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女帝带领百官祭天,告慰战死者的英灵,祷告上天庇佑春秋国风调雨顺。
之后,女帝下令礼部修烈士碑,让春秋子民永远铭记战死的英雄们。
楼兰国也开始迁往奉节郡东郡,得知楼兰国救过大元帅和太子,春秋百姓对其都非常的热情友好。
这天,女帝换上一身素衣,百官皆是,带领百官来到城外农田,亲自下田帮百姓农耕,这大大激励了附近百姓,受宠若惊。
只不过,百官哪里会农耕啊,还得先跟百姓学习。
主要是插秧,张辰会啊,亲自教瑞儿和女帝,魏悠和唐琉璃很懂事的没有过来打扰。
一家三口,温馨无比。
瑞儿尤其开心,因为这是和母后、帅父一起,虽然摔了几次,浑身都被泥浆包裹,但依旧笑的十分开心,在泥巴中奔跑欢呼,如同一条欢快的鱼。
眼看儿子如此开心,女帝心中的心结也彻底放下,笑的很温柔,很美。
一直忙活到傍晚方才收工。
“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张辰一边在水沟里洗脚,一边指着他们一家三口插的那片秧苗说道。
“嗯,挺不错的。”女帝一边帮瑞儿清洗,一边笑着点了点头。
“等秋收的时候,我们一起来收好不好?”瑞儿开心而期待的看着母后和帅父。
“好。”两人同时笑着点了点头,儿子如此有兴致,这也是好事,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耶。”瑞儿开心的一头扎进水沟里,如同泥鳅一样在里面打滚。
“快上来,天色晚了,会着凉的。”女帝担忧的说道。
“瑞儿身体很强壮的,和帅父一起转战草原,横穿大漠,瑞儿都没有生病,还和帅父一起冲阵杀敌,瑞儿是大人了。”瑞儿非常自豪的说道。
百官听得直咂舌,这经历,比他们可丰富多了,经历如此磨砺,以后定是明君。
就说吃苦耐劳吧,插一天秧,他们都累的受不了,这太子爷却是没喊过一声累,从头忙到尾,比他们插的还多呢。
八岁的体力,比他们这几十岁的还要充沛,而且听西域使节说,这位小太子爷在西域可是有着不小的威名呢。
朝堂之上,时有妙论,治国安邦皆通,可谓是文武皆备,以后定是一个不输女帝,甚至比女帝还要强的完美君王,春秋国后继有人啦。
事实上,在百官心中,对女子治国还是有一些芥蒂的,皇位传至太子后,春秋国才算是真正回归正轨。
当然,这事他们也不用多操心,就女帝对太子的疼爱,以后肯定会传位给太子的。
而他们在感叹,女帝却是在心疼,若非张辰非要带着瑞儿去,瑞儿也不用小小年纪便吃这么多苦,越想越气,女帝一脚把张辰踹进水沟里。
“怎么又踹我,这么久了还不解气。”张辰郁闷的不行,他也不想的啊!
不过,冤有头债有主,这笔账得算到陆言身上。
连着去田里鼓励百姓农耕了三天,女帝才下令百官恢复上朝。
“陛下,五国攻春秋的仇不能不报,尤其那罪魁祸首的陆言,请陛下下令,让西昭国和东楚国还有草原三大王庭来春秋国朝见,敢不来,后果自负,臣有办法逼西昭国交出陆言。”
朝堂上,张辰请奏道。
他从没有这么想弄死一个人啊,陆言彻彻底底的激起了他的杀心。
“好,礼部,派人去通知西昭国、东楚国和三大王庭,让他们来向春秋国赔罪,敢不来,后果自负。”女帝当即目光凌厉的下旨道。
意思很明确,春秋国就是老大,要五国来俯首。
“是。”礼部尚书崔杰应了一声,当天便安排人出使五国。
消息传到左帐王庭,乃儿花尔这个张辰钦定的左贤王倒是没有多大反应,甚至亲自赶去春秋国表明态度,毕竟之前张辰没杀他,现在更不可能杀他。
而原本的乌贤王呼延烈,被张辰带进大漠,现在已经变成一具干尸了,现在的乌贤王是呼延烈的亲弟弟呼延拓,是个野心勃勃之辈,当时其被陆言一怂恿,便趁机夺了王位,还要置亲哥哥呼延烈于死地。
恰逢此时右贤王哈日乐来金帐王庭找他商议对策,听到春秋使臣传来的消息,两人都是眉头紧锁。
之前左帐王庭那边便派人来给他们传消息,要他们向春秋国俯首,每年上供一百万只牛羊,否则春秋大军将会来攻打他们。
原本他们是打算装死,装做什么都不知道,把责任都推给左帐王庭的,但现在春秋国亲自派人来通知,装不下去了啊!
“乌贤王,现在如何是好,去不去?万一春秋国真的举兵来攻,如何是好?”哈日乐不安的问道。
有张辰在的春秋国,太可怕了。
“哼,五国合攻,我们五国都打空了,我就不信春秋国还有余力反过来攻打我们。”呼延拓冷哼道。
“但左帐王庭……,拖答都被活捉了,春秋国有余力攻破左帐王庭,未必不能反攻我们,春秋国或许打空了,但西域和南辽国很可能会给其提供物资。”哈日乐脸色难看的说道。
拖答被活捉,契丹部被屠灭,前车之鉴在此,谁也吃不准春秋国到底还有没有余力反攻啊!
听到哈日乐的话语,呼延拓的神情也是凝重了起来,思考了一番后,道:“走,去东楚国,我们三国抱在一起,就不信春秋国敢来攻打我们。”
“好。”哈日乐眸光一亮,当即点头答应。
他们单独一国肯定不是春秋国的对手,两国不保险,但三国联合起来,春秋国也不敢主动动他们。
另外一边,大军遭受重创,国土丢失,盟友背弃,一连串的打击,昭皇已经完全没了心气,日渐颓废,沉迷享乐,西昭国危在旦夕,但其却在不停纳妃子,整日在后宫沉迷酒色。
朝堂之上,看着空空如也的龙椅,群臣脸色难看无比,昭皇已经好几天没来上朝了,还让人守在后宫,不见任何人。
“左相,这可如何是好,百姓本来民心不振,若是让百姓知道陛下如此堕落,恐生民变啊!”
“是啊,西昭国现在已经退无可退,一旦内乱,南辽国必定来攻,甚至还有西域和春秋国,西昭国危矣。”
“西昭国已经到了悬崖边上,请左相救救西昭国。”
群臣绝望的纷纷对着诸葛上智请奏,诸葛上智乃是百官之首,三朝丞相,威望极高。
“西昭国的诸位先帝,今陛下自甘堕落,无可救药,西昭国危在旦夕,需要一位英明的君主安定民心,请恕老臣无力了。”
诸葛上智突然跪在地上,重重的对着龙案磕了三个头。
见状,群臣都是大惊失色,以为诸葛上智要篡位。
但见诸葛上智起身对着二皇子李元韬道:“请二殿下登基,尊陛下为太上皇,迁于南宫,莫要再误西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