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楚云和魏悠推着张辰往外走,秦德寿等大臣一路陪在旁边,仔细询问着互市之策的具体施行计划,热情高涨,慢慢的迫不及待。
张辰可说不动了,只能让魏悠帮他说,一路畅聊到了镇国公府,这些大臣们方才反应过来,纷纷行礼离去。
“春秋国的能臣、忠臣何其多也。”魏悠由衷的感叹道。
“多?那是奸臣、恶臣被我杀了大半,剩下的不敢造次。”张辰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都一样,北越国的朝堂亦是千疮百孔,国力日下,朝臣不顾国之安危,只顾自身利益,互相争斗不休,我父皇虽有心重振皇威,奈何无大帅这样的无双国士辅佐,无力回天。”魏悠深深叹了口气。
而就在这时,魏青和赵泰急冲冲的赶来。
“九公主,臣听闻您要留在春秋国为官,终生做张元帅侍女,可是真的?”赵泰脸色难看的问道。
堂堂一国公主,入他国给人做侍女,这实在有损北越国威。
“丞相,是真的,若非大帅拼命相救,魏悠现在已死,大帅为救我重伤至此,魏悠又怎能不报?”魏悠盈盈行了一礼,语气十分的坚定。
“九妹,他就一阉人,你给他做侍女,岂不让人嘲笑我北越国?”魏青愤怒的骂道。
“放肆!”楚云眸光一厉,身影一闪出现在魏青面前,直接给了其两巴掌。
“我是北越皇子,你敢打我?”魏青脸色铁青,因为愤怒,甚至有些狰狞。
“谁敢辱骂我大哥,我便杀谁,你可以再骂一次试试,别说你是北越皇子,就是东楚、西昭国皇子,我也照杀不误。”楚云目光凌厉的看着魏青。
他下山之前,老爹和老娘说过,大才已出,一统天下者必春秋国也。
之前他只是听闻张辰的事迹,直到之前的早朝,张辰提出的互市之策,简直惊为天人,他无比确定,老爹和老娘所说的大才就是张辰。
天下一统,多么壮哉之事,而且张辰还是他大哥,于公于私,任何人都不得亵渎张辰。
魏青还想还嘴,但看到楚云那冰冷的目光,顿时怂了,悻悻的闭嘴。
“赵相,魏悠公主已被我家陛下册封为东宫侍郎,并委以重任,可不是我的侍女,只是住在镇国公府罢了。”张辰没理会魏青,微笑着对着赵泰说道。
“东宫侍郎?”赵泰一惊,这虽然是个闲职,但毕竟是三品官啊,而且以后可是春秋国太子的老师,春秋女帝竟然如此看重魏悠公主。
“以丞相之才,必然不会看不清如今天下大势,北越危,春秋起,我留在春秋国为官,也是为了日后给北越国一条后路。”
“北越内部已千疮百孔,父皇虽是明君,然思想固化,我纵有救国之志,却无处施展。”
“春秋女帝任人唯才,不计身份,不分性别,在这里我能施展才能,一展抱负,在北越国我救不了国,但在这里,我能为北越国留一条后路。”
“丞相有大才,当明白我所言,他日回北越,还请丞相帮我转告父皇,望父皇支持。”
说着,魏悠对着赵泰躬身行了一礼。
赵泰听得一愣,随即伏地一拜道:“公主之大义,老臣佩服,憾公主非男儿身,否则北越必兴。”
说着,他重重磕了一头,魏悠公主的才能,他一直都是知道的,但在北越国,女子不得干政,身为女儿身,再有才也无用。
更难得魏悠公主还有如此之气魄和大义,真是惜之,憾之。
“但在这里,春秋国君便是女儿身,女皇陛下不计性别之分,不计我乃北越国人,委以重任,得遇明主,乃我之幸,丞相不必感慨。”魏悠坦然的说道。
听着这话,赵泰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重重叹了一口气,这么一对比,北越国君确实不如春秋女帝也,如此胸怀和坦荡,再加上有张辰这样的能臣辅佐,春秋不兴都不行。
深吸一口气,他对着张辰跪拜请求道:“还请大帅多多照拂九公主。”
“赵相请起,这是我应该做的,魏悠公主有大才,得魏悠公主相助,乃我春秋国之幸也,有本帅在,定不会让魏悠公主受半点委屈。”张辰非常肯定的说道。
“多谢大帅。”赵泰重重磕了一头,这才起身拜别,他虽支持,但这事还是得赶紧禀报北越陛下。
进到府里,已经到了吃早饭的时间,陈默、魏悠、楚云和张怜怜坐在一起吃饭,陈默从不在饭桌上立规矩,楚云和张怜怜也不会守规矩,有说有笑的,魏悠也很快融入进来,气氛格外的轻松和谐。
楚云收起之前独当一面的霸气,和张怜怜抢菜吃,嬉戏打闹,如同两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张辰看得轻笑摇头。
他知道楚云有能力,但却喜欢潇洒逍遥,无拘无束,所以一般不愿展示自己的能力,更喜欢活的无忧无虑。
吃过早饭后,魏悠陪着他聊天解闷,故意不提国事,想让他好好修养。
但闲着他也闲不住,索性继续为互市之策筹备,找来东厂卫,传授玻璃、陶瓷和丝绸的制作方法,让其去琢磨,然后与魏悠聊起了科举之事。
“明天便是科举州试,不知能否出现什么名士?”张辰期待道。
之前在秦德寿的主持下,已经完成了乡试、郡试的筛选,明天州试过后,通过的便可入皇城,进行最后的科考,绩优者入朝为官。
因为现在春秋国自己就官员不足,后续吞并战国也需要大量的官员去治理,所以女帝打算这次科举直接录取三百人。
往后三年一届科举,让官员实行优胜劣汰制。
“有大帅和两位丞相在,定可培养出大量优秀官员。”魏悠微笑道。
“当官治理国家,还是讲天分的,读死书者,思维固化,文采再好,也只能按部就班的履行职责,让朝堂稳定,却无法成为治国能臣。”
“官分三等,三等官,按部就班,无远志,认为完成自己的职责便好,此为庸官。”
“二等官,有才能,能把职责完成的很好,有一定远志,但无大局观,胸中韬略平平,此为良臣,如左右二相等,都是如此,他们虽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却无法为国而谋,制定方针。”
“一等官,有大才,有远志,有大局观,胸有良策,能统筹全局,为国制定发展战略,此为能臣,今朝中只我一人,你多磨练磨练也能达到。”
张辰笑着说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