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章:太监第一人
凉面饼子2025-07-28 18:163,843

  “皇上,臣以为,行商司一事还得谨慎。”刘大夏说道。

  叶淇却是说道:“臣以为行商司值得推广,以甘肃和宁夏为例,关外势力以阿黑麻和鞑靼为核心,眼下阿黑麻和鞑靼都与我朝交好,个别部落并不敢越雷池半步,此等时机不能错过。”

  同为户部官员,叶淇是尚书,刘大夏是左侍郎,很难见到这种一把手和二把手窝里斗的情况。

  徐溥则是主张推广行商司,毕竟这机构太能赚钱了,以前是不知道,以为这行商司不过是赚点小钱,便由得皇帝自己去捣鼓,但确实没想到,单单是一个行商证,就能让皇帝的内帑怒赚几十万两银子,这下别说户部了,就连内阁都坐不住了。

  对比起风险来说,行商司所能创造的收益更多,这点风险在徐溥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李东阳则是站在刘健的身旁,想要说什么,却是摇头顿下来。

  “皇上,臣觉得,此事可为。”徐溥附和道:“户部官吏能人众多,再加上有朝廷的支持,行商司必定能推而广之。”

  徐溥这话里有话,隐隐有点暗讽御用监和锦衣卫的意思。

  靠着一个太监机构和一个特务机构都能办成事,那朝廷为什么办不成?

  孝宗皱了皱眉,朝萧敬问道:“李兆还未来?”

  孝宗话音刚落,李兆就已经进入大殿,身后跟着祝允明和何鼎。

  其实他早就到了,专门驻足在门外就是想听听墙角。

  此时何鼎脸上的表情却不怎么好看,徐溥居然在暗讽自己管辖的御用监,何鼎哪里会有好脸色,这行商司能如此发展,这其中他何鼎可没有少费心思,怎么到了徐溥嘴里,自己就变成可有可无的?

  见李兆来了,孝宗便当即道:“李兆,你觉得行商司可否推广到其他七个边镇?”

  所有人都看向李兆,这行商司从无到有,都是李兆一首操持出来的,他的话自然是重要。

  徐溥看了一眼李兆,李兆朝着徐溥暗中点头。

  这下徐溥心里就觉得十拿九稳了,自打上次在暖阁见面后,徐溥就把李兆当成了自己人。

  李兆拱拱手说道:“皇上,行商司虽然是臣开设的,但实际上这大半年的时间都是臣的弟子祝允明在负责。”

  孝宗还记得祝允明,殿试的时候他就觉得祝允明此人颇有点老臣的气质,为人一点都不轻浮,说话总是深思熟虑之后再开口,颇有一点春秋之枫。

  “祝允明,你可是状元之才,居然被你师父安排到边关,可有怨言啊。”孝宗笑道。

  祝允明低着头,停顿了十几秒钟才开口:“回皇上,君恩不敢怠,师命不敢违。”

  孝宗满意的点头,果然不愧是朕选出来的状元,看看,说话多有分寸,完全不像他的师父,就知道拍马屁。

  “既如此,你来告诉朕,这行商司之事该如何?”

  祝允明刚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李兆则是在祝允明的身后轻轻拍了一下,祝允明侧过脸,李兆闭着眼睛摇了摇头。

  虽然祝允明不算聪明人,但好歹跟了李兆这么长时间,他知道老师这么做肯定不是没有道理。

  当即换了自己的口风,抬头回道:“回皇上,臣觉得行商司可以推广。”

  徐溥当即笑道:“皇上,您看看,就连行商司的提举都说可以,这件事当不能再拖延了。”

  刘大夏则是疑惑的看向李兆,李兆则是假装没看见刘大夏的目光,把脸侧向另一边。

  李东阳朝刘大夏道:“刘大人,舟山侯这么做有什么道理?”

  “老夫是不知道这小子再打什么算盘,且看着吧,若是徐溥执意要开设行商司,此事并不是老夫能拦下来的,更何况,希贤兄不是还没开口吗。”刘大夏说道。

  刘健微微一笑,无奈道:“时雍你就知道敲打我,你这徒弟眼下算是半个徐阁老船上的人,他这般做也不算错,不过是一个行商司,我们何必跟徐阁老对着闹呢?”

