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的眼神在李魏的身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转向了玄奘法师。他看到玄奘法师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仿佛是在说:“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是吗?”苏离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李魏看到两人的反应,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他们都是有着重要使命的人,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他转头看向了站在门口的仆人,挥了挥手,示意他过来。
仆人快步走到李魏的面前,低头等待着他的指示。李魏看着他,大声地吩咐道:“去,让我们的车马准备好,我们要立刻出发。”
仆人迅速地完成了车马的准备工作,确保一切都按照李魏的要求准备就绪。他检查了马车的每一个细节,从车轮的坚固程度到马鞍的舒适度,再到车辆的装饰和外观,没有一丝疏忽。在确认一切完美无缺后,仆人快步回到李魏的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禀报泰王殿下,车架已经备好了。”仆人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自豪,毕竟能够为王室服务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李魏闻言,点了点头,示意仆人在前面带路。他对这个仆人的效率感到满意,心想这次出行必定能够顺利。
仆人领着苏离一行人穿过了净土寺内的众多建筑,出了寺庙大门,来到了停放着马车的地方。
只见那拉车的骏马高大威武,肌肉线条分明,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速度。它们似乎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旅程,不耐烦地刨着地面,偶尔发出一两声嘶鸣,仿佛在向众人展示它们的热情和活力。
玄奘法师站在一旁,目光落在这些骏马身上,不禁感慨万千。他虽然是一位出家人,但对于世间的美好事物仍有一定的欣赏能力。看着眼前这华丽的马车和神采奕奕的骏马,他心中不由得对王家的富足和奢华感到震撼。
“这王家的确是非同小可,单是这出行的排场,便足以显示出他们的权势和地位。”玄奘法师心中默默地想着。
待最后一人的玄奘法师上车落座完毕,车厢里就并肩坐着苏离一行三人,见人都已经到齐,驾车的马夫随即扬起手中的鞭子,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地落在拉车的骏马身上。
骏马感受到鞭子的力量,顿时发出一声长嘶,声音高亢而有力,仿佛是在向天地宣告它的力量与速度。
骏马放开四肢,如同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马蹄声声震天响,卷起一阵尘土飞扬。马车在骏马的拉动下,迅速穿过了街道,驶向了远方。
尽管骏马的速度极快,但车厢之内却出奇地稳当。马车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却仿佛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般,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晃动。玄奘法师与苏离坐在车厢内,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心中不由得对驾车之人的高超技术赞叹不已。
驾车的马夫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速度,他稳稳地驾驭着马车,时而轻轻调整马鞭的力度,时而轻轻拉动缰绳,让骏马在保持高速的同时,也能平稳地行驶。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仿佛与骏马、马车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
随着马车缓缓前行,净土寺的轮廓渐渐在视野中缩小,最终化作了背后路途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尽管离开净土寺的时间并不长,但苏离和玄奘法师之间的对话却像久别重逢的老友般自然而亲切。
苏离抱着对佛教圣地的好奇之心,向玄奘法师提出了一个他一直萦绕于心的问题:“我一直很好奇,净土寺的日常开销除了皇家的捐赠和来往信众的香油钱以外,还有什么途径补充,法师可否为我解答这个问题。”
玄奘法师微微一笑,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并不涉及什么机密,于是便坦率地回答:“除了苏施主所说的皇家赏赐和信众的捐献,净土寺的经济来源其实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寺庙周边的土地。这些土地大多由挂靠于寺庙的佃户耕作,他们缴纳的租税为寺庙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而且,由于天子的宽仁政策,对于寺庙名下的田产只征收很少的赋税,这使得寺庙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确保了日常开销无忧。”
苏离听后更加好奇,因为他在来净土寺的路上并未见到任何耕作的佃户,于是他追问道:“为何我这次来净土寺的路上未曾见到这些佃户呢?”
玄奘法师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色,他并不是负责寺庙俗务的僧人,对于这些具体的情况并不了解。他回答道:“这其实我也不太清楚,这些俗务在寺内有专门的僧人负责管理,我刚才所说的信息也是从他们那里得知的。至于为何没有见到佃户,或许是因为他们在你们来的另一个方向耕作吧。”
苏离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他觉得他可能知道怎么解决士子居住的问题了。
有了眉目的苏离也不再打扰玄奘法师了,只在一旁闭目养神起来。
不久,马车的速度慢了下来,最后停了下来。苏离知道,这是已经到了目的地。他睁开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走下了马车。他的脚步虽然轻盈,但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有力。
见到清净寺的那一刻,苏离仿佛看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圣地。他瞬间被寺院所散发出的宁静与庄严所深深震撼。只见庭院开阔宽敞,宛如一片净土,四周古木参天,枝繁叶茂,为这片空间增添了几分古朴与庄重。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梵音阵阵,从佛堂深处传来,悠扬而深沉,宛如天籁之音,让人心生敬畏。那音律仿佛有魔力,能洗涤人的心灵,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苏离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感受着这份来自内心的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