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怎么笑不出来
莒国小郎君2025-07-28 17:423,224

  妇人便匆匆走出门去。

  双刀客朱大常回头对众人说道:“我恐怕毓麟兄不惯赶路,所以托这妇人雇船,可好么?”

  毓麟听了,脸上不由一红,说道:“你们都是有本领的人,带了我这个没用的东西,便觉得不方便了。”

  彩凤瞧着毓麟,不由微笑。

  窦氏道:“我们坐船去也好,较为适意。”

  玉琴也微笑不语。不多时候,那妇人跑回来了,对他们说道:“我已代你们雇得一艘小船,言明船价一千青蚨,你们若要吃饭,可以预先知照,加补饭钱便了。只是今天摇到田家店,最早要到夜半时候,你们也只可宿在船上了。”

  双刀客朱大常道:“多谢你,我们就走了。”说罢,大家立起身来,朱大常和梦熊携着行箧一同走出门来。

  妇人说道:“我来领你们去。”

  遂后,打先走路,大家跟着她行去。

  转了两个弯,走过一条田岸,那边便有一条小河。

  有一小船泊在垂杨之下,一个年纪轻的舟子立在船头上,向妇人打招呼道:“是这几位客人么?”

  妇人说道:“是的,小吴,你好好送他们到田家店,自有赏赐的。”

  那舟子答应一声,说道:“客人请下船罢!”

  双刀客朱大常、玉琴、窦氏、彩凤、毓麟、梦熊一齐走下小船。那妇人又对他们说一声:“顺风啊!”

  自己走回去了,船中还有一个妇人,大约是舟子的老婆,捧着把黄砂茶壶和两个积满垢腻的茶杯,走到舱中来献茶。

  大家哪里要喝这茶呢?但是预料一顿晚餐必须在船上吃的了,双刀客朱大常遂先吩咐了舟子,教他预备得洁净些,舟子连声答应。

  一会儿解了缆,便开船了。

  大家坐在舱中谈话,惟有,玉琴嫌舱闷气,便和彩凤坐在船头上闲眺乡野风景。小船不知行了许多路,渐渐儿见那红日落向山后去,暮色笼罩,一群群的乌鸦在天空中鼓噪着,飞回林去,天要黑了。

  玉琴和彩凤只好回到舱中去,梦熊便嚷道:“这捞什子的船,我们实在坐不惯的。被他这样一侧一摆的晃摇着,使我有些头晕心烦,方才我吃了八碗饭,险些儿要回出来了!若是骑马,岂不爽快!现在天已晚了,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几时可以到达?好不闷气!”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那舟子方在船头上撑篙,接着答话道:“客人请耐心,此去田家店还有三十余里呢!我们现在要停了船,端整晚餐请客人吃了然后再摇。”

  梦熊又是哇呀呀地喊道:“怎么摇了半天,只行得一半路呢?我要上岸走了,你们坐船去罢!”

  毓麟道:“大哥怎么这样性急?无论如何总要到的!你一个人要上岸走,你又怎会认识路程呢?我们此番出来,一切都要听双刀客朱大常的主张,否则请你还是先回去的好罢!”

  梦熊被毓麟这么一说,方才不响。

  这时船已停了,天也黑了,舟子点上一支蜡烛来,自去船艄烧饭。隔得不多时候,已把饭和菜肴送上来。

  玉琴将烛光照着一看:一碗是小鱼,一碗是煎蛋,还有两样素菜,还算洁净。大家便端着饭碗就吃。梦熊却只吃得一碗便说不要吃,大概他坐不惯船,以致于此,所以大家也不勉强他。

  晚饭吃毕,又隔了些时方才开船。大家对坐着,听河中流水的声音以及后艄咿哑之声,他们也准备不睡了,闭目养神地坐着,直到下半夜方才到得田家店。

  这时,梦熊已伏在小桌子上睡着了,大家也不惊动他,在夜间也不好上岸,仍坐在船中各打瞌睡。转瞬天明,舟子早将早饭烧好,先送上面汤水来,毓麟把梦熊唤醒,大家洗了脸,吃了早饭,带着行箧离船上岸。

  毓麟取出三四两碎银付给舟子,打发他们回去。

  梦熊上得岸,伸了一个懒腰,吐了两口气,说道:“坐了这许多时候的船,屁股都坐得疼痛了。”

  双刀客朱大常在船中时早已向舟子问清路径,所以他遂当先走路,一行人走向西南方去了。

  在日中的时候,已到伊家镇。

  那里居民甚多,地方热闹,比较三道沟、田家镇更见繁盛,差不多和东光一样。他们到了镇上,见人来人去十分拥挤,先找到了一家饭店,进去吃饭。

  里面的客人坐得很满,都是从四乡来的。当他们用饭时候,店小二便问道:“客人莫不是来看赛会的么?今天的赛会非常盛大,可算十数年来所未见的。

  现在时候,娘娘和仙子快要出庙了。你们用了饭赶快去罢!在小店的后面东溪桥,很是空旷,客人可以早些到那里去占个地方。”

  双刀客朱大常和毓麟都点点头。此时外边又拥进十数个乡人来,他们正从玄女庙烧香出来,要在这里吃饭。

  店小二端了一张破桌子,请他们到天井中去吃,因为屋里也没有空座了。

  他们说道:“娘娘已出了庙,一切导子已排好,快要出巡了。”

  双刀客朱大常等听说,忙将午饭赶紧吃完,将行笑寄在店中,大家走出店来。

  寻到东溪桥,已见那边挤满了不少乡人等候赛会到临。

  梦熊和双刀客朱大常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挤到人丛中去,找得地形高些的地方,立着等候。

  此时,看的人益发多了。

  “会来了,会来了。”

  的传言也出了好多次,遂见有几个会中的人走过来,赶开塞满在路中的乡人,说道:“娘娘驾到了,你们快快让开些,休得冲犯!”

