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夜探宝塔
莒国小郎君2025-08-05 11:093,058

  玉琴对朱大常道:“依我看来,那塔上的祖师爷哪里是吕神仙显现呢?一定是江湖妖人愚弄那些无知识的乡民。方才放出怪响的东西,不过是一枝特制的响箭罢了,他却借此隐去。但逃不过我们的眼睛,明明见他一闪,跳入塔中去的。所以我想今夜要冒险到塔上去一探,因为我的脾气见了奇怪的事,总不肯轻易放

  过,一定要探个水落石出,方称我意。”

  朱大常道:“我也和师妹一样的想法,眼前这是一个很奇妙,很有趣味的问题,极待我们去解决。方才我听老翁的话也很大有可疑,因为外边邪教很多,往往假借着神仙号召愚民,阴谋不轨,扰乱地方。尤其是白莲教的余孽近来很是活动,今夜我们不妨到塔上去一探,便知真相了。”

  二人决意不去借宿,遂返到镇上在一家酒楼里用罢晚餐,还有人传说灵符的事,二人悄悄地依然走到古塔所在。

  时候还早,一轮明月在云中涌现,田园寂静无声。

  恰巧塔的西面有一丛树林,二人走到林子里去,相对席地而坐。

  远望古塔的最上一层隐隐有一些蓝色的灯光,二人心里都有些把握,且养息精神。

  朱大常见玉琴臂上也有绿油油的光发出来,知是那只分水镯了。

  又看她蛾眉低垂,星眸微闭,涓滑明月正映在她的玉靥上,竟是多么娇丽,转而又想到她横剑杀敌的景情,何等英武。

  玉琴张目一看,见朱大常正瞧在她,不觉嫣然一笑。

  二人守候至三更时分,遂立起身来,一振衣袄。

  好在他们没有多带行李,只有一个包裹和一只小皮箱,日放在林中,施展飞行术,早到塔下。

  先向上面略一相度,然后一层层的跳上去。

  二人直跳到最高一层,见窗里果有蓝色的灯光。

  二人立定了向里面望进去时,见塔中很是宽广,布置着一间卧室。

  一张小圆桌上放着一盏琉璃小灯,灯上罩着蓝纸,所以发出蓝色的光。

  所说的祖师爷此时却脱去了道袍,露出本身,乃是一个很健硕的道人,正搂着一个年轻的道姑在一张小榻上酣睡未醒。

  二人本想放出刀剑来,不难把二个妖男女杀死,但他们为要明白真相,还不欲动手伤害。

  于是,二人轻轻跳进塔中,见那桌上堆着几本册子和几封信。

  朱大常过去取过册子,照着灯光一看,见就是日间老翁所说的信徒录。

  上面写着某某人住在某处,有若干产业,家中有若干人口,做某种职业。

  底下却用朱笔注着干支的名称,不知什么意思。

  二人正在看册子,不防那道人已惊醒,叫声不好,一个翻身跳起来,向壁上摘下宝剑,还有一个葫芦也向腰里挂上,向二人喝道:“你们是谁?胆敢到塔上来送死。”

  朱大常也冷笑道:“妖人,你存心回测,在此光天化日之下,煽惑人民,该当何罪?今夜我们特来破你阴谋。”

  那道人听了朱大常说话,勃然大怒,一亮手中宝剑,跳过来向朱大常一剑劈下。

  与此同时,早有白光一道将道人的剑托住,乃是玉琴忍不住已放出剑光来了。

  此时,那道姑已闻声而起,枕边取过双股剑,倏地跳起,径奔朱大常而去。

  朱大常挥剑迎住,但觉塔中地方很小,不能施展。

  四个人遂扑扑的如燕出堂,跳出窗外。便在塔的屋面上鏖战。

  玉琴的剑光矫如神龙,紧绕道人的身体。

  道人觉得有些难敌,便一层层的跳下塔来,玉琴也跟着跳到地上。

  不成想,道人却虚晃一剑向东边野地里跑去,疾如狡兔。

  但是玉琴哪里肯放他逃生,运动剑光在后追去。

  道人的飞行术很好,幸亏玉琴也是不弱,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追了不知多少路,已到丛山峻岭之间。

