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暗流涌动
软饭硬吃2025-07-02 18:302,294

“诸葛婉儿现已成为宫中笑话,生不如死,诸葛上智和诸葛文杰对我也老实多了,但诸葛家的势力根深蒂固,要打压不容易啊!”李元韬皱眉说道。

“能对抗诸葛双杰的,只有荀子才和陆言,他们两个非世家之人,一定要拉拢,荀子才有一女未婚嫁,你可娶为皇后,把荀子才绑定过来。”

“至于陆言,从其夫人燕清清入手,燕清清不是一个安分的女人,而且很有野心,如今陆言变成阉人,其必然忍受不了被人嘲笑守活寡,现在恐怕已经动起了其他心思。”

“燕国亡了,美貌是燕清清唯一的资本,而诸葛文杰的孙子诸葛青好.色无度,你可让心腹引荐一下,我想,燕清清很愿意高攀上诸葛家,以此让陆言与诸葛家反目。”

李元乾阴险的谋划道。

李元韬听得瞳孔骤缩,对自己这大哥更多了几分忌惮,其若想复位,他恐怕是招架不住。

“这南宫挺好的,只要西昭皇室一直姓李,我便满足了,日后见了父皇也能有所交代。”李元乾看出了李元韬的忌惮,潇洒一笑,拎起酒坛便猛饮。

看着李元乾这披头散发,胡子拉碴的邋遢模样,李元韬稍稍安心了几分。

而在李元韬走后,李元乾暗淡的眸子逐渐明亮了起来,发出一声冷笑。

诸葛家倒台之时,便是他死之时,而他现在不想死啊!

另外一边,东楚国,近日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海上来了一群强盗,对东楚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

东楚国人一直认为茫茫大海中无人生存,故而沿海地区从未设防,而这些海盗人数虽然只有几千人,但各个身手不凡,战斗力极强。

正逢太子楚询在沿海地区办事,组织军队反击,海盗被赶出去了,但楚询却是不小心中了海盗的暗器,暗器上有毒,楚询撑着回到皇城,然后就挂了。

楚皇悲痛暴怒,让楚天军带人去剿灭那些海盗,结果人家早跑没影了,消失在茫茫大海上,楚天军无功而返。

太子挂了,那就得重新立太子,于是,楚国派周子翁出使春秋国,请求带在春秋国为质的二皇子楚启回国当太子。

楚启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当场就懵了,随即狂喜,当然,表面还是要装作悲痛的样子。

之前他还想着李元韬都能当皇帝,说不定他也能,结果现在真梦想成真了。

“陛下,看吧,这个世界很大,不止有我们这片大地,在漫漫大海中,在大海的另一边,在漠北之外,都有国家存在,指不定有比我们春秋国更强大的国家存在。”

“所以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这是真正的大争之世,我们不知道的那些国家,都在探索,都在扩张,我们只有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变强,方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雄视天下,称霸真正的天下。”

朝廷上,张辰站出来开口说道。

“嗯,工部,尽快把各学院建成,重视起大元帅说的科技进步,这世界上最强的霸主,非我春秋国莫属。”女帝豪迈霸气的说道。

“是。”工部尚书应了一声。

“东楚国之事,诸爱卿怎么看,放不放楚启回去?听闻最近楚启在天下学宫表现不错,难保不是一位英主。”女帝开口问道。

“陛下,当放其回去,那些海盗既然发现了东楚国,定会再来,让东楚国去对付那些海盗吧,暂时不用管东楚国。”

“此外,早晚我们春秋国会一统中原,对上那些海盗,臣想借吊丧的名誉,前去看看。”

张辰站出来请旨道。

“不可,大元帅万万不可再以身犯险。”

“是啊,大元帅请爱惜自身,不能去啊!”

“……”

群臣顿时急了,纷纷阻止。

“不许去。”女帝也是严厉呵斥。

“是。”这反应太大了,张辰尴尬的咧了咧嘴,悻悻的退回去。

“陛下,老臣愿往。”乔玄站出来说道。

“乔相年纪大了,此去路途遥远,江上凶险,不妥。”女帝摇了摇头,她还指望乔玄多撑几年呢。

“陛下,由臣去吧。”户部尚书秦明站出来请旨。

“不妥,秦爱卿去了,何人主持户部和春秋商会?”女帝摇了摇头,秦明可是春秋国的大管家,谁去也不能让秦明去啊!

“陛下,臣愿往。”礼部侍郎许安站出来请奏。

“嗯,好,便由许爱卿前往,大元帅既好奇海盗之事,多打听一些。”女帝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许安,第二届科举状元,才华颇高,一直重点培养,开始在户部为官,后调到吏部,如今任礼部侍郎,参与编写整理典籍。

她是非常看好许安的,将其当丞相培养,如今也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臣遵旨。”许安躬身一拜。

“想来南辽国会派岳相前往,有不懂的地方便多向岳相请教。”女帝温和的说道。

“是,臣谢陛下皇恩。”许安感动的跪地一拜,他怎能感受不到女帝对他的栽培之意。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慕容拓确实派岳和前往吊丧,又把大元帅赵任调去南海巡查,提防海盗,故意把左膀右臂调走,给世家可乘之机。

西昭国那边,李元韬派了陆言前去吊丧,不把陆言支开,怎么让诸葛青和燕清清有苟且的机会啊!

各国各怀心思,春秋国谋外,南辽国清内,西昭国则是忙着内.斗争夺.权利。

诸葛双杰确实是忠臣,奈何权利过大,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忌惮,相比于奸臣,其实皇帝更怕权臣。

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女帝,要不是和张辰有夫妻之实,要不是知道张辰确实不贪婪权势,她必然也会打压制衡张辰。

寒冬愈深,各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当然,春秋国是真平静,城外忙着盖学府,忙得热火朝天的,张辰最近也整天待在东厂,忙着改进火药。

不得不说,东厂太监们确实有点东西,火药加入少许白糖,威力提高了数倍啊!

现在他们正在研究,加入多少白糖能让火药威力最大化。

白糖春秋国有的是,从各国低价收购红糖提炼成白糖高价卖出。

现在,南辽国是春秋国最大的蚕丝供应商,东楚国是最大的海盐供应商,西昭国则铁矿多。

至于出口,细盐自然是第一,各国都要,其次是丝绸,西域对于丝绸的喜爱,可谓是相当疯狂。

现在细盐的提炼,东厂已经忙不过来了,不得不成立了很多个盐场,由东厂卫来监工,每个盐场负责提炼的一个环节,有效防止提炼技术外泄。

比如让东楚国知道细盐的提炼技术,那可就不得了了,春秋国一统中原之前,这炼盐技术是不能泄露的。

所以,进盐场的工人,月俸很高,底细必须清白,并且东厂卫会严格警告不得泄露出去,否则全家连坐。

继续阅读: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辽国内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后,女帝把我纳入后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