  于是,看众由喧哗而渐归平静,隐隐听得一二大锣的声音,那赛会果然来了。

  大众又争先恐后延颈企首观看,不免略有喧声。

  隔得一歇,赛会的仪仗已到,旗咧,伞咧,还有一对对的行牌,应有尽有,挨次而过。跟着来了十多匹马,马上坐的都是乐人,吹吹打打的很是好听。

  背后便是高跷,许多乡人都化装着各种状态,有的是老渔翁,有的是滑稽小丑,奇形怪状,引得观众好笑起来。

  还有扮着荡湖船的、杀子报的,足上缚着两根高高的木棒,脚便踏在上面,离地约有三尺多高,最高的有四五尺,摇摇摆摆的在路上走着,不会倾跌,也是他们练就的一种技能了。

  高跷过后过了几只亭子,便听得锣鼓铙钹的声音敲得震天价响,大家都说道:“抬阁来了!”

  接着,抬阁到临。

  许多乡孩扮着各种京戏,什么“翠屏山”咧、“三娘教子”咧、“铡判官”咧,很是好看,都由强健的男子抬着而走。

  双刀客朱大常等看得很是好玩,大家又指着背后说道:“犯人来了!”

  便见许多男女乡人,穿着大红的衣服,披散了头发,手上套了手铐,三三两两的走来。

  梦熊便问双刀客朱大常道:“这是什么一回事?”

  窦氏说道:“这也是乡人的迷信,他们中间有疾病,便到的庙里去许愿,求菩萨保佑,若是病好了,便要来扮着犯人在会中游行,以还心愿。”

  双刀客朱大常说道:“乡人的知识真不开通,有了疾病不肯请医服药诊治,反去求仙问卜,有的喝仙水,有的请女巫来瞎嚼一番,往往把病情耽误而送掉了性命。虽是可笑,实亦可怜。最好有地方之贵的赶紧要想法,把乡人的知识开通,迷信祛除,才好呢。”

  说着话,又听得吆喝的声音。

  见有六七个乡人,赤裸着上身,臂上挂着很重的铁香炉,钩子深深地嵌入肉里。

  他们眉头也不皱一皱,将臂膊挺得笔直,向前飞跑,以示英武。

  还有臂上挂着锣的,一记记的敲着。

  这些玩意儿,也是乡人许了愿做的。

  据他们说,只要有了信心,神佛必然保护,便不会痛的。

  但是也有人因此臂上溃烂起来,受了许多痛苦,大家反说他不能诚心所致,只好埋怨自己,不能怪及菩萨。

  诸如此类,可见乡人的迷信根深蒂固,不易劝化。庚子之乱,义和团起事大杀洋人,闹出八国联军攻陷京、津的大祸,使我国外交上多受一种大大的损失,原因也由于此。

  所以,移风易俗,开通民智,欲使国家富强,非先从这方面着手不可了。

  臂香过后,跟着有一班细乐,几个会中的人一对对的很静肃的走着,观众都轻轻说道:“仙子来了,快不要声张!”

  双刀客朱大常等忙留心看时,见四个乡人抬着一肩彩舆,與中坐着一个古装打扮的仙子,果然非常美貌,端端正正的坐在上面,乃是大众所说的清风仙子了。

  大众都合掌敬礼,有些人甚至于跪下地来。

  双刀客朱大常和玉琴二人躲在人丛中瞧得分明,那清风仙子不是螺蛳谷中的风姑娘还有谁呢?背后香烟缭绕。

  接着,又有两肩彩舆到来,上面坐的正是霞姑、祥姑。她们也装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目观鼻,鼻观心地过去了。

  双刀客朱大常和玉琴心中暗暗好笑。

  朱彩凤在后面一拉玉琴的衣襟,问道:“琴姊,你瞧方才过去的清心仙子是不是凤姑娘?”

  玉琴对她点点头,又听一阵锣鼓声响,有许多乡人开着花脸,乔装了什么王灵官咧,八臂哪吒咧,二郎神咧,手中握着钢叉,举着铁刀,跳跳跃跃地跑来,算是驱鬼的,看得梦熊张开着嘴只是笑。

  这一群人过后,便有一对对的皂隶扮着鬼脸走过去。

  玉琴笑起来,道:“这真奇怪,他们一对对的面对面紧瞧着,板起面孔,怎样不会笑出来的呢?”

继续阅读:第269章 蛇神牛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双刀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