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旋律四起。
翠儿硬着头皮挥舞水袖,步态紊乱,动作僵硬,一看就知道并非善舞之人。
群臣议论纷纷。
公主今天咋回事?这也太拘谨了吧!
以前有幸看过公主跳舞,也没有这般不忍直视啊。
总感觉今天的公主有些不寻常,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人群的议论声,就像是一把把刀子,在戳穿翠儿的遮羞布。
“公主,你到底在哪里,快回来吧……”
就在这时,正使突然起身直接上前一步,快速扯开翠儿的面纱。
所有人目瞪口呆,有人正想直呼荒唐,可在看到翠儿面容的那一刻却傻眼了。
虽然陈思落深居简出,但又不是与世隔绝,不少大臣还是见过的,不然怎会传出倾城绝貌之说?
就算只见过一眼,那也绝对是能铭记毕生的存在,绝不是这个模样!
“你这是做什么!”
陈坤奋然起身,此等荒唐之举,明摆着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使者将帕子往地上一丢,冷声道:“咱们还想问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虽说没见过公主真容,但我们也有幸见过三公主画像,绝非如此模样!”
“还有她刚才所跳之舞,杂乱无章,不堪入目,怎么可能是公主水平?”
“分明是有人冒充而来!”
使者拽着翠儿的胳膊,甩到陈坤面前:“还请皇上和各位娘娘看看,这究竟是不是三公主!”
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辈子。
如果他们承认是,才是真正的打自己的脸。
如果他们否认,又该如何解释呢?
使者得意洋洋,气氛也开始陷入僵局。
“陛下,你不说话便是否认了吧?”
“敢问陛下,为何要拿一个假冒的三公主来糊弄我们?简直奇耻大辱!”
“今日之事,咱们一定回去禀明国主,为南国讨回公道!”
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给所有人当头一棒。
翠儿无地自容,陈坤也纠结万分。
恰在此时,一阵清丽透亮的声音婉转而来,“使者大人怎么这么大火气?”
“不过就跟您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你就要回去告状,这难道就是南国的气量?”
所有人寻声而望,不由得再度大吃一惊。
只见陈思落身穿华服,面容精致,举手投足皆是风雅之姿。
她只是一出现,身份便毋庸置疑,能有这种滋润和气质的人,只能是陈思落!
“你!”
“女儿拜见父,皇母后及各位大臣。”
行了个礼,陈思落轻轻牵起翠儿的手,“辛苦了。”
随同而来的还有顾原。
不愧是好大哥和好二哥,这俩人一直给自己留了个中间空位呢。
“你小子怎么现在才来?又怎么会跟公主一起!”
这一切实在是太突兀了,让人都想不通。
面对大哥和二哥的轮番只问顾原,也有些无奈:“这件事情说来话长,等有空我再说给你们听。”
“现在,是看热闹的时候。”
“你就是三公主?”
使者瞠目结舌,也不由得被她的美貌惊艳几分。
“在下陈思落见过二位使者。”
“既然公主在此,为何要让他人做替身?不愿亲自出面,是觉得咱们不配。”
来来回回,他们也就只有以退为进,通过贬低自己来为难别人。
陈思落轻笑道:“本公主只是想要有个特别的出场方式。”
“鲜花是需要绿叶衬托的,她先出场,公主便显得更加不可方物了,不是吗?”
“这一切呀,都是本公主计划好的,准备给各位大人一个惊喜,大家可有被惊艳到啊?”
陈思落面向众人,笑得十分温婉大方。
陈坤反应过来,连连拍手叫好:“妙!妙不可言,如此与众不同的出场,的确叫人难以忘怀!”
皇上如此,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不愧是公主,创意斐然,令我等,大开眼界啊!”
“使者大人,难道你没被惊艳到吗?”
这里是盛安国的地盘,所有人一致对外,他俩瞬间陷入众矢之的。
如果否认的话,显得他们没欣赏水平,不识好歹了!
“胡说八道,公主明明!”
副使有些不服气,却被旁边的正使一个眼神堵回接下来的话。
正使笑道:“的确是挺特别,不愧是公主,当真是让我等心情大起大落呀!”
虽然心里暗骂着张洵办事不力,不过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顺水推舟。
毕竟他们也不是没留有后手。
陈思落不是有才情吗?
天下女子的榜样。
那就让我们看看,她的才华究竟有多高!
“既然刚才都是误会一场,那这件事咱们就翻篇。”
“由于早就听说公主盛名,咱们南国王后也是书香门第,早年写了几首诗词,结果南到大江南北的才子。”
“我想着既然公主和王后都是才女,说不定就能破解王后诗词呢?”
难怪这么容易善罢甘休,感情在这里等着呢。
陈思落浅笑道:“使者大人谬赞了,思落愿意一试!”
她心里清楚对方,对方能拿出来的诗词不一定是往后所作,但绝对不简单。
如果自己答不出来或者拒绝,那就是变相的承认自己不如南国王后。
换句话来讲,也就等同于盛安国比不上南国。
所以无论如何,她都得硬着头皮上,万一就答出来了?
不仅是陈思落,其他人也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维护国家的荣耀,这个重担不应该只落在一个女人身上。
对方坦然的练出了前半段,声音朗朗,却让在场默不作声。
果真不是什么善茬!
就算朝中不少元老阅历半生,想要快速补完整这首诗,显然是强人所难。
所有人都在思考,包括陈思落,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两个使者却得意洋洋。
这可是他们南国最德高望重的夫子穷极半生都为解答的困惑,这些人想要在短时间内应答,显然是天方夜谭!
就在场内沉寂一片时,一阵爽朗的声音,忽而打破僵局。
是对应这首诗的后半段!
懂行的人都知道,前后呼应可堪称完美,仿佛这首诗本来就是这样!
至于发出声音的人,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坐在那边吃花生米的顾原……