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伯府后院,李兆正在地上摆弄着一堆东西,桌子上摆放着一堆瓶瓶罐罐,还有他自制的酒精灯和烧杯。
四个徒弟大眼看小眼,完全搞不明白老师到底要做什么。
“老师,还有三日就要会试,咱们是不是继续讲八股文。”祝允明问道。
李兆翻了个白眼:“练这么多够了,如果还考不上,那你就去江宁县给我产水泥吧。”
王守仁却是异常开心,说道:“师兄,老师肯定要将知行合一,你八股文的事情,我晚上给你讲。”
祝允明哭笑不得,却无法反驳,有这么一个学霸师弟太让人尴尬了,明明入门时间比自己晚,结果现在四个人里面,王守仁的八股文水平最高。
李兆心道,王守仁这小子是被知行合一整魔怔了,什么都往知行合一上想。
不过这做实验也确实算是符合知行合一的教义。
“你不是问我如何格物吗?今天我教你们怎么看透事物的本质。”
一句话,让四个人顿时兴趣大增,儒生人人皆知格物致知,却难以有人能真正做到格物,然后还能自知。看透事物本质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诱惑力太大了,就连一贯只对诗词感兴趣的王朴厚,此时也十分热切的看着李兆。
李兆拿出一个玻璃杯子,瓶口只有三个手指大小,又拿出一个鸡蛋。
李兆问道:“你们知道,怎么把这个鸡蛋装进杯子里?”
王朴厚抢先说道:“把鸡蛋弄碎了装进去。”
“不能破坏鸡蛋。”
毛澄补充道:“把杯子的口子加大。”
“不能动杯子。”
祝允明认真的说道:“老师,这根本不可能啊,只有神仙才办得到。”
李兆笑了笑:“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解释得通,如果把一切的无知都归根到神学,那天下学子也就不用谈什么格物致知了。”
四个人为之一震,李兆所说的话直接触及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啊。
王守仁从怀里拿出一张稿纸,提笔将李兆刚说的话记下来,一边写一边流泪:“老师说的话让弟子受益匪浅,吾等能拜老师为师,实乃吾等之幸也。”
另外三人也同时点头称是。
李兆也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能对四人造成这么大的冲击,但李兆没有想到的一点是,这四个人都是传统的儒家学子。
程朱理学那一套已经将儒生圈在一个固定的世界观里,想要从这个圈子里面走出来何其难,而李兆这一句话,就像一块石头,打碎了四个人心中那一层纸窗户。
李兆说道:“别顾着感慨,看为师怎么做的。”
李兆将一坨草纸点燃,丢入杯子中,草纸燃尽后,李兆将鸡蛋放到杯子口。
神器的一幕发生了,鸡蛋居然被杯子吸入了瓶子,完整的鸡蛋,此时已经在杯子中央。
四个弟子顿时目瞪口呆,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李兆解释道:“鸡蛋进杯子的原理是大气压强,在杯子里放入一个燃烧的纸,氧气被消耗,瓶里气压小于外面的气压,鸡蛋剥壳了之后有弹性,就被气压压下去了,鸡蛋自然就会进瓶子。”
“气压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一般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李兆补充道。
格物!这才是真正的格物啊!探索事物的本质!
王守仁内心澎湃,仿佛自己站在东海边上,全身被海浪席卷,这种感觉,太爽了!
