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说,朕这个皇帝当的如何,畅所欲言,今日无论你们说什么,朕皆不怪罪,朕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们提出来,朕可以改进。”
女帝语气依旧很平静,走回到龙倚上,看得出来,女帝今天确实心情不错。
“对臣来说,陛下宽宏大量,度量之大如汪 洋大海,臣当年反对陛下继位,朝堂上对陛下破口大骂,毅然决然辞官,陛下不计前嫌,重新启用臣,并且重用臣,信任臣,臣惭愧啊。”乔相抹着眼泪说道。
“呵,当年朕真的很气,若非你辅佐我父皇多年,我一定下旨把你赐死,不过,你确实是个忠臣、良臣,朕当年都忍住了,再重新重用你又何妨,朕就是要证明朕没错,错的是你。”女帝小霸道的说道。
“是,是臣错了。”乔相哽咽着说道。
“唉,十多年的君臣,乔相您老啦,秦相也老啦。”女帝叹息一声,走下来握住两人的手,如今她三十二岁,两人已经近七十岁,老态龙钟,满头华发。
这些年来,两人为治理春秋国立下之功劳,绝对名列前茅。
“臣还挺得住,还能辅佐陛下。”两人瞬间红了眼眶。
“你们都是股肱之臣呐,是朝廷的柱石,这些年多谢二位丞相殚精竭力辅佐,如今草原尽灭,中原即将一统,再无敌国敢窥伺,朕还想你们多陪朕几年呢,你们要好好保重身体,随我一起见证春秋国最辉煌之时。”
“李公公,传朕旨意,退朝之后,让内侍监安排椅子,以后群臣上朝不必再站着,朝堂乃是议事之地,非是体罚诸爱卿之地。”
女帝下旨道。
“是。”李公公应了一声,他年纪也大了,上朝一站几个小时,确实也受不了了。
“多谢陛下 体谅。”一众老臣那叫一个感激啊。
尤其乔相,此刻吐露心声,女帝体谅,心结尽解。
“秦相,你陪伴朕最久,从朕继位开始,你便是朕之心腹,你说说朕这个皇帝当的可称职?”女帝看着秦相道。
“陛下做的非常好,先帝铺路,陛下没有辜负先帝,以雷霆手段清除内患,攘夷拓土,先帝若知,必定欣慰之至。”
“不过,陛下对亲族下手太狠了一些,有损陛下贤名,如今诸事皆定,陛下何不为亲族建碑修墓,以后史官记录,也能不损陛下贤名。”
秦相躬身道。
“不可,如此岂不是承认陛下错了,陛下明明没错,亲王造反,差点置春秋国万劫不复,他们是罪人,有何资格要陛下给他们建碑修坟。”户部尚书秦明阻止道。
“你……”秦相差点气死,这小子坑爹啊。
群臣都看得一乐,朝堂上怼亲爹的,还是头一个,不过,秦明说的确实在理,给那些亲王建碑修坟,不就等同于承认陛下错了,帝威受损啊,和贤名比起来,无疑帝威更重要。
“秦相啊,朕记得当年曾跟大元帅评价过你——忠勇有余,变通不足。”
“朕之前便说过,朕不在乎史官评价朕残暴,朕对得起春秋国便足够了,给乱臣贼子修坟建碑,岂不让有心人有了说朕不是的理由。”
“大元帅也曾评价过你——忠臣、贤臣、良臣,却非能臣,不过你做生意却是把好手,北方互市安稳进行,你居功至伟啊。”
“不过,朕今天要多一个评价,您生了个好儿子啊,秦明爱卿掌管户部这么多年以来,从未出过半点差池,户部交给秦明爱卿管理,朕很放心,回去之后,秦相可莫要收拾秦明爱卿啊。”
女帝打趣道。
群臣顿时一乐,赵相打趣道:“是啊,如今前线还在打仗,您要是把户部尚书打出个好歹来,谁给前线输送钱粮啊,马上月底了,我们还要领月奉呢。”
“这坑爹玩意。”秦相恼火的瞪了一眼秦明,当然,内心他是很自豪的,秦明才四十出头,正值当打之年,他能力有限,不是能臣,但秦明是啊。
等他们这些老家伙走了,秦明就是最佳的丞相人选,柳家是将门,秦家来个相门,那也倍有面啊。
这么一闹,朝堂氛围也轻松了许多。
“赵相,你觉得朕可合格?”女帝转头看向赵泰。
“当然,陛下大胆任用贤良,不计出身,我本北越国丞相,荀相本西昭国丞相,都曾与春秋国为敌过,然陛下不仅不杀我们,还任用我们为相,给予足够的信任,陛下之魄力,臣深敬之。”赵泰认真的说道。
女帝于他来说有知遇之恩,他对女帝一直都是感激的。
“唉,你们都在夸朕,若是大元帅在这里,一定敢指出朕的不足,曾经在教导太子的事上,大元帅敢指着朕大骂,事实证明,他的教导方式是对的。”
“当朕误入歧途,被妖人蛊惑之时,大元帅敢提剑指着朕,要跟朕同归于尽。”
女帝甚是怀念的说道。
群臣一阵腹诽,那是你夫君,当然敢了,岂不见大元帅经常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大元帅都挨揍,更别说他们了,他们敢说吗。
“你们觉得大元帅这个人怎么样?”女帝突然话锋一转。
“大元帅是个奇人,文采、用兵皆无人能敌,亦是个妙人,对权利和金钱都不感兴趣,一心只想打造一个无敌的春秋国出来,臣甚是佩服。”赵泰开口道。
“嗯,不错,赵相对大元帅很了解啊,大元帅确实不贪恋权势,所以朕才放心的把兵权交给他,他若想造反,轻而易举,但他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他向往的是闲云野鹤,曾与朕说过,打造出一个盛世交到太子手中,便辞官归隐,游山玩水,享受生活。”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大元帅手握兵权会威胁到朝廷安稳,再过些年啊,朕便随大元帅一起去好好享受生活,把一切都交给太子。”
“朕希望大元帅班师回朝之后,你们莫要提兵权方面的事,以大元帅的性子,你们担心他兵权太甚,他会毫不犹豫的交出,但朕不想对不起他啊。”
女帝很是感慨,也似乎之前说那么多,其实都是在为此事铺垫。
“臣等明白,大元帅之品行,自是没得说。”群臣拜道。
你们一家三口的事情,你们自己说去,他们可不想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