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赵冲大喜,终于又能大干一场了,他们这些沙场宿将,让他们闲着,真闲不住。
“另外,通知东海诸国,从今往后朝贡翻倍,有不恭命,灭之。”张辰补充道。
“是。”赵冲仰头应了一声,还得是大元帅,依旧这么霸气。
“此外,让王乾发兵去帮助南海阿苏国,阿苏国对春秋国很忠诚,拒绝逆党,如今被南海海盗袭扰,去把南海那些海盗收拾了。”
“告诉阿苏国王,阿苏国不负春秋国,春秋国亦不负阿苏国,从今往后,莫罗国国土归阿苏国所有,谁敢动阿苏国,就是跟我春秋国过不去。”
女帝霸气的说道。
“是,末将这就回去告知王乾将军。”赵冲听得是热血沸腾的。
这就是春秋国的大国风范,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里子,我的小弟,别人动不了,敢对春秋国不敬者,等着亡族灭种吧。
“楚默儿,你们的阴谋全部失败了,我春秋国盛世华彩,威震天下,你们这些宵小也想撼动,不自量力,你真以为东海诸国能威胁到春秋国不成,一群土鸡瓦犬罢了。”
“我春秋军浩浩天威,更有无数武林忠义之士,便是屠尽东海诸国亦不在话下。”
女帝抬起双臂,霸气无比的说道。
“陛下万岁,春秋国万年。”
下面的人听得热血沸腾的,女帝虽然是女子,虽然残暴,但女帝统领下的春秋国,气吞山河,威震万国,天下俯首,给了中原民族鼎立千秋的铮铮傲骨和自信。
中原百姓都可以昂首挺胸的说出春秋国就是最强大的,最牛的,犯我春秋者,虽远必诛。
这是女帝和大元帅带给春秋百姓的自信和底气,中原民族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尊贵的民族。
楚默儿低着头,或许是绝望了,也或许是后悔与女帝为敌,女帝治理下的东楚子民,前所未有的幸福,而她只会玩弄阴谋诡计,根本比不上女帝,凭什么和女帝争。
“来人,将这些逆贼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女帝冷酷的下令。
很快,凄厉的惨叫声在幽林关上回荡,所有人听得毛骨悚然,但也没有人去同情,如今太平盛世,人人安居乐业,好好生活不好吗,非要造反复国,好像还有人念着东楚国似的。
看看人家辽皇格局多大,直接带领南辽国归附春秋国,助力中原大一统。
官员的事情,女帝全权交给徐青处理,马元志和曹达协助,章平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在旁边跟着学。
秦皋和林丰则负责招待那些江湖人士,赏金到手,一个个心情大好,聚在梁州长史府喝酒,醉倒一地。
五天后,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女帝带着杨怀英几人回青州去,秦皋提前去通知吴俊达的家人,吴俊达于国有功,尸体怎能葬于荒郊野外,需得迁回去厚葬。
吴俊达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也才八岁,可谓是春秋国年纪最小的侯爷了。
把吴俊达的尸骨迁回老家,女帝下令当地官府出资修墓,厚葬吴俊达,亲自为吴俊达上香祭拜。
一切处理好之后,杨怀英、秦皋、林丰三人带着吴俊达的长子一起,前往皇城受封。
月将五人也回去了,带着楚长夜的儿子一起回去,这孩子才几个月大,什么都不知道,杀了有些过了,楚长夜已经死了,留下个血脉交给楚长歌抚养,也算是种安慰吧。
寂静的山道上,张辰和女帝带着丫丫继续出发,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后面,章平一脸幽怨的牵着女帝赏赐的老马,饶了一圈,又回到青州继续他的旅程了。
“章叔叔,加油,我们在胶州等你。”
丫丫现在活泼了不少,坐在马车上对着后面大喊。
“好,你们先走,我会到胶州找你们的。”章平挤出一抹笑容,对着丫丫摆手告别。
张辰好笑的摇头,章平被女帝坑的,你好歹赏匹强壮的马儿啊,赏人家一匹老马,骑是不可能骑了,还得当祖宗供着。
这一路,章平有的苦头吃咯。
“伯父,胶州有多远啊,我们要走多久。”丫丫从马车里钻出来,坐在张辰旁边,晃着小脚。
女帝是真把丫丫当闺女照顾,照顾的很好,小丫头现在身体调养好了很多,身上也有一些肉了,粉嘟嘟的,也不再像一开始那般胆小压抑。
“很远,我们现在在青州,去到胶州要经过梁州、乾州、随州、锦州、升州,才能到胶州,按照我们的速度,得走半年多,不着急,我们一路吃喝玩乐过去,欣赏沿途的风景,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你会看到很多好玩的事物。”
张辰笑着揉了揉丫丫的小脑袋。
这次出来,一是巡察,二是散心,女帝从小待在皇宫之中,很少离开皇城,既然出来了,当然要好好玩玩,散散心。
反正现在国家没什么大事,朝廷有太子殿下坐镇,他们不着急,也顺便好好培养培养太子的权威,为以后继位做准备。
“有伯父和伯娘在,丫丫就很开心。”丫丫依赖的靠在张辰怀中。
“好,等我们去完胶州,回到皇城,有很多小伙伴陪你一起玩。”张辰慈祥的笑道。
说到底,小丫头也才四岁多,父母都走了,受尽苦难,故而非常渴望亲情,已经把他和女帝当成了爹娘。
一路驾着老马,张辰悠闲的吹着口哨,慢慢行走在山野之间,春耕差不多已经完成,田野之中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秧苗,农民们说笑着,在田埂间寻看着。
调皮的孩子们,拿着簸箕在河沟里捕鱼,一片岁月静好。
没有高楼大厦的时代,所有东西都是原生态的,只要能吃饱穿暖,人们就很满足,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现在的生活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饥饿,只要努力,就能过的更好,生活有希望,有盼头,国家的强大更赋予了他们安全感。
傍晚,他们来到了一座小县城,天色已晚,而城中热闹不减,在城门口,他们看到了朝廷发布的告示——鼓励多生,生的多,朝廷有补贴,生的越多,朝廷补贴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