王守仁问道:“老师,何为大气压强,何为氧气?”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感觉四人都很感兴趣,李兆心里也很满意,这样自己的学说才能真正被世人所接受。
接下来李兆给四人普及了一番简单的物理基础知识,四个人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认真在纸上记录李兆的讲解,比起学八股文,这新学更让他们觉得奇妙。
“老师所讲的学问,不似其他,不知到底算什么流派?”毛澄问道。
李兆想也不想,说道:“科学。”
科学...科学,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学派啊,而且所讲述的东西也是亘古未见。
王守仁满怀激动:“各位师兄,老师既然创立科学一门,我们作为科学门人,日后可得好好宣扬咱们的学说。”
“既然是老师的学说,何不叫李学,或者兆学。”祝允明机智的说道。
还不待李兆说什么,毛澄已经说道:“师兄,老师的新学说,树大招风,如果用老师的名讳来传道,那势必会被儒生群起而攻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李兆看着毛澄,内心简直欣慰,看看,这才是好徒弟啊,连理由都帮老师想好了。
几人都点点头,不过内心已经把弘扬科学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明朝虽然学说诸多,但终究是儒家的天下,当官的也好,学生也好,乡绅也好,各个阶层都是儒学门人,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科学,想要在儒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分得一杯羹,太难了。
这件事,只能徐徐图之,却不可贪功求快。
李兆接着又演示了几个科学小实验,四个弟子皆是深陷其中,没看出来这几个家伙还都是学理科的好材料,通过李兆的解释,四人都能做到举一反三,甚至问出一些很有深度的问题。
一日结束,四人都意犹未尽,求着李兆明天也一定要继续上课。
奈何李兆本来就是个懒人,哪有心情天天这么高强度的上课,再加上李公子肚子里的物理化学知识就只有那么多,自己平日里还得通过百科全书进行知识储备,不然哪儿有内容讲给他们听。
李兆以当前科举为重,让几人接下来两天还是以八股文为重,便搪塞了过去。
最后四个人硬是在李兆的房门外跪了半个时辰,李兆才不得不把原本准好的一本书交给几人,正是他以前世记忆加上百科全书的内容,写的一本初级数学,毕竟想要学好数理化,首先第一步,还是要学会数学,不然连公式都认不得。
四人如获至宝,当天晚上便是挑灯夜战,加减乘法对于四人来说还是很简单,一直到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四个人就犯愁了。
前去询问李兆,李兆却让他们自己学,教材上也写了解体之法,只是没有答案,需要自己去摸索。
王守仁奋笔疾书,草稿纸都用了一大叠。
祝允明凑过去开心道:“师弟,你看,我终于解出来了!”
“哦,师兄你真厉害。”王守仁不冷不淡的夸赞了一句。
祝允明这才注意到,王守仁居然早就攻克了一元一次方程,现在做的二元一次方程,祝允明心里苦啊,本以为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还是被学霸吊打了。
回头一看,就连王朴厚那厮居然都已经再解二元一次方程,更不要说毛澄了。
搞了半天,自己居然还是最差的那一个!我可是大师兄啊,祝允明无比尴尬。
要不是李兆以老师的身份让几人以科考为重,每天晚上必须休息,不然这四人都要被数学题折磨得睡不着觉。
这一日,会试开启,李兆还没有起床,四个学生已经在李兆的门房外等着。
按照规矩,考试之前老师都有话要交待,不过这个时候才凌晨四点钟,李公子正在床上做梦,哪里知道门外还有四个宝贝徒弟在等着训话。
等了半晌,终究是没见李兆出来,四人稍微有点失望。
赵石头这才拿出几个食盒说道:“公子吩咐了,这是给诸位准备的饭食。”
打开饭盒,毛澄首先一个忍不住掉出眼泪,里面除了米饭和一些肉菜外,居然还有他熟悉的青团子,这可是昆山才有的特产,自打来了京师后,他是许久没有吃过。
没想到老师居然为自己专门准备食物,毛澄顿时感动不已。
而另外几人也都有各自家乡的特色餐食,对于老师的良苦用心几人感触颇深,再也没有一点失望的情绪,只有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
接着赵石头又拿出四个瓷瓶,打开瓷瓶,里面一股刺激的味道直冲脑门,这种味道他们还从来没有闻到过,让原本还有些犯困的四人,顿时精神了不少。
此物正是后世的抗疲劳神物,风油精。
“此物名为风油精,最是醒神的好东西,公子吩咐你们一人拿一瓶,若是精神不振,可闻一下,亦可涂抹在脑门上。”赵石头说道。
毛澄提起饭盒,将风油精揣进怀里:“老师已经为我等做了太多,此次会试,我们必不能让老师丢脸!”
另外三人也振作精神,各自提起饭盒,意气风发的向外走去。
而此时还躺在床上的李兆,嘴里念叨着。
“哎呀,美女,你怎么穿得这么少,你不冷吗?我帮你暖暖。”
熟不知,一门四杰的佳话,从这一刻起便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