  刘大夏也深以为然的点头,不再说什么,徐溥现在在朝堂上一家独大,为了行商司确实不宜和徐溥结梁子。

  孝宗见祝允明都这么说了,心里安稳了不少,在他看来祝允明等于是李兆,李兆这个人虽然不靠谱,但做事情还从未让孝宗失望过。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吧,内阁拟一份章程上来,既然甘肃和宁夏办的不错,这新的行商司也从原属机构抽调人手吧。”

  李兆则是抓准时机又说道:“皇上,臣觉得,眼下甘肃的行商司人手并不充足,而且已经抽调了一半到宁夏,实在是难以再往其他边镇派人。臣认为,这新的行商司还是以朝廷为主,让户部操持为好,毕竟御用监和锦衣卫能力有限,可不能再越俎代庖。”

  孝宗听完李兆的话,也觉得有理,先不说其他的,眼下替他赚钱的就是甘肃和宁夏,如果为了搞其他的地方,把他原本的收入降低了,孝宗可是会不开心。

  而且孝宗原本就准备把其他七个边镇放给户部,说到底,作为皇帝他也不可能把九个边镇的便宜都占完了,对于李兆的提议孝宗自然是同意。

  不仅是孝宗,徐溥也十分满意,他正愁如果锦衣卫和御用监参合进来怎么办,李兆却是直接将他心里的疑虑解决了。

  徐溥心里暗赞,这李兆真是个妙人啊。

  叶淇当即开口道:“正如舟山侯所言,七镇的行商司户部必然能办好,请皇上放心。”

  孝宗敲打桌面,不经意的朝李兆瞟了一眼,嘴角流露出一抹不经意的笑意,似乎孝宗猜到了李兆的小心思。

  “户部也拟份章程上来,这件事就户部去办吧。”

  “臣遵旨!”

  祝允明小声在李兆边上问道:“老师,这件事明知不可为,为何要这样说?”

  “一来是为了交好徐溥。”李兆慢慢的道:“二来嘛,这世上人教人,一百遍也教不会,但是事教人,一次就够了。”

  祝允明喃喃道:“事教人...”

  李兆这般做,无非是送了徐溥人情,又将自己摘出来,不管其他边镇的行商司出什么岔子,后面都不会跟他产生关系,毕竟是户部承担的。

  开设行商司的事情说完,李兆这才说道:“皇上,臣进宫给皇上带了一份礼物。”

  孝宗现在最欢的事情就是李兆说带礼物,每次这家伙带来的礼物那都是好东西。

  “快快呈上来让朕看看,是什么礼物?”

  李兆微笑道:“这件礼物还得请皇上移步殿外。”

  孝宗急不可耐的站起来,跟着李兆来到殿外,其余人也好奇的跟出来,毕竟李兆几次拿出来的新玩意儿都堪称神物,就像那燧发枪和番薯,几乎等于是国之重器。

  只见殿外的空地上,一个巨大的气球已经搭建完毕,下面用麻绳连接着一个篮子,一个青铜盒子里不断的释放出火焰。

  孝宗疑惑道:“这是什么?”

  李兆解释道:“皇上,此乃飞天球,靠着这个东西,能把人送上天。”

  “送上天?”孝宗大为震惊。

  “皇上,人可是站在那篮子里,然后通过控制铜器里的火焰,就能将这飞天球升上天空。”

  曲清跑上前来,跪在地上:“臣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曲清,参见皇上,飞天球已经准备完毕。”

  孝宗当即道:“快快演示。”

  所有人都好奇,这飞天球真的能把人送上天?

  李兆说道:“皇上,派何人乘坐飞天球?”