  就见那道人忽在一株松树下立定,披发仗剑,取下腰里的葫芦,向玉琴散放,口中喃喃有词,咬啐舌尖,喷出一口血来。

  顿时,天昏地黑,月色无光,黑暗中有许多巨大的妖魔向玉琴猛扑,玉琴心里也有些惊慌,但她想这些妖术不要怕他,以前师父也用法术来试我过的。

  遂即定一定心,挥动真刚宝剑向许多妖魔刺击。

  果然,那些妖魔敌不过玉琴的勇猛,都向后倒退。

  玉琴追去,又见道人取出一样东西,好似小布袋一般,向玉琴面上一抖,玉琴陡地嗅着一阵腥膻之气,从鼻管里直钻到脑中,不觉恶心反胃,同时脑中昏迷过去,跌倒地上。

  在前清中期的时候,民间秘密结社渐多,像那什么三合会、哥老会等,都揭着排满复明的宗旨,很有些侠义之气。

  此外,如白莲教、天理教等,起初却不过是有一些人假着经咒敛财,欺骗愚民,广收教徒。

  等到声势渐大,才异志学者篝火狐鸣的故事,揭竿而起,弄兵横池。

  所谓:胜则为王,败则为贼,国家很受它的影响。

  其中,要算白莲教渊源最远。

  那白莲教是佛教支流的下乘,元朝末叶在栾城这个地方,有个韩山童,因他的祖父曾设过白莲会,遂煽惑会众,焚香诵经,假是弥勒佛降生。

  鲁豫江淮间的愚民信奉很多,他的党徒刘福通诡言韩山童是宋徽宗之后,当做天子,同谋起兵。但因事机不密,泄漏风声,韩山童反被擒去。

  刘福通又迎韩山童儿子韩林儿以为小主,国号大宋,举兵造反,后被明太祖剿没,韩氏遂亡。

  后来,直到永乐年间,蒲台女子唐赛儿假宗教为名,聚众作乱,性如淫狐,帐下拥着许多健儿待寝,历史上称她妖妇。

  明末又有苏州人王森得着妖妇异香,倡设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教徒很多,蔓延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各省。但是王森不久被捕,死于狱中。

  他的儿子王好贤和巨野徐鸿儒等继续行教,约定中秋日起兵,也是谋泄而死,白莲教的锐气大挫。但遗党仍旧很多,辗转相传,真义更晦。

  到乾隆嘉庆之际,奸人刘松做白莲教的领袖,专将符咒治病去哄骗乡人。他手下的教徒刘之协、宋子清等分赴川楚一带布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遂造成川楚教匪的变乱。有姚之富、齐林、齐王氏、冷天录等乘机崛起,清庭劳师糜饷,用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白莲教扑灭。

  别的稗官小说中很多记载齐王氏的佚闻,和唐赛儿一流可称人妖的人物,这便是白莲教的前因后果。

  白莲教的乱事虽告平息,然而漏网之鱼逃在草莽之间也不少。

  教主刘之协有个心腹徒弟姓倪名全安,当刘之协在叶县被捕槛送京师的当儿,他逃到陕西凤翔府去。在那里兴平山中找得一个玄坛庙,做了道士,代人诵经念咒,暗暗收纳昔日的教徒,把玄坛庙做他们的巢穴。

  因那庙正在兴平山中荒僻的地方,本是虎狼出没之处,玄坛庙荒废得无人顾问。

  倪全安仗着自己有本领,独居庙中,想法把香火重兴。

  山中本有一只大虎,却被倪全安设下陷井把虎寻住杀死,又把许多符咒散给众人,叫他们佩在身上,可以走在林中使百兽回避。

  乡民信者渐众,遂重募得巨资修玄坛庙,拓地教亩,添造了不少房屋,有几间秘密的地方,外人所不易进去。

  后来又结识一个羽士,名翼德真人,是川陕间羽客中最有名的人物,精通剑术,也懂得一二妖法,和倪全安勾结一起,狼狈为奸。

  翼德真人又广收女弟子,传授武艺,拣姿色美的供他淫乐。那些女弟子散开到各省去做道士,暗中把邪说引诱人民,在翼德真人的门下有四个大徒弟,名为风、火、云、雷,便是火姑娘风姑娘和云真人雷真人,二男二女,都有很大的本领。

  奉着翼德真人和倪全安的意旨,出外布教,风姑娘到关外,火姑娘到云南,云真人到山东河南,雷真人到江浙。

  其中,要算云真人的剑术功夫最深。不过他从倪全安处得来一种异香,配置在他的葫芦中,可以在危急时候放出来迷倒敌人。

  这是一种最激烈的药味,腥膻扑鼻,使人异常难受。

  还有一种芳烈的气味,也能使人精神昏迷,都是探取云贵深山中的奇草制成的。

  在女道士身畔又有销魂香,用着这种香可使一般烈性男子精神上受极猛力的刺激而失去他的本性,不能自持,遂入魔道,真是非常可畏的。

  云真人到山东以后布教很是顺利,和徐氏三姐妹联络成熟,就把白莲教的势力暗地里在山东一省膨胀起来。

  那徐氏三姊妹又是女子中妖物,她的祖母曾在齐王氏手下充当过女将,因此也是白莲教的余孽。

  她们父母双亡,自幼跟着鸡公山凤林寺中的女道士甘碧珠为徒。那甘碧珠也是白莲教中人,武术很好,把全身武术教授给她们。

  后来,她们长大时都生得艳丽非常。大名瑞姑,别号赛昭君,次名霞姑,别号九头鸟。最小名祥姑,别号带雨海棠。

继续阅读:第141章 女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双刀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