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重地,请大元帅自重,莫要亵渎这庄严之地。”
唐婉莹一本正经的与张辰拉开距离。
“你没病吧?”张辰满头黑线。
“咳,大元帅,三公主提出法治,以律法约束百官,约束百姓,制定赏罚,深得陛下赞赏。”
“三公主现在任太常寺卿,负责制定完善律法,需要以身作则。”
秦德寿低声提醒了一下。
“原来如此,恭喜三公主。”张辰尴尬的挠了挠头,退到一边去。
之前出征之前他提点了唐婉莹一句,没用的唐婉莹还真找到了要走的路。
女法官啊,以后可不能得罪了。
“陛下驾到。”
这时,李公公的声音响起,张辰连忙回自己的位置站好。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女帝一身凤袍庄严的走到龙案上,群臣齐齐跪拜。
“平身,诸爱卿可有要事启奏?”
女帝双臂微抬,坐到龙椅上。
最近也算得上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边关也暂时安宁,主要忙于科举之事,朝堂上的氛围轻松了许多。
“启奏陛下,将门柳家一脉单传,大将军曾请臣为少将军说媒。”
“云州刺史乔玄孙女乔嫣儿,才貌双全,与少将军情投意合,乔老托臣请陛下为少将军和乔嫣儿赐婚。”
见没人上奏,张辰站出来开口道。
被当堂这么说出来,柳北飞还是忍不住害羞的脸一红。
“嗯,柳家满门忠烈,少将军为国守边失去一臂,确实得抓紧为柳家留后。”
“少将军对乔嫣儿可满意?”
女帝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柳北飞。
“回陛下,臣满意,请陛下赐婚。”柳北飞连忙跪下上请。
“算辈分,少将军是朕表哥,少将军的婚事不能马虎,退朝之后带乔嫣儿来让朕看看。”
女帝想了想,说道。
张辰眉头一挑,你是因为乔玄还没正式向你低头认错,对人家孙女心有芥蒂吧!
腹黑的女人。
“是,臣遵旨。”柳北飞没那么多心眼,恭敬的应了一声。
“还有何事要奏?”女帝问道。
一时间无人说话,这也证明了现在国内非常安定。
“你们不说,那朕来说吧,太皇太后离宫已有十五载,如今年事已高,朕打算把太皇太后接回宫照料,诸爱卿以为如何?”
女帝淡漠的开口说道。
“百善孝为先,陛下英明。”
秦德寿率先进言,从私而言,他是文官,自然崇尚孝道。
从公而言,太皇太后回宫,皇室方能真正安定下来,也能让女帝没有任何污点。
“陛下英明。”
秦德寿都这么一顶高帽扣上了,其他官员也只能跟着附和。
“如此,便劳烦大元帅去把太皇太后接回宫。”
这话一出,百官纷纷一惊。
让这屠夫去接,这表达了一个信号,女帝并没有要跟太皇太后和解的意思。
更准确的说是女帝并没有要向太皇太后低头的意思,而只是要把太皇太后带回皇宫,让世家失去最后的依仗。
毕竟自先帝时期开始,太皇太后的态度便是支持世家,反对朝廷打压世家。
虽然太皇太后的实权都被架空,但态度上的支持还是很重要的。
太皇太后回宫,世家再无人撑腰,焉敢再插手科举之事。
当然,这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以太皇太后的态度和性子,张辰去了之后少不得挨骂。
若是张辰强行把太皇太后绑回宫,少不得要背上不敬皇室的罪名,女帝就是再护着张辰,也需得给百官,给百姓一个交代,以正皇威。
而以太皇太后的性子,少不得会做出更极端的事情出来,比如跟张辰同归于尽。
庸官派纷纷眸光一亮,若是太皇太后死了,张辰不以死谢罪都说不过去,张辰一死,女帝这场变法还能持续下去么?
而实干派中,也有人想到了这一点,秦德寿连忙上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大元帅杀伐之气太重,控惊扰太皇太后,还是派文官前去比较合适。”
听到这话,庸官派顿时不乐意了。
“丞相所言差矣,大元帅位高权重,乃如今唯一的国公,大元帅亲自前去,方能彰显对太皇太后的敬重。”
“不错,大元帅亲自前去,方能彰显陛下对太皇太后的敬重,以显陛下之孝心。”
庸官派纷纷上奏反驳秦德寿,这可是扳倒张辰的好机会啊!
这看起来只是一场简单的朝堂争论,但刀光剑影已暗藏其中,这是两派之争,更是关乎到变法能不能持续下去。
如今的春秋国,表面看起来安定和睦,实则暗流涌动。
主要还是世家与朝廷的关系,变法触碰到了世家的利益,世家当然不愿意,只是因为张辰这个屠夫的存在,世家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张辰挂了,世家必定立马跳出来反对女帝继续变法。
到时候,没有一个人再能压制得住世家。
女帝不能亲自动手,因为不能有污点影响到皇威,而除去张辰和女帝之外,再无人在军队和百姓之中有极高的声望。
哪怕二公主唐若男和少将军柳北飞也不行。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张辰足够狠,那是真敢大开杀戒的,皇室八王都被杀了个干净,还不敢屠世家?
所以只要张辰活着,世家就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谁也不想死。
但一旦张辰死了,单凭女帝一人并不足以压制世家。
张辰的恶名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陛下……”被庸官派争锋相对,秦德寿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一边疯狂示意张辰,让张辰拒绝。
“朕心意已定,丞相无需多言,赐大元帅便宜行事之权,一定要把太皇太后接回宫,退朝。”
女帝并没有理会秦德寿,态度非常坚决,甚至不给秦德寿再反对的机会。
而这,非常符合庸官派的心意,一个个喜滋滋的离去,赶忙回去传消息给背后的世家。
“大元帅,此事事关重大,您现在是春秋国的柱石,绝对不能出事,还请大元帅随我一同再去劝劝陛下。”
“是啊大元帅,此行您绝对不能去,变法不能中断啊!”
以秦德寿为首的实干派,纷纷围住张辰劝解。
“呵呵,我知道各位都是朝廷栋梁,忠君爱国,但你们想到的陛下又怎会想不到?”
“换别人去,一定接不回太皇太后,世家不会愿意让太皇太后回宫的,甚至会做出刺杀太皇太后的举动,嫁祸污蔑陛下。”
“唯有我去,方能镇得住,我去,世家更不愿让我安然接回太皇太后,这是一个扳倒我的好机会。”
“对世家来说是一个机会,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引蛇出洞,大肆打压世家,让科举顺利施行的机会啊!”
张辰轻声一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