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溯一上马车,就立马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纸条。
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乌蝶巷”三个字,周溯勾了勾嘴唇,吩咐驾车的人:“去乌蝶巷。”
车在巷口停下,不多时,就有一道身影挑开了帘子快步走了进来,马车这才重新走动了起来。
进来的女子一见到周溯,就笑眯眯地坐到了他的怀里,顺势勾起了他的脖子,眉目流转地看着他:“周郎,你都好几日没来看我了,怎么,我堂妹不回来,你就不来了是吗?”
说话的人,赫然就是柳珏!
周溯一想到今天重见到柳夕满,他都亲自登门了,她居然还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让他一肚子不痛快。
之前他和柳夕满没有确定“心意”的时候,她就是一副若即若离的模样,他那个时候只当她矜持,喜欢慢慢来,就纵着她一些。
但没想到,她会一声不吭地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都不提前跟自己说一声,这就罢了,连再见到他,她也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甚至带了一股子敷衍的劲儿。
周溯认定柳夕满是喜欢自己的,可那个女人太索然无味了,完全没有她这位堂姐热情似火。
想到这里,周溯摸了摸柳珏的脸,直接抱着她亲了起来,柳珏在他怀里咯咯直笑,两人闹作一团。
等亲完了,周溯才慢条斯理地开口:“柳夕满回京,我总是要去看她的。一直不去,她肯定会觉得奇怪,总不能让她察觉到,我们两个在一起了吧?”
柳珏佯装生气地哼了哼,周溯捏住她的手腕一下下地揉着:“好了,别生气了,你不是喜欢金钗阁的首饰吗,回头我就让人挑几样新的给你送过去,如何?”
“这还差不多。”
周溯对她出手大方,柳珏心中自是满意。
之前她希望周溯能吸引到柳夕满,是想要通过他来破坏柳夕满和夜无尘的婚事。
只要他们的婚约不成,柳夕满就不可能再做殊王妃了。
而周溯也果然没有让她失望,不仅让皇上顺利取消了婚约,竟是让夜无尘对柳家生怨,要求柳夕满三年之内不可谈婚论嫁。三年啊,就算她现在还年轻,被这么晾着三年,只会变得无人问津!
既然目的达成了,柳珏又忍不住把注意力放在了周溯的身上。这位周大人一问世就是受人瞩目的探花郎,是京城里很多小姑娘追捧的男人,其中不乏身份家世都在她之上的望族之女。
柳珏自知以她的家世,想要跟皇子们在一起无比艰难,到不如找一个能力出众、家世出众的年轻官员,等他来日功成名就,说不定还能混个丞相夫人呢。
至于那个柳夕满,她压根不放在眼里。她本以为周溯对柳夕满的感情还算深,可她几次投怀献媚之后,周溯就笑纳了她的心意,可见,柳夕满在他的心里,也没什么特别的!
他看中她,无非是看中了大伯父的兵权罢了,既如此,柳珏倒是不介意陪着他一起耗着,总有将大房的气数耗尽,将柳夕满踩成烂泥的那一天!
……
“四小姐。”
窗外,突然响起了青云的声音,柳夕满连忙走过去将窗户打开,果然发现青云站在了外面。
她面上一喜:“你怎么回来了,青辉呢?”
青云朝着角落里努了努嘴,示意她青辉也在。
“我们刚随殿下入京,殿下就差遣我们过来保护您呢。他不放心您的安危,有我们在稳妥些。”
柳夕满苦涩地笑了下:“是殿下多虑了,其实我们侯府也是戒备森严的,之前我出事,是没有带侯府的侍卫跟着,以后再出门,我肯定会注意的。”
听她这么说,青云有些急了:“四小姐这话听起来,怎么像是不乐意我们两跟着您啊?”
柳夕满有些遗憾的想,青云和青辉都是特别好的人,她当然希望他们能留下。
只是,连她自己都不确定,跟夜无尘之后要如何相处。
“没有不乐意。”
青云这才说起正事:“对了,我们刚才尾随了那位周大人从柳家出去,您猜猜,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周大人,你说周溯啊?他怎么了?”
青云压低了声音:“他的马车驶到了乌蝶巷附近,谁知没多久,您的那位堂姐就上了那辆马车。等她上车了之后,马车又动身去了别处,绕了一大圈在一个首饰铺子外面停了下来,但只有她一个人下来,再后来马车就走了。”
柳夕满眉心一动:“你是说柳珏上了周溯的马车,还在车上待了许久?”
“正是!关键是,他们可不像是偶遇啊,分明是约好的吧!”
“我知道了。”柳夕满轻笑了一下,眼底有些讥讽。
她没去韵常郡之前,这两个人还比较收敛,似乎鲜少有私下的来往。
而这段时间她不在京城,这对狗男女倒是浓情蜜意了起来。
看到柳夕满反应平淡,青云提醒她:“四小姐,您怎么不见生气啊?看起来,您那位二堂姐,私下背着您跟周大人是勾搭上了,这种事放在自家姐妹身上,不太合适吧。”
“我为什么要生气?我早就知道他们两个的奸情了,反正我又不喜欢周溯,他想要利用我,焉知我没有利用他?”
青云顿时了然:“这倒是!属下这是瞎操心了,您这心里,分明只有我家殿下一人,其他人怎么配。”
柳夕满想到了什么,又问青云:“我一直想问,太子遇刺的事,是不是……”
“嘘。”青云小心地应了一声:“殿下其实已经忍了许久,再不出手,太子当真以为他的脾气太好,越发肆无忌惮了。这一次小惩大诫,算是吓到那位了,他应该能消停些。”
“听说只有太子一人活了下来,是殿下授意的?”
“殿下说过,太子还不能死。太子一死,皇上对他只会更加……”
柳夕满沉重地点了点头:“知道了。”
……
宫中,舒怡公主正在殿内无精打采地托着下巴发呆,方才明太妃刚来过,又将她训斥了一顿。
明太妃不满她对康棣华的态度怠慢,让她之后跟那位康公子相处,务必要打起精神,可舒怡公主只觉得心烦意乱。
这段时间,她跟康棣华在宫里宫外陆续见过了三四次。
对方的确是个端庄自持的名门公子,礼数周全,谈吐优雅,换做是过去,她可能会十分欣赏,可现在,她一想到自己要跟这样的人共度余生几十年,总觉得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