  孝宗把目光从周围的人身上扫过,原本还满怀期待的众人,顿时纷纷避开孝宗的眼神。

  虽然好奇,但众人更怕死,这玩意儿要是飞上去,又突然掉下来,那谁说得准。

  就在这时,朱厚照从远处跑过来,一边跑一边欢呼着:“哇,刘瑾,你快看!这就是飞天球,能把人送上天!李兆没有骗我,人真的能上天。”

  李兆看着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心里有了主意。

  待朱厚照来到孝宗近前:“儿臣参见父皇。”

  “殿下,眼下飞天球还差一个人乘坐,这可是从古至今第一个飞上天的人啊,皇上正苦恼应该派何人接受这份殊荣。”李兆的眼神在刘瑾的身上反复打量。

  看得刘瑾心里发毛,刘瑾心里暗道,舟山侯不会是想送自己上天吧?

  朱厚照激动道:“父皇,这还用考虑吗?肯定是选儿臣啊,这种事情儿臣最合适了!”

  徐溥马上站出来阻止:“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殿下关系到国家,若是除了问题怎么办?”

  李兆听完朱厚照的毛遂自荐,也不禁扶额,这太子殿下真是时而聪明,时而犯傻,但不得不说朱厚照的胆子是真的大。

  孝宗咳嗽两声:“朕看太子年纪太小,还承受不住这份殊荣。”

  “臣以为,刘瑾公公常伴太子左右,可谓是劳苦功高,既然太子殿下不适合,这份殊荣不如让刘瑾公公来,这样也算是太子殿下的殊荣。”李兆说道。

  徐溥也附和道:“如此最好,刘瑾公公乃是太子的内臣,帮太子获此殊荣,于情于理都很合适。”

  何鼎也点点头:“唉,这份殊荣居然能落到刘瑾公公的身上,我等只能羡慕啊。”

  只有刘瑾一人懵逼在原地,什么情况?这几个人,就这么几句话,就把我的性命给绑上去了?

  怎么没人问问我的意思?我只是来看热闹的,不是来找死的啊!

  刘瑾一脸无辜的看着朱厚照,结结巴巴的道:“殿下,奴才还不想死。”

  朱厚照黑着脸,怒道:“这怎么是去死?这是殊荣啊,以后史书就会写你的名字,飞天第一人呢,真是不知好歹。”

  孝宗也觉得在场的所有人,刘瑾似乎是最合适,毕竟就算刘瑾嗝屁了,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

  “刘瑾,你上吧。”

  听到孝宗的命令,刘瑾脸色顿时苍白,差点就要尿裤子。

  但有什么办法呢,作为一个太监,自己能抗命吗?抗命是死,还不如坐那该死的飞天球。

  刘瑾来到飞天球前,曲清热情的介绍着飞天球,告诉刘瑾如何通过控制火焰来升降飞天球。

  从小就不爱上课的刘瑾,这一次却是听得特别认真,毕竟这一回是关系到自己的小命。

  最后,刘瑾结巴的问道:“曲大人,这飞天球安全吗?”

  “嗯...”曲清想了想说道:“侯爷说过,这做实验没有百分之百,如果失败了,也是为科学献身,这是光荣的。”

  刘瑾心里大骂,什么为科学献身?老子一点都不光荣。

  刘瑾颤颤巍巍的被人搀扶进篮子里,小时候听人说上西天,没想到自己还有活着上西天的一天。

  曲清带着研究员,将飞天球周围篮子上的配种沙袋取下,随着沙袋取下,飞天球慢慢的离开地面,仅仅几个呼吸的时间,飞天球就已经升到了和宫殿屋顶一样的高度。

  刘瑾看着自己居然真的远离地面,顿时慌张不已,想要跳下去,可这个高度跳下去,那不得直接摔死?

  曲清汇报道:“皇上,想要再升高,需要刘公公调节火焰大小。”

  孝宗从飞天球离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完全被震住了,他是做梦也想不到,居然真的有一天,人能如神仙一样飞天,而且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眼前。

  朱厚照狂喜,大声喊道:“刘瑾,再高!再高!”

  刘瑾心里只剩下曲清的那一句:为科学献身.....难道今天,我刘瑾就要嗝屁了?

继续阅读:120章:准备出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开局一本百科全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