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爱卿甚懂朕心啊。”
女帝很满意,大雪封路,但臣子们还是想着国事的。
地图比较大,女帝从龙倚上走下来,两位大臣懂事的连忙把地图拉开。
“陛下请看,此图乃臣请工部所绘,臣所拟之方案,把春秋国划分为二十四州,以皇城为中心,谓之天州,周围四州仍以春、夏、秋、冬四季命名,寓意四季流转,千秋万代。”
“这一片为兴国公的家乡,亦是春秋国第一粮食产地,臣起名粮州,这一片水源充沛,气候潮湿,最适合种槡织布,臣起名锦州……”
司马相指着地图一一为女帝讲解。
女帝非常满意的不断点头:“好,司马爱卿有心啦,开春之后,便按司马爱卿所拟方案施行。”
“陛下,朝堂已经进行了变革,如今重新划分道州,臣以为下面的官员也该进行变革。”赵相起身请奏道。
“嗯,有道理,赵相说说看有何想法。”女帝点点头。
“如今州吏官员相对混乱,有很多重复的,便也导致很多官员不作为,一州最高之官员依旧为刺史,管理整个州的大小事务。”
“下配州丞、长史、司马三位官员辅佐,州丞管文,比如科举、礼仪教化等等,长史管钱粮、土地、百姓温饱等等,司马则管兵衙、治安等。”
“以此延伸下去,一州分为四大隶府,如春州西南隶府、东南隶府、西北隶府、东北隶府,这样也方便记,隶府之下设郡,郡管县,隶府管郡,州管隶府。”
“如此,下面的管理皆规整起来,每年皆考核一次,郡考察下面所管县的政绩,隶府考察郡,州考察隶府,最后汇报至朝廷。”
“朝廷每年派上面的官员为巡抚,到各州去巡察,有懒政不作为,偷奸耍滑,压榨百姓者,一律严惩,再有官员和春秋商会互相监督,如此可大大保证吏治清平,盛世绵延。”
赵相禀报道。
“嗯,赵相这个提议非常好,诸爱卿回去后都好好想想,拟一份详细的方案出来,由赵相负责。”女帝赞同的点点头。
“陛下,科举和武举也当继续完善,提高 官员质量,唯考中进士者方可为官,陛下要推行兴建学堂,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对教书的夫子也该有要求,以免误人子弟或有人以此谋私立。”
“必须有功名在身才是当老师,学堂也该分等级,如村、镇设三级学堂,由秀才教授孩童初识,县城、郡城设二级学堂,由举人教授更高深的知识和道理,州城设一级学堂,由进士教授。”
“如此,促进人员流动,也能带动经济发展,而文人们也可一边教书一边考更高的功名,此外,天下学宫依旧是最好的学宫,揽天下名士入学宫,以供文人士子进修。”
荀相站出来说道。
“好,此法甚好,准了,开春之后,由荀相负责实施。”女帝非常满意。
大才多就是好啊,一系列治国安民的国策,分分钟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她这个皇帝负责审核便可,根本用不着自己苦思冥想。
这三位的治国之才是公认,除张辰之外,就数这三位最有才华,这三策一实施下去,全国规整起来,昌盛程度必定再上一个台阶。
“大元帅有何要说的?”女帝转头看向张辰,这三个都开口了,你不说点什么。
“国内自有群臣负责,如今草原归入春秋国,该利用起来,不能浪费了,草原无非放牧,不过,春秋国现在人口不足,草原太大,闲置过于浪费。”
“所以臣建议把草原租借给各国,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起来赚钱,春秋百姓到上面放牧不收钱,但别国的人到上面放牧得交税。”
“如海外诸国,多食鱼肉,家畜非常少,他们必然非常乐意派人到草原上放牧,他们养多少不用管,咱们设立海关收税就行,一只羊收多少,一头牛收多少等等。”
“等咱们春秋国人口提升上来,再停止租地,由咱们春秋子民到草原上放牧,然后我们出口卖给他们。”
“另外,如今草原异族已除,战马的作用大幅度下降,征战海外,战马也不太用的上,当减少战马数量,或者卖给别国,朝廷能节省非常大一笔的开支。”
张辰开口提议道。
本来大量养殖战马就是为了对付草原异族的,如今草原异族都被屠了,战马的作用便也大打折扣。
用船运战马出征海外,怎么想都不现实啊。
至于西蓝帝国再从草原跑来攻打春秋国,就西蓝大军那种笨重的作战方式,春秋军不用战马也能将其吊打,来多少灭多少。
前后加起来,西蓝大军在中原已经折了百万大军,西蓝帝国再强,这也是个重创啊。
养战马是非常耗资的,单单是每日吃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养下去,能把草原都啃秃了,得削减战马数量了。
“大元帅说的没错,我们每年花在养战马上的财力、物力高达几千万两,若是减少战马这一支出,国库会富裕非常多。”秦明这个大管家站出来说道。
“大元帅认为留下多少战马合适?”女帝问道。
“草原异族已除,有二十万骑兵便足够了。”张辰开口道。
“好,崔尚书,回头你问问诸国可有愿买战马者,该卖的卖,有商人要买者也卖,其余便做肉食吧。”女帝开口道。
每年几千万两的开销可不是小数目,既然已经失去作用,便该及时舍弃,几千万两用来发展国力不香吗。
“此外还有草原租牧政策,也与诸国商议,由秦相负责,商定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出来。”女帝补充道。
“是,陛下。”
秦相和崔尚书应了一声。
“谏侍郎有何要补充的?”女帝目光不太友善的看向孙铭。
“没有,陛下圣明。”孙铭躬身道。
“呵呵,谏侍郎也会恭维朕,难得啊,看来东厂大牢比诏狱更适合谏侍郎啊。”女帝乐道。
群臣皆笑,硬气如孙铭都变软了,东厂大牢名不虚传呐。
“启禀陛下,大元帅发明一种新酷刑,东厂折磨犯人过于残忍,臣每日听着犯人惨叫,心神俱疲,还请陛下以后要惩罚臣,还是把臣关到诏狱吧。”孙铭一本正经的说道。
“呵呵,朕惩罚你,你还跟朕提要求,满足你,那还叫惩罚吗?”女帝一乐。
但看孙铭那无辜的样子,女帝还是心软了:“行,朕答应你,退朝吧。”
这样的能臣、忠臣、谏臣,她又怎么忍心真的折磨呢,这是她要留给太子的。
群臣看的那叫一个羡慕,天天顶撞女帝,还被女帝宠着,大元帅都没这份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