早就计划好的,谈了两句阮黎家长蹙眉:“又出什么事了?”
“行了,我知道了”,阮黎眉间不耐,“让她尽快解决,明天例会需要。”
随后,阮黎挂了电话。
她了解阮姿的脾气,肯定会开口问。
阮黎就自然地将事先准备的说辞说了出来,阮姿听完果然皱眉。
“这个小姑娘是意意的朋友,说是找工作太困难才让意意帮一把的。”
阮黎挑眉,余光注意到宋知意的情绪已经不太对劲了,筷子捏在手心好几秒没有动作。
阮黎不动声色地移开眼,“是这样啊。”
她大度道:“其实也没什么事,估计是新人,对公司事务不熟悉也能理解。”
“不过没听说过”,阮黎话锋一转,朝着宋知意弯唇:“你什么时候交的朋友?”
宋知意不自然地眨了眨眼,还是拿出之前糊弄宋诚和阮姿的说辞敷衍:“就很久没见的,人家就拜托我这个忙,我随便帮帮。”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增强说服力,宋知意补充:“之后就井水不犯河水,我仁至义尽了。”
……
当晚,阮黎被留在宋宅过夜,她犟不过阮姿,索性也答应下来。
之前阮黎在宋宅是有一个卧室的,阮黎走后阮姿也没有让其他人入住,依旧定时打扫,整理得很干净。
房间在二楼最右侧,视野很好,落地窗可以俯瞰楼下花园景致,还有就是,对面就是宋知意的房间。
本来宋知意的房间在另一头,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别扭的心理就觉得阮黎的房间好。
早些时间想把阮黎的房间占为己有,希望落空后就把主意打到了对面房间,于是腾出来当了自己的。
暖黄灯光下,有专业人员清理修剪花花草草,阮黎注意到喷泉里的落叶也都被清理了个干净。
她抬手一看,九点半。
阮姿近几年特别热衷养生,连带着也要求整栋别墅的人也早睡。
阮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才轻手轻脚地关上灯,等了片刻后出来反手锁上门。
“叩叩叩”
“谁啊?”宋知意的声音经一门之隔传入阮黎的耳朵,她没有出声,再度叩了两下。
而后,是趿拉拖鞋临近的声音。
阮黎准备好,宋知意一扭把手她就动作极快地闪身进了宋知意房间。
“你……”
宋知意被捂着口鼻,咿呀唔呀说不出话,眼神瞪得大。
阮黎把手指放到唇边,嘘声。
宋知意挣扎着掰阮黎放在她口鼻的手,但没什么用,力气不如阮黎大,像砧板上待宰的鱼。
“小点声,问两句话我就走。”
宋知意不为所动,毕竟是阮黎先冲进她房间又控制她的行为,怎么说她都有理,所以宋知意拼命地挣扎发出声响,更是用手去够把手,金属发出声音更大,以便引来阮姿和宋诚的注意。
阮黎知道这大小姐不会乖乖听话,贴在她耳边说了两个字,宋知意顿时就安静了。
“叩叩”
敲门声突兀地响起,宋知意刚落下去的神经又被提起来,她下意识看了眼阮黎。
阮黎没什么表情,扬了扬下巴。
宋知意抿唇
这时外面传来宋诚的声音:“睡了?”
宋知意钝钝地,“……睡……睡了。”
宋诚没走,“出什么事了?”
阮姿早就睡了,可宋诚没睡,在书房处理文件,宋知意特意搞出的声响不小,宋诚警惕性强,不可能没有听见。
宋知意硬着头皮:“爸,我……我只是不小心撞到什么了,没事。”
刚才想引来人的是她,可她没料到阮黎抓住她的小辫子。
阮黎刚才贴在宋知意耳边吐出的两个字正是陈落。
宋知意心里有鬼,当然不愿意让宋诚知道太多。
这也许就叫“自作自受”。
【作者题外话】:以下倒叙,讲一个月前的事,不要